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风1276 下章
蒲寿庚生平(转载)
 蒲寿庚(1205-1290年),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中国宋元时期著名穆斯林海商、政治家、军事家。其先辈系10世纪之前定居占城(越南)的西域(阿拉伯)海商。约11世纪移居广州,经营商舶,成为首屈一指的富豪。

 海外贸易

 蒲开宗去世后,蒲寿庚继承父业,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其初,蒲氏家族曾一度中落,生活不甚丰裕,经蒲寿庚的精心经理后,迅速振兴,走向鼎盛。

 《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条:“蒲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杨清江、陈苍松1987年编著的《福建市舶司人物录》载,宋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的175年间,提举泉州市舶官员共104位。根据《福建通志》,蒲寿庚任提举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换为扬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没有蒲寿庚的名字。因此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但不管其任提举泉州市舶司或离职,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见蒲寿庚势力之强大。

 南宋时,南海海寇猖獗。《泉州府志·纪兵》载,南宋期间,泉州共发生海寇犯泉事件六起(不含山寇剧盗),而《福建通志》记八起,两书最后一起海寇犯泉都在咸淳十年(1274年)。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海寇袭泉州,官兵无能为力。蒲寿庚与其兄蒲寿宬(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寿宬》)为保护家族的巨大利益,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助官宪击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称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统领海防,权力很大。

 《泉州府志·拾遗》记:“宋末,西域人蒲寿晟与其弟寿庚以互市,至咸淳末击海寇有功,寿庚历官至(福建)招抚使…”沈瑜庆、陈衍纂《福建通志》曰:“咸淳十年(1274年),海贼寇泉州境,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击退之。”泉州学者吴幼雄据《宋史·瀛国公度宗本纪》考证,咸淳十年(1274年)二月时,福建安抚使是赵顺孙,可知蒲寿庚之任福建安抚使应在咸淳十年(1274年)二月以后。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95》:“蒲寿庚之擅有泉州也,其初不过一亡命匹夫耳。寿庚以鹰犬微功,过假之以禄位,擅市舶利者三十年,官招抚使。…”

 蒲寿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凭借权力更大规模地开展香料贸易,并可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

 蒲寿庚于宋末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蒲寿庚拥有大量海舶,1973年,在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载重量200多吨;船上香料遗存丰富,有降真香、檀香、沈香、**、龙诞香、胡椒等。一些学者认为,这艘海船可能是蒲氏家族的香料船“与蒲家香业有密切的联系”蒲寿庚拥有多少海舶?景炎元年(1276年),蒲氏被南宋·张世杰部抢走的海船就有二千艘。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三月,即蒲寿庚受任为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后不久,蒲寿庚参与了一场反抗宋廷的战争。时右丞相陈宜中为迁都事,杀殿前指挥使韩震,引起殿前司左翼军兵叛。左翼军统领夏璟(泉州人)联合蒲寿庚,连续挫败宋军,取得瑞安(温州)、温陵(泉州)、三州)大捷。(参见《元史·董文炳传》)

 导元倾宋。叛宋仕元

 至元十三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元军善于陆战而短于海战。闻蒲寿庚老于海事。拥海舶至多。若能招得蒲寿庚。既能严重削弱残宋地海上力量。又能借蒲氏之力给残宋毁灭打击。在元军攻临安之前。元军统帅伯颜派遣不伯、周青招抚蒲寿庚、蒲寿宬兄弟未果。

 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丞相伯颜陷临安。恭帝降。南宋事实上灭亡。南宋·遗臣奉恭帝兄赵昰入闽。图恢复。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为端宗。年号景炎元年(1276年)。他们冀得蒲寿庚之助。以继续在闽、广沿海地区坚持抗元。因此任命蒲寿庚为闽广招抚使。兼“主市舶”赋予更大地权力。显赫地权力与雄厚地海上实力相结合。使蒲氏成为宋元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地人物。

 明·何乔远《闽书》记:“景炎入海。航泉州港。分淮兵二千五百人。命寿庚将舟以从。寿庚闭门拒命。与州司马田真子上表降元。”

 明·思谦《泉州府志》记:“宋幼主过泉州。宋宗室应之。守郡者蒲寿庚闭门不纳。”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以上资料,对于景炎帝至泉州一事,或说蒲寿庚“闭门不纳”、“闭门拒命”或说“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因此,宋军改泊泉州外渚踢。宋军以船舶军资两皆不足“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蒲寿庚怒,派亲信孙胜夫秘密出城,接南下途中的元军。

 元·至元十三年(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初八(公历1277年元月),元兵由浙江抵泉州,蒲寿庚与州司马田真子献城降元。《泉州府志》转引《方舆纪要》:“宋·蒲寿庚据郡降元。”张世杰只得护送端宗匆遽移粤,经漳州趋。临行,抢走停泊在法石一带的蒲氏海舶400多艘。

 蒲寿庚的降元,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地方精英集团在支持他。他们对当地的政治和防务,都有很大的左右力量,如世居泉州、三代武卫左翼军统领夏璟,有调遣泉州军队之权的田真子,以援城功授永县达鲁花赤的林纯子“以全城功归诸故家”的颜伯录,蒲寿庚的羽孙胜夫、尤永贤、王与、金泳等。

