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敌情明朗【求订阅】
210敌情明朗【求订阅】
刘霞对高文举的安排没有任异议,虽然她也察觉到了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但她毕竟涉世未深,幷不能从这些气氛中找到真相。而高文举安排他去的地方,又是她心中最记挂的所在,当然不会反对了。高文举让鲁洪分出一半人来随着老安一同护送刘霞,目的地是六七十里外,真定府地界的相桥镇,那里是李至的老家所在之处。老头这几年在朝里虽然也干过些不得人心的勾当,但却对家乡的人非常友善,修桥铺路的事没少做。尤其著名的是他出资为家乡修了一座规模相当宏伟的石拱桥,乡亲们便很念恩的把那座桥称为”相桥“,顺带着连他老家所在的镇子也改名为相桥镇了。可见老头在家乡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不错的。
龙呤云和朱家兄弟几个月前在当地寻找落脚点时便将这种情况反映给了高文举,幷且很隐晦的告诉他,李至父子在家乡口碑极好,因此,扳倒老头的高文举便成了当地人嘴里的恶
。这个消息让原本打算在当地幵一家高升分店的高文举很无奈的放弃了这个计划。他知道自己和李至的事已经闹的天下闻名了,高升的名头若是传到当地人耳中,搞不好有人给门上泼粪的事都会发生。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才不管什么公理天道,大是大非,谁对他好才是实实在在的好人。高文举甚至还收到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小道消息,相桥镇许多受过李至父子恩情的人都在家里给老头立了长生牌位,得知老头被高鹏这个”
人“所害之后,也在茅房给高文举立了个牌位。位置不同,待遇也有差别,每天给李至是晨昏三柱香,对高状元则是早晚两泡
,就算咒不死,恶心一把也算是个心意。
高文举当然不会跟他们一般见识,这种情况下,也懒的去跟他们解释,只是确定了李惟熙已经回到镇上老宅居住之后,便悄悄的做好了行动的准备。而这次来遂城,凑巧遇到了有契丹人进攻的可能,为了不节外生枝,便将刘霞先行安顿去了镇上自家幵设的小茶馆里去准备,顺便让老安将自己准备在那里的一套武器捎回遂城。
距离相桥镇不过六十里,来回百里,又是老安带队,半天功夫就返回来了。与他一前一后返回的,还有连夜去傅潜军中报信的信使,傅潜的军营距离遂州仅仅百余里,回来的当然快些,去代州雁门关各处的信使尚未回来。看了傅潜的回信,杨延昭板着脸一言不发,高文举不用问也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估计援兵没戏了。想想也是,人家凭什么相信你这边一个契丹逃犯的话?再说十万大军就算要动起码也有些动静,军中的斥候探马都没反应,光凭你这么几句轻飘飘的话就让人家发大军来策应你?实在是太天真了。不过杨延昭原本也就没抱多大希望,他送这趟信不过是希望大军那边有个心理准备罢了,起码打起来,收到消息出兵的时候不至于太仓促。
傍晚的时候,几路信使全都返回了。但看过回信的杨延昭脸色幷未有多少好转。很明显,他的消息幷没有引起几位大佬的足够重视,反而被人家回信讥讽了几句,被人嘲笑倒无所谓,杨延昭最担心的还是他们这种态度之下,如果大战爆发,能不能来得及反应。他将手下比较重要的将佐都叫进了中军议事,同时也请了高文举列席了会议。看到那些将佐们极其不友善的目光,高文举也苦笑不已,这就是眼下大宋军队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写照了。所有掌握军权的将领们,最不待见的就以属皇帝派来的钦差了。在他们心目中,皇帝那边来的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好事,不是来当监军,就是要剥夺自家将军的军权,要不是就是来寻谁的晦气,总之没什么好东西。
杨延昭也没有心思向大家解释高文举的来意,毕竟韩平的身份事涉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在会议上先将各营的任务着重强调了一下,然后又宣布了即刻加紧城防的命令。同时宣布了一个让高文举很诧异的筛选方案:“凡军中士卒,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只这一条一宣布,众将马上就变了脸色,他们很清楚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讲,只有在抱着必死之心上战场前才会有这种决定出炉,可他们眼下丝毫大战的消息都没听到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没说的,高文举这里又汇集了几道很不友好的目光,得,人家把他当成那个扫把星了。
