首页 宋风 下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与血
 阿里提心中明⽩,在获得了熙河嘉宁军司之后,时间越长,宋朝的骑兵数量将会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到时候出现在西北‮场战‬上将会是以十万、数十万为级别的骑兵对攻作战,这个场面自伟大的唐朝结束后,两百年间只有辽夏相互攻伐的时候出现过,用不了几年,汉人又将重现这一壮观的场面!

 阿里提可不知道这一切仅仅是个圈套,当大宋将绳套套在项人头上的时候,想要让宋朝的君臣收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先不说王静辉从中阻碍,就是雄心的皇帝赵顼在这个时候也会宁可牺牲‮家国‬的短期甚至是中期利益,想尽办法来灭掉西夏──想要收复燕云平复辽国,那就必须先解决西夏获得马匹资源。相比之下司马光和王安石也不会放手,他们两个人一个关心西夏侵宋每年会给宋朝带来近千万贯的额外财政支出,另一个关心的是利用这次平夏的战果来给改⾰派注⼊一剂強心针──尽管平夏战争并不是由改⾰派来主导完成的,但没有王韶开熙河之役,宋朝想要平复西夏不过是⽔中望月罢了。

 在雨中与王静辉告别的萧佑丹虽然忙着赶路回到辽国,不过他的行程是事先经过仔细挑选的──他希望这一路向北宁可多走些路,也要尽可能的看看宋朝河北的边防情况。尽量路过一些区域地大城市。不过当他在离开汴都的第三天到达邢州的时候,却⾝体感到非常不舒服──他患病了,准确的说是驸马的慢毒药开始慢慢发作了。

 经过简单的医治,萧佑丹并没有把⾝体地不适放在心上,他虽然算是个读书人,但契丹民族大多数都是从小开始习练弓马。他对自己的⾝体有着非常大的自信,这点儿小病小患还不放在他的心上。

 当萧佑丹通过大宋河间府进⼊辽国后,他的病情就开始加重了,不过好在这里距离辽国南京道的析津府已经不远,他的随从一路奔波到了析津府后立刻请医生为萧佑丹诊治,郞中给出的结论便是路途遥远偶遇风寒所致,开了几副药方后便离开了。

 萧佑丹的情况显然已经不适合再继续赶路,再服用过郞中开过的药方后,萧佑丹地精神也好了许多──王静辉一直就没有放弃过不断改进他的毒药,为了使中毒的人更加像正常人患病一般。他依靠校正医书局中的蔵书不断的汲取古代医药知识,现在给萧佑丹服用地毒药已经比梁乙埋时所服用的已经变化了许多,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不断的让中毒的人病情反复变化。

 萧佑丹是后族中地重要人物,也是未来要担当辽国皇帝內务总管角⾊的‮员官‬,对于他的归国。魏王系和后族都给予了很⾼地关注,不过这种关注有时候带有很多其他的东西──萧佑丹接到了月余前萧忽古在家病逝的消息,这让萧佑丹心情愈加难过──萧忽古是因为自己才死的,正是王静辉⾝边那名⽩发老者给予了萧忽古重创,尽管他深知胜者王侯败者寇的道理。对于过去的事情王静辉不要说重创萧忽古,就是当场将他杀了,萧佑丹也是无话可说。但事实的真相便是萧忽古因自己而早逝。

 当萧佑丹病倒在析津府的时候,他心中已经被绝望所笼罩,本来有些起⾊的⾝体在听到萧忽古病逝地消息后,⾝体状况愈发不可收拾,在病上时常陷⼊昏。他的幕僚萧博文则⽇夜守候在他的病旁边,郞中已经告诉萧博文,萧佑丹的⾝体状况已经不可能再支持多久了,长途旅行所受的风寒再加上突闻好友的病逝,重重打击之下能够再坚持几天已经是侥幸。若是萧佑丹有什么遗愿就赶快说出来。

 萧佑丹此时在病上已经是病骨嶙峋,他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将萧博文和阿斯怜叫到边,本来是他面见皇帝所呈献呑并西夏的计划,但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够将写好的信件给萧博文,让他转给萧皇后,以便能够让这封信顺利的抵达皇帝手中而不被魏王耶律乙辛所阻。

 萧佑丹就是这样,在析津府的一处官邸中黯然长逝,他心中有着太多的心愿,对于他的病逝,王静辉在得到确切消息后,心中也没有什么波澜──在这个时代,宋辽两国之间都有着众多有识之士意识到本国所出现的问题,就如同十八世纪末期的东亚一样,中⽇两国也都有不少远见卓识的人物,他们也都曾为自己的祖国而努力过,不过对于‮国中‬人来说不幸的是⽇本人走在了前面,但是在这另外一个时空中,有了王静辉这一意外因素,大宋却走在了辽国的前面,王静辉希望这种领先一直能够持续下去──不仅仅在这几年,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希望能够持续永久!

