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出崖山 下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徵(9)
 应该说,谢书说的字字成理,句句合情,而由于如今战役已经取得全胜,萧统也没有把很多数字保密,因此据现今众所周知的敌我态势,确实此时进取山东,有较大把握。

 而更让谢书的说法难以反驳的是,谢书并非简单的坐而论道,夸夸其谈,毕竟此人幼时进过学,在⽩莲教带过兵,理论和实践都有,而且在萧统让他说话时,他还提出了如何进取山东的具体措施,这就一下子把此次朝会的层次拉⾼了。

 谢书提出,如果鞑子塞大岘之险,或坚壁清野,则大军深⼊,应该以火器为前驱,強行开路,杀开⾎路,这样一来,虽然说过程会比较艰难,但是如今的火器营锐不可当,此战一定可以胜,而一旦打开大岘天险,济南便是囊中之物,山东全境便可一鼓而下。可是经过缜密的考量,谢书料定鞑子最多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也不敢守险清野。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很简单,毕竟目前江南已经在宋廷手上,山东就是维系大都最重要的粮饷之地,元廷本无力在山东坚壁清野,否则大都就会立即陷⼊混

 虽然说,这里谢书只是据萧统公开的消息进行的合理推断,可是萧统也不得不承认,谢书此人,以前被自己嘀咕了!因为萧统桌子上正放着几个时辰前刚刚收到的线报,在⽟昔和自己鏖战正酣,胜负未分时。元廷便已经及时作出了反应,只是增兵三万守济南,一万守临清,当然,大岘也象征的增派了五千人。而据宮中细作说。不是没有人对忽必烈说:“陛下必以骑兵利平地者,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就可退守;不宜纵敌⼊岘,自弃险固也。”只是不知为何,一向从善如流地忽必烈,这一次居然没有听从这个极为睿智的建议!

 看下面的谢书神采飞扬,萧统不噤想起,当时能收服此人,也是颇费了番周折。毕竟为了安抚⽩莲教势力,李千山和陈万⽔两个精神领袖。萧统是杀不得的,都是被好吃好喝软噤了起来。自然,萧统也从他们手上拿到了“弥勒降世,天命归宋”这样的法旨。

 而对于一些硬骨头,却也没多大用处地骨⼲分子,萧统也不手软,一律格杀,而且对于这类人的家小也是一个不放过,全部予以族诛,萧统可不想留下祸患。让这些匪类的后人有机会来报仇。

 而谢书,则是一个很另类的人,因为据以前的‮报情‬和谢书用兵的实际表现来看,谢书是人才,但并不是那种堪比千军的国士,其人勇悍有余,机变不⾜。见小利而缜密。遇大事儿踌躇,最多也就是州府级的人才。不过呢其人乃是⽩莲教总护法,还是很有威望,且邱寻也有意让萧统宽宥一下,萧统也就没有杀他。

 结果有一天,有人告诉萧统谢书居然主动请降,让萧统很意外,毕竟谢书的态度曾经让萧统很不解,此人被关起来后,该吃吃该喝,劝降者和人聊天,提出要求一概拒绝,也不要求出狱,也不求死,典型的混饭吃,萧统一想,也不差这对点粮食,也就没有追究,没想到这一次,人家居然送上门了。

 结果,谢书说地话,也让少年天子哭笑不得“你只是看起来算个明君,如果有朝一⽇,我真的相信你是明君了,谢书才会真心给你效死力,现在,谢书就是⼊了曹营地徐庶,是不会给你出主意的。”

 有些尴尬地萧统又问他有什么别的要求么,谢书也不含糊,直接就讲,说以后写史的时候不能把他算贰臣,看来老小子也不糊涂,可是萧统当即拒绝,还说“青史昭昭,纵然朕也不能篡史官一字”倒把这人噎得够呛。

 那按照这个说法,是不是一直唧唧歪歪的谢书,要真心归附了呢,可是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萧统,从上面看起来,却总觉得有那么些不对劲。

 看谢书漫步而言,眉飞⾊舞,手势很有力道,言语很有煽动力,而群臣们这一次也难得的一边倒的支持他,除了宋朝和⾼升二人没有表态,其他人几乎全部要求,稍事休整,然后立即出兵,夺取山东!

 谢书既然已经推断出了元军的部署,自然知道元军不可能守险,因此提出,分兵三路,主力沿运河北上,趋临清,偏师自彭城出发,一路北上,取曲⾩,然后⽔路自蓬莱登陆,三路大军最后会攻济南,一举夺取山东全境。预计投⼊兵力共八万人,需要时间大概三个月。

 这话一出,更是得到一阵阵叫好声,就连⾼升也忍不住微微点头,萧统经过仔细揣摩,结合自己掌控的更完整更准确地咨询,尤其是手上的元军布防图来看,谢书的这个计划,几乎完全可行!甚至说,让萧统和众人现在来谋取山东,说不定还没有谢书考量的这么周密。

 一个缜密,翔实的计划,萧统几乎没有理由不同意,可是,正是因为这样,正是因为这个计划几乎是太完美了,萧统才犹豫了,才彷徨了。

 那个时代多年的阅历,和这个世界⾎与火的考验,让萧统确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地,没有什么事情是如此顺理成章地,事情太过巧合,太过顺利,里面就一定有问题!这并不是萧统有被狂想症,而是前辈的⾎⾁和⽩骨,无数英雄地末⽇和惨痛教训告诉他,凡事多想想,多怀疑怀疑,总归只有好处,起码关键时刻,缩头乌⻳,可以保住自己的命!

 重新把目光投向地图,萧统猛然想起了两个字,中原!布局这么久,萧统居然一直忽略了中原!  M.laNmxS.com
上章 日出崖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