 蒲寿庚降元,以所拥有的海舶元军进攻残余宋师。元军将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擅解所佩金虎符赠蒲寿庚,此举事后得到元世祖的嘉许。元廷授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据杨清江、陈苍松《福建市舶司人物录》考证,蒲寿庚在元·至元十三年也只做了一年市舶提举,第二年即至元十四年换为忙古带。)

 尽杀南外宗室

 蒲寿庚降元后,尽杀南外宗室和,此事应是事实,但资料上对其时间和细节的记载却有些不同。

 一说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州从海上回军攻泉州城时。

 明·何乔远《闽书》记:“明年(指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海上回军攻城,寿庚遣其孙胜夫诣杭求唆都援兵,自与尤永贤、王与、金泳协谋拒守,尽杀淮军、宗子之在城者。攻凡九十不下,世杰解去。”

 明·思谦《泉州府志》记:“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宗室又应之。寿庚置酒延宗室与议城守事,酒中尽杀之。”

 郑思肖《心史》:“(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泉州素多宗子,闻张少保至,宗子纠集万余人出王师。叛臣蒲受畊闭城三,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一说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端宗赵昰至泉时。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闽书》云:蒲寿庚“尽杀准军、宗子之在城者。”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云:“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但蒲寿庚究竟杀了多少人,历史资料说法不一。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寿庚)害。”

 郑思肖《心史》说:“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永云台赵氏族谱》记杀五千余人。

 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杀三千人。

 《宋史》说二千三百余人。

 《泉州府志·纪兵》说:“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

 日本·桑原氏《蒲寿庚考》引明·思谦《泉州府志》说:“尽杀宗室千余人…此当仅为男子能执武器者。”

 据王寒枫《关于蒲寿庚几个问题的探讨》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明·思谦《泉州府志》说,绍定间[1228—1233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

 仕元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于泉州设市舶司。四月,董文炳谒见元世祖时说:“寿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捍海寇(指南宋残余势力),诸蛮臣服。”这正是元朝统治者重用蒲寿庚之用意。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蒲寿庚任镇国上将军、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因张世杰回师围城,没有赴任)。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南宋·张世杰从州回师泉州“得蒲寿庚而甘心”与义军陈吊眼、畲族许夫人等协力讨蒲寿庚,声势浩大。这是一场关系到蒲氏及其家族命运的生死决战,但当时元军主力不在泉州,守城兵力单薄,城内又有宋朝遗民内应,形势对蒲寿庚极其不利。蒲寿庚一方面派遣孙胜夫诣杭州求援兵,一方面与尤永贤、王与、金泳等部将“协谋拒守”“晨夜血战”十月,张世杰围泉州城70多天(首尾3个月)后,因元·元帅唆都等来援,被迫解泉州围南撤,复返广东。这场保卫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残宋的士气和力量,基本上消除了闽南地区反复拉锯的局面,巩固了元朝在福建的统治。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三月,蒲寿庚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八月,蒲寿庚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镇抚濒海诸郡”

 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蒲寿庚的舟师奉旨配合元军主力进击广东“会追二王”张世杰遗于崖山,幼主祥兴帝赴海死,宋亡。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八月,蒲寿庚任江淮等处行省中书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

 蒲寿庚对那些虽然怀旧但没有参与抗元斗争的宋朝故臣颇注意笼络。如推举原吉安知州庄弥邵、原刑部郎中庄弥大分别为肇庆路治中和广州路治中;对那些因故幸免的宋室宗子后来也不再追究,甚至还授录为官。这种策略对稳定局势、巩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

 蒲寿庚于宋元转变之际,显赫一时,其子孙在元朝,亦颇得志。按蒲寿庚三子:师文(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师文》)、师斯、均文。师文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尝兼任提举福建道市舶,且以功袭职,官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师斯子崇谟,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后代

 抛开道德不论,表面上看蒲寿庚降元维护了自己家族和泉州穆斯林的利益,短期内也似乎如此,但随后蒲氏家族和泉州穆斯林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数十年后,蒲氏后人与元庭争利,元庭派兵攻入泉州,使泉州的回族与伊斯兰教遭到了严重破坏“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事后即“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寿庚长子师文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圹中宝物尤多,圹志玛瑙石为之”;“凡蒲尸皆**,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后《丽史》)蒲氏家族信伊斯兰教,故“**,面西方”穆斯林忌猪,砍其身于猪槽中是最大的侮辱。仇恨至挖墓刑尸,那必非常残暴地屠杀蒲氏族人,得及时外躲或刚好在外者,才能幸免于难。穆斯林资财、住宅、礼拜寺等大半毁于烧杀和劫掠之中。这就是泉州城、泉州港衰落的开始,也是泉州穆斯林衰落的开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卖国求荣助纣为的蒲氏深恶痛绝,下令将蒲氏族人充军放,为娼为奴,不得登仕籍。蒲氏从富族成为族达数百年,真是天网恢恢,恶有恶报。而当时许多回人也都于和蒲寿庚牵连上关系,把他称为“无的叛教者”  m.lAnmXs.COM
上章 汉风1276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