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薄玉平文集 下章
读书悟语与不平等乱弹
   本人才疏学浅,对远古先民造字的六书之说仅略知皮,未加详细考究。特别惭愧地是,对诸如《说文解字》、《文心雕龙》、《世说新语》之类的经典,更没有详加钻研。故对博大深的汉语言、文字,实在不敢有什么自吹自擂的狂妄。现在所掌握的一些浅薄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常识,除下多得益于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外,也更多的获益于从小到大的成长岁月中,历经了文革、上山下乡、回城待业、恢复高考等大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工作的变迁。加之此生中曾承受过太多的精神孤独、灵魂寂寞、思想饥渴和空虚无聊的闲暇。所以也就有了诸多不甘沉沦的挣扎、奋起和拼搏。而于此种种的或穷途末路、百无聊赖的挣扎、困扰,或斗志昂扬、奋发图强的拼搏、进取之中,常会或无所事事地醉心于翻阅字典、词典,或竟不分良莠、狂滥咽、兼收并蓄式的大量阅读所有能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之中,无论是经哲文史、天文地理、诗词兵法、书艺雕刻、经典名著、逸事野史等等,莫不成为我或年幼志存高远之时,期冀将来一旦重柄在握,以求报效祖国、经世济民的知识储备、行为指南。或竟纯属是打发百无聊赖无聊时间时的消遣工具、良师益友,或慰藉灵魂的贴心伴侣。

 光荏苒、岁月匆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弹指间,数十年已过去了。回忆过去所有这一切,常常庆幸于歪打正着。所有过去岁月里那些一点一滴、看似百无一用的积累,竟在不自觉中对自己开蒙益智、增长学识,提高素养,开阔眼界、陶冶襟、深化对人生、对社会和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产生了些不无裨助作用。至今思之,常常抚额称幸。想来自己一介书生,庸庸碌碌数十年。虽如书蛀、书篦、书袋。匆匆浏览于各种一无所用的书籍资料之中、且常大有陶靖节好读书、不求甚解之风。胡填、胡读看、胡思想。恰如水无音、风过无影、鸟翔无痕。但愚者千悟,或有一得。暗自思忖,数十年来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虽未为自己搏来多少世俗功名,但仍然深感此生因此嗜好,而获益匪浅。

 在长期的积月累之中,自己获得了一些零碎、浅薄的知识,也养成了些过于认真、执拗、甚至怪癖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时至今,遇到较为生僻的文字、词语,也依然会查阅一些资料和文献。甚至不惜搬出大部头的《辞海》、《辞源》和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经典名著来寻溯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又常常会对先人们造字、造词的奇思妙想、严谨远极为推崇;特别对汉文字的浩瀚博深、气象万千,更是心存敬畏。在日常阅读各种文字的过程中,思绪常常会无来由地游离文章内容,只停留在文字的本身。会静静地端详、揣摩、品味这些绚丽旎、蕴涵悠远、意韵深长的美丽文字、词汇和语句。此时,虽然眼睛还在读物上滞留,而心,却早已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云游九天,连忘返了。在此细品慢赏之中,若偶有所悟,常会不由自主地粲然一笑,悠然自得。而若有大彻大悟、则更会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身心俱处于极度兴奋、乃至亢奋之中,久久不能自抑。

 譬如对“积极”这个词的理解,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按道理讲“积极”这个词,原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词。在我国,从混沌初开的小学生,到佝偻背的耄耋老者,罕见有不知此词的。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表示“正面的”、“肯定的”、“进取的”、“上进的”、“向上的”、“追求进步的”等含义的词语。但是细究其深意、特别是穷究其本意者,又有几人呢?我孤陋寡闻、不得而知!按个人揣度,也许在更多的情况下,恰如人们所常说的,视则无睹。正因其常见、常用,大家都知道其含义,所以也就不再会深究细查、深研细溯了。而我却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面对此词细细端详,常觉得古人造字时确实独具匠心,蕴涵着极其深奥的哲思、哲理。

 从该词的结构上来讲,似应属偏正结构的“名词”而“积”在此结构中应为动词。含积累、积聚、积攒等意思。是促使事物向其行进的方向发展进行着量的积累、积聚、积攒、储存的活动。而“极”在此结构中,应为名词。含“顶端”、“顶点”、“顶峰”、“顶级”、“终点”、“穷尽”等意思。是事物发展的极限、顶点、终点、最高、最远、最大、最好等。那么通过上述深究细思,我们对此词的确切含义就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们明白了,所谓的积极,就是为使事物走向自己的终点、顶点、极限等,所作的量的积累、积聚和努力。其目的是促使这种终点、顶点的早到来和实现。也就是努力促成事物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而这个“极”和“最”又是同义词,都指的是顶峰、终点、极端。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思辨智慧中,又总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非常圆满的东西。真到了极其圆满的时候,事物就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了。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种转化是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我国,早已形成于远古的易经的卦辞中,既提出“潜龙勿用”的观点,也提出了“亢龙有悔”“泰极否来”的思想。其讲究“九九之数”、“物盈则溢”、“物盛则衰”的观点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汉语言文字中,更不乏诸如“物极必反”、“速不达”、“过犹不及”、“穷寇莫追”、“网开一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谦受益、满遭损”等观点。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人们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要走极端”、“不要把事情做绝”、“别把人向死路上”等教诲。看《西游记》时,我们也看到取经归来的最后一难中,取经完满,但经书遇雨粘粘而不全的遗憾。而传说中的故宫房间总数为9999间半的说法,亦暗合着不致盈满之玄机。所有的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古代先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辩证思维的智慧和感悟。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那么尽美尽善、圆满无缺的。总有着诸多这样那样的遗憾和缺陷。所以,就像平衡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一样。这个世界上的平等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平等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人是生而平等的,还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等。这些实际上也都只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不能理解为是绝对的平等。事实上,无论在整个宇宙空间、抑或整个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或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M.LaNMxS.cOM
上章 薄玉平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