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另一条战线
在⻩明山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德国的同时,国內的形微妙的变化。林云注意到在南方的一些报刊,刊登出一些鼓吹参加欧战“树立大国地位”等內容的文章。当然,这些文章在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一篇名为《论泛亚洲大华中之崛起》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时,林云觉得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家国经过这几年的稳定和发展,也只不过在満清丢下的烂摊子上勉強站住脚而已。远没有到那篇文章中所说“夫今⽇之华中,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国之地位,已获际国社会之认可”的那种程度。
首先在工业上,重工业的体系并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发展的重点过于集中在军工业方面,矿产的开发和利用也仅仅停留在服务于军事工业。其次农业的发展虽然因为土地的改⾰而有所改进,但也并没有达到林云所理想的状态,与此同时,连续两年的旱灾和今年的洪⽔灾害已经造成南北各地农业大大减产,损失相当严重。
教育方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是建立在一个非常广泛的、具有普遍
的基础上的准军事化教育,在其他科技领域,还没有大量涌现出各类人才,这也是林云所担忧的问题。
不过所有这些加起来,并不是林云最担心地。
国內微妙的政治气氛。已经让很多敏感的人有所注意了。然而针对这种潜在的变化,人们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
“这种论调地出现并非偶然。”郭松龄放下茶杯“自从我们在南亚的战略取得成功之后,这种论调就已经在南方一些地区小范围的出现了。”
“可是这一次…不同。”林云从窗前转过⾝,目光环视着屋子里的众人“欧战并不是我们的战争。要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把我们拖进战争的旋涡。”他停下来沉思片刻,语气略显沉重:“我们现在还经不起那样的战争。”
“别有用心地人?”郭松龄皱眉问道:“会是谁呢?”
林云摇了头摇:“很多人,任何人只要能从我们参战得到好处,都有这种可能。”
“总统先生,我建议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噤止传播这类文章。”內务部副总长提议道。
“为什么?”林云在书桌后坐了下来。一只手挲摩着放在面前的一本书的封面。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林云没有等他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舆论阵地。我们并不是非要用**的手段去占领。但是…”他话锋一转“有针对
的宣传,却是很有必要的。”
“就欧州目前的政治形势而言,短时间內是不会结束的。”林云起⾝来到挂着世界地图的墙壁前。“德国地兴起必然遭遇到现在这种困境,那就是它的扩张是在其他老牌霸主的限制之下的。战争可以说是它必然的选择,可是英法,包括臃肿的俄罗斯是不会眼看着它来分享这场瓜分世界地盛筵的。然而德国这架战争机器一旦开动,那就意味着不毁灭掉敌人,就会毁灭掉它自己。”
“而且,我们还不能忘记另一个眼下处于旁观者地位的
险的投机者。”林云挥动手臂。引得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北美洲。“就我的推测…这只鹰不会安分的呆在它的老巢里。总有一天,或者说,在某个适当地时机,它就会伸出利爪,抓住它想要的一切。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的。”
“是的。我们已经领教过几次了。”说这话地是目前主管南亚事物的阮成贤将军。
“至于其他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领土问题,民族问题以及宗教问题,更将在这次欧战中来个总爆发,其程度,将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林云回到书桌后坐了下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有一个清晰理
的认识,那就是我们不会参加这场欧战,即使参加,也将会以另外一种方式。”
“另外一种方式?”
“是的。也可以说,另一条战线。”林云疲惫的笑了笑,对杨度说道:“你来说说吧。”
“好的。”杨度站起来对林云欠了欠⾝,然后转过来面对众人。“简单来说,就是卖军火。就我国目前的军工业来说,已经可以満⾜国內军事装备之需要,其能力还尚有潜力可挖,同时我国许多先进的军事装备需要在场战上做进一步的检验。因此,我们现阶段的主要战线,就是在军火生产及外销之上。”
“可是我们只能卖给德国及其盟国啊。”主管军工生产的负责人回忆起才签署不久的中德军事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的很清楚,中德双方的军事产品,只能在条约限定的范围內互相
流。
“此一时,彼一时也。”杨度不以为然的说道:“谁有钱就卖给谁,但是具体怎么卖,还是有文章的。”
“比如…?”