 对于萧佑丹最后一封信件,萧皇后非常重视,将这封信‮全安‬的转呈给皇帝耶律洪基,不过萧佑丹并不知道,此时大宋和西夏达成和平协议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定府的皇宮中,这封信在耶律洪基看来已经是形同废纸──其实萧佑丹的幕僚萧博文也在他病重的时候知道了这个消息,但看着已经病的不成样子的萧佑丹,他实在不忍心将这个消息告诉萧佑丹。

 在几年前,无论是辽国和西夏想要获得大宋的‮报情‬是比较容易的,尽管这些‮报情‬中所包含大宋统治⾼层之间的消息比例非常小,但要想刺探一番还是非常有把握的,但是现在这几年,想要获得有价值的‮报情‬难于登天。辽国和西夏地官方机构大宋是不会去动的。但民间的商行或是其他所发展起来的‮报情‬网络,基本上都被大宋的皇城司一网打尽。因为有‮报情‬局的存在,辽国⾼层人物⾝边也都有大宋⾼级‮报情‬人员⾝影在煽动,尽管皇城司在国內差不出什么来,但可以据从辽国返回地‮报情‬顺藤摸瓜找到辽国在大宋的‮报情‬网络。

 在王静辉的眼中,辽国的官方‮报情‬机构主要是以萧佑丹在汴都辽国‮馆使‬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手段还停留在金钱美女的⽔平上,如果他要是萧佑丹的话,那所花费的功夫肯定不在这上面──搜集一个人的**更容易控制这个人的行为,至少他指示辽国地大宋‮报情‬人员便是这么做的,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辽国与西夏在汴都的‮报情‬网被破坏的不成样子,这正好有利于掩护宋朝军队和军事物资地调动,所有参与灭夏战争的‮队部‬都尽力从各个道路从自己的驻地出发向西北陕西四路聚集,而军事物资则通过这几年来由西夏俘虏所修建的三条主要官道,使用牛车、马车运往西北。值得一提的便是大宋地海运在南粮北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以京杭大运河为核心地宋朝內河漕运体系本无法満⾜这种大规模物资调动,尽管经过了历代宋朝皇帝的不断巨款修整。但汴河的运输量也仅仅能够満⾜⽇常向汴都输送物资量,若是战时的时候只能够严格审查,将民用船只摒弃在外。沈括所主持的汴河疏浚工程再一次的提升了汴河主河道的运输能力,但面对庞大的运输船队也只是杯⽔车薪,这也不能不让王静辉感叹宋朝贸易的強大。

 显然若是如此这么做地话。不要说残余在宋境內部的辽国和西夏‮员官‬会敏锐的认识到这是宋朝在为战争做准备,就是宋人自己也会清楚‮家国‬要打仗了,这显然会暴露宋朝⾼层想要突袭西夏的本意。在这个时候海运便第一次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宋运输舞台。

 宋朝的海运途径完全是王静辉所一手设计的──从南至北,以泉州、福州、台州、杭州、苏州、扬州、楚州、海州直到最后的密州,其中只要将粮食运往楚州、海州和密州。在陆路上自然会有通要道进行下一步的陆路传递运输,目标或是只想汴都开封,或是直接通往河北诸路。

 宋朝在以前的內河运输中已经使用了万石级别的航船。这种航船的载重量约合五百多吨,在后世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在王静辉所处的宋朝,那便是庞然大物了,只可惜由于吃⽔太深,这种航船也仅仅能够在长江主⼲道上航行,用以担负来自四川到杭州、扬州的运输任务,再就是在航海中也使用了这种船只。

 不过以宋朝良好的造船底子,再加上王静辉所提倡的海外运输。在楚州、杭州的制造船坞中(宋朝已经开始使用船坞,最先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修复海外朝贡的一艘龙船,只可惜这种技术在当时推广起来太过漫长,本书将船坞的出现时间提前了四五年,并且一开始出现便全面推广),已经出现了两万石甚至是三万石级别的巨型航海怪兽。正是有这种在这个时代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举行船只,王静辉才能够在事先向河北运粮的过程中,成本降低了不少──尽管这样的船只制造费用让人几乎难以承受,但在不惜一切代价并且稳坐大宋第一富豪的王静辉眼中,制造这种巨型船只所花的代价是非常值得的,他心中只有不満⾜──他希望能够有载重量更大的船只,可惜这个时代的造船⽔平也就到这里了,他需要时间来等待造船技术上的突破。

 王静辉从南洋诸国运送粮食的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可不像其他的大宋商人一样,只有在宋境內粮食涨价的时候才会从国外运粮,粮食是一切的基础,尤其是他知道宋朝大小灾害不断,有了粮食说话的时候才会口气硬朗。大张旗鼓的海运并不惹人注目,毕竟除了几个重要的港口明显的变得繁忙起来之外,在外界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响,但是粮食却以最快的速度从密州上岸,经河东路和河北路输送到陕西。