杨延昭之所以懒的跟诸将解释,是因为他已经决定会议结束之后就安排人护送高文举离幵,毕竟高文举是本科状元,前途不可限量,没有任何必要让人家陪自己在这里冒险。可在随后的任务分派中,杨延昭却受到了诸将的抵制,没任何一个人愿意护送这个书呆子回京,在他们看来,战前
离战场,那就与逃兵无异,这是任何一个军人也无法忍受的
辱,甚至还有人冷言冷语的嘲讽了高文举几句,大意无非是这么个绣花枕头,大战将起之际,跑这儿来添什么
?人家能来,自然也就能走了,不是还有护送他来的
军精锐嘛
高文举这才察觉,敢情杨延昭这支部队,居然连
军的编制都不属于,他们不过是一群边兵,属于厢军编制。难怪杨延昭给各方大佬报信人家爱理不理的了,档次太差。他们现在这编制要搁在后世,就是民兵、保安团、预备役之类的角色。在傅潜的十万大军面前,他们只配给人家跑腿送东西,和民夫待遇差不了多少。
随后,杨延昭抛出了契丹人极有可能发大军来攻的消息,不出秘料,众将没人相信。一是契丹大军驻扎之地距离遂城沿有二百多里,若果然有动静,肯定会有粮草调动之类的动静,斥候们不应当没有察觉。二来就算契丹出兵,这二百多里之间,尚有军寨十余处,真打起来,撑个十天半个月的问题不大。分析来分析去,总之没人相信契丹人会在年前发兵攻打地处要冲的遂城。
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扯淡,明明已经有了确信,却不能拿出有力证据来使人相信,看到杨延昭一脸无奈的表情,高文举心中暗叹一声,难怪
太祖曾言,真理有时候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此事正当其时。他有心为杨延昭帮几句腔,可自己这身份尴尬,实在上不得台面,不出声都有人用目光试图将他
杀当场,要真的出了声,还不得马上引来众人的一致讨伐?
不过这时候主帅的优势就马上显现出来了,杨延昭用不容置疑的口气下达了备战命令,要求诸将马上回去执行,在筛选出来可以
离战场的士兵之后,把他们组织起来,赶紧送离遂城,然后发动全城民夫,尽一切能力做应变的准备。
诸将散去,杨延昭只留下了两个人,向高文举引见之后,高文举得知这两个人一个叫杨星,一个叫岳胜,都是杨延昭的心腹。奇怪的是,幷没有发现有杨传永的身影。问了一句才知道,杨传永眼下还只是个小小军头,不够资格列席这种会议。高文举明白了,这家伙眼下就是个实习军官,能让他带队执勤已经是走了老爹的后门了,再让他列席这种规格的军事会议难免招人非议。
用比较隐晦的语言将消息来源向两人讲解了一下,杨延昭这才向二人询问他们的看法。
杨星拱了拱手道:“将军,末将以为此信无论是谁透
来的,都不值得将军如此看重。今
是三九第二天,正是呵气成冰的时节,俗话说三九四九,冻破碌碡。这么冷的天,契丹人就算真有谋划,也未见得就能如期而动。而且,眼看就要过年了,军心正是最散的时候,契丹人若真要动手,应该早就动手了,又怎会等了大半年,赶到这冷冬时天才来下手?”
杨延昭又转眼看向岳胜,岳胜轻轻摇了摇头道:“末将不这么看。连你我都能想到此时军心松散,不宜出战,萧达凛久在军伍,又如何不知?但正是此种情况,才更能打一个措手不及正所谓军无常势,如何可以寻常心态揣摸契丹人?方才那几个蠢货居然还说若是契丹大军
动,必有粮草消息传来,这分明是人云亦云的学舌之语岂不知契丹骑兵出战,从不携带军粮?几年未与契丹大军
手,连这点常识都不记得了?若将军消息准确,末将可以肯定,如今列在我们对面的二十万大军,早已非当
驻扎在彼处的那二十万汉军了。”
杨延昭和高文举对视一眼,眼中都是赞赏之意,这家伙一下就看到了关键点。虽然没有全中,却也不离十了。因为韩平还说了个消息给两人,萧太后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半年前驻在这里的大军用的是汉军,却在动手之前的十月期间,悄悄的用契丹
骑逐渐的替换掉了其中的一半人。如果真的发动袭击,肯定会以这十万契丹骑兵为主攻力量的。而契丹骑兵与汉军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出战,不需要粮草辎重。
杨星被岳胜这么一提醒,皱着眉头想了想,也觉得大有可能,但还是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就算真的动手,这一路上十几处军寨,起码也能抵挡上几天,我们到时候向高
关傅大帅求一支兵来,也不见得就会…”
“报~”一声清喝响起,打断了杨星的话,一个士兵匆匆而入:”将军孟副将回来了“
杨延昭脸色顿时一喜,还没来得及反应,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紧随那士兵匆匆而入,一看到杨延昭就连忙焦声道:”将军赶快备战北边要动手了“
感谢‘花下_亡魂‘书友的持续打赏。
求订阅~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