“这就是总统的英明之处了。”杨度笑着说道:“分阶段,分阵营,小批量,大范围。具体来说,就是在战争初期先紧着一方卖,卖的差不多了,再卖给另一方,而每次又不卖给它很多,但是卖的范围又要大,总之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双方一直有能力对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
除了林云和杨度、郭松龄、蒋百里等几人之外,房间里的其他人都被这最后一句话彻底震撼住了,有几位的冷汗不噤流了出来。“流尽最后一滴⾎。”而自己却毫发无损,甚至还大发其财,这样的软刀子。让人想一想都害怕。
“咱们可是要成为‘主民地兵工厂’啊。”郭松龄见气氛有些凝重,便开玩笑的说道。
“这,这可行吗?”有人还是有些担心。
“基本
可行的。”杨度有些得意。“如果把一切不利的因到,再加以预防,我想这个方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也觉得可行。”军事工业部总长已经打算彻底遗忘那个条约了,他略微思索了片刻,接着说道:“我们目前的军工生产能力可以提⾼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四个新地军工厂将在下半年陆续竣工。而所有需要的矿产正在以每个月百分之三点六的速度递增,不出意外的话,到年底我们的新式武器工厂也将投⼊生产。”
他带着些对于本专业的自豪肯定的说:“即使出现因为原料问题而产生的不利因素,我们还有接近七百吨专门用于军工生产地进口钢材储备和其他原材料储备。”
—
“那么我们的运输力量如何?”有人对此表示疑问。
杨度看了看
通部长,后者连忙站起⾝回应道:“除了即将完工的新兰铁路之外。计划在东北和蒙古再建设两条铁路。海运方面已经在和英国洽谈两艘邮轮的购买事宜,我国自行设计的‘泰山’号和‘衡山’号大型运输船亦在建设中,加上原有的运输船只,⾜以満⾜运输之需求。”
挤挤挨挨的总统办公室內陷⼊了一阵沉默。
这是一张已经张开的大网,也是一把悄然出鞘的利剑,它将把这场看上去凶险无比的欧洲战争带⼊到一个什么样地结局,人们已经有所预见,而正是这种预见才更加让人们不寒而栗,那将是尸山⾎海的场景,将是荒芜悲惨的场景。将是一个黑暗无边的凄风苦雨的欧洲。
这是正义的吗?
没有人对此发出疑问。
我们已经遭受过太多地屈辱了,当我们被那些野蛮的文明人举着现代化的武器被迫放下尊严,割让土地,眼看着民人被杀屠,珍宝被掠夺,房屋被烧焚时。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过这并非正义吗?
这就是生存的法则。
林云回想当初制定这个战略时,忽然发现当时的自己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安,恰恰相反,当时満脑子想的全是如何在这场欧战中攫取更大更多的利益。“小我”已经完全被另一个“大我”所代替。这个“大我”就是整个民族,整个家国,整个华中文明。
在这次会议之后,人们发现官方地报刊上陆续刊登出一批文章。目标直指“参战论”有文章这样写到:“战争乃一切恶之源,彼欧洲之争端,实为人类自相残杀之浩劫。我华中子民何辜赴此蹈火?”
“夫战,必将毁灭一切美好之事物。欧洲秩序之毁灭与建立,⼲我等何事?两⽝争食,骨头所持立场向谁?”
“然我华中今已立独于世界,自非任人宰割之物,亦可立独自主任何国內际国之事务。断不应追随列強尾翼,参加不义之战而劳民伤国。此我华中
立独之具体表现也。”
此论一出,际国上一片哗然。
现任德国驻华大使立即提出书面议抗。指责国中
府政背信弃义,完全违背了刚刚签署的中德相关军事互助条约,但戏剧化的是,第二天一早,大使又亲自到外
部道歉,称昨天的行为“非常不妥,损害了中德之间地传统友谊”云云。
而英法等国的反应则表现的相对平静,法国的《费加罗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变化中的亚洲”的文章,文中宣称“即使我们在亚洲传统的优势正在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减弱,那也是整个欧洲的內部事物,我们不会企求,也不惧怕。而无论亚洲怎么变化,愚昧和无知始终是这个落后文明无法摆脫的桎梏,总有一天,崭新的欧洲会带着现代文明的福音再次降临这片土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西方的文明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不管当地的土著们情愿与否。”
勿庸置疑,英国在处理这件事情时采取了更为隐晦的手段,这是它现在的处境所决定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奥联军,法国已经竭尽了全力去抵抗,而英国的各种物资又多数来自于海外,德国的舰艇已给英国的运输线造成了极大的⿇烦。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急需来自亚洲殖民地的各种物资,而实际控制南亚的国中成了它现阶段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新势力。
和英法不同的是,俄罗斯依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这一类问题。或者说,俄罗斯始终不愿意承认现在自己这种尴尬的地位。不过林云并没有理会俄罗斯的叫嚣,而是致力于外
上的一系列工作。
就在欧战爆发后的第三个月,第一批満载着军火的船队缓缓驶出码头,
着海风披波斩浪,向遥远的德国进发。这是林云发表的声明中的“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而提供的医疗物品”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及因此可能产生的不愉快事件”声明中还提到了“一支由我国光荣海军所组建的強大的护卫舰队担任护航任务。”
际国社会对林云的此番声明反应不一,有的大加赞赏,有的表示怀疑,当然,更多的是一阵強烈的议抗声。声称林云的举动包含着“严重的敌意”更有英国的几位议员提
了针对国中发动战争的议案。当然,这个议案自然淹没在一阵口⽔仗中,并不是所有的议员都看不清楚目前的形势。
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个买家,自然会有第二个,而且随着战争的⽇益进行,军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军火买卖成为了当前最为抢手的生意。
仅仅眼红还不够,如何分一杯羹才成为了这些垂涎
滴的家伙们首先考虑的。
共和七年四月,林云遭遇到来自国美的強有力的挑战。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