 西北。⽩池城。

 富弼在种谔、杨崇岳、无心、王顺地陪同下站在⽩池城前,在他们的前方是西夏的使臣,今天是他们接收西夏战争赔偿的⽇子,这是王静辉向皇帝赵顼进策的一部分。在和阿里提的谈判中,大宋向西夏索取了大量地财物、马匹、牛羊牲畜、粮食等物资做为不攻打西夏的代价,并且每年西夏还要向大宋进贡钱十万贯、马一千匹、牛羊五千头的“岁币”毫无疑问。这个条约对西夏来说是极为苛刻的,在大宋十万贯钱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西夏财政来说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了。

 虽然阿里提也曾对此据理力争过,并且愿意在战争赔偿上作出一定让步,但王静辉始终都没有松口──在他看来哪怕这此和谈只是一个针对西夏的圈套,但他也要出这一口气──在几年前宋朝财政并不是好的时候,尽管数十万贯的辽夏“岁币”与每年数千万贯的大宋财政收⼊相比并不算什么,但它所带来的屈辱却让所有地宋人都感到无地自容。王静辉在后世读书的时候也对宋朝的这种行为感到不解。尤其是在襢渊之盟的时候,宋仁宗要求的谈判底线居然是岁币三百万贯。好在使者被当时地宰相寇准所要挟,要是超过了三百万贯寇准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掉他,这才使对辽岁币维持在三十万贯。王静辉实在不能够想象若是每年给辽国三百万贯,那大宋是不是会在十几年內被辽国灭国。

 王静辉也仔细的思量过,重要的并不是岁币本⾝是多少。现在的大宋只要不刻意的去‮蹋糟‬,每年地财政收⼊盈余是极其可观的,几百万贯是正常⽔平,随着西夏的末落,每隔两年大宋财政又可以额外地省去三千万贯的西北特别军费。无论大宋将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总比用在无用的军事征伐上要好的多。

 岁币的关键是“自信”──宋朝可以通过战争报复的手段来将这段屈辱的过去用⾎来抹去,既然敌人可以用手中的铁与⾎将这种屈辱加之在大宋的头上。为什么大宋不可以反过来用同样地手段来报复对手?!今天对西夏只是抹去了十七万贯的岁币,反而让西夏给大宋十万贯的岁币,明天是否也可以通过武力手段将辽国的三十万贯岁币给抹去,甚至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

 太祖太宗皇帝兄弟两人在对外军事上的失误使得大宋百年来避实就虚,甘愿做缩头乌⻳,这种心态不仅仅深深的种在了大宋的统治⾼层心中,也同样深刻的影响着大宋的士人阶层。王静辉就是想要通过铁与⾎的“陴斯麦式”的行事作风,重新树立大宋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正朔”的文明,更是基于強势的武力之上。用文明来指挥武力,从而使用武力来为文明的巩固和传播开路!

 王静辉的做法破天荒的得到了朝廷君臣的一致同意,尽管几个核心人物知道灭夏战争马上就要点燃烽火,大宋可能也就能够享受到一次西夏的“岁币”但是他们依然非常赞成驸马的谈判结果,在这点上司马光也⾼⾼的举起了他的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宋夏和谈的消息和结果都在和谈之后全文发表在大宋的三大‮国全‬报纸上,这也是西夏使者阿里提所要求的,但是王静辉比阿里提更想要在报纸上将和谈协约公诸于众──至于以后开战违反道义,他心中并不在乎,因为皇帝赵顼手中的那两篇讨伐檄文已经给大宋出兵西夏以充⾜的借口,他要让大宋的士人第一次认识到真正的战争条约,以此来鼓励大宋內部的主战派气焰。

 “各位大人,西夏所赔偿的战争费用和岁币已经仔细核对过,与单据上所写的无一相差!”在韩国公富弼面前躬⾝汇报的年轻人正是代理王静辉所主持西北产业的永仁,王静辉本人作为大宋的商人团体代表来负责统筹西北战款的分配,永仁则是实际上的负责人进行具体作。

 韩国公富弼点点头,周遭的将领们也都用眼神相互换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都明⽩,西夏付战争赔偿和岁币后,就该轮到他们正式登场了!王顺的泼喜军就在据此不远的铁门关驻扎待命,一旦富弼挥军西进,他的泼喜军将会作为前锋第一个冲出去征伐西夏,当然还有各路精兵強将,而王韶早就在另外一条战线──南方战线做好了准备,忠正军、雄信军归他所节制,‮队部‬驻扎在博乐城、静塞军司、鸣沙城,将会分成三路进⼊八百里瀚海向兴庆府与河西走廊方向进军。

 一时间五十万宋军集结西北,西夏如江河落⽇准备散发最后的余晖!  m.LAnMXs.COM
上章 宋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