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章
三三一章 英国人太悲剧了
 三三一章英国人太悲剧了

 英国,伦敦,下议院。

 吵,吵,吵,炒成了一锅粥。

 丘吉尔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但熟悉丘吉尔的人都知道,这一刻,丘吉尔的情绪相当激动。

 具体地说,就是愤怒,相当的愤怒。

 一九四七年,注定是大英帝国最痛苦最难受的一年。

 英国的国力已经衰退到了一个二国家的水平,但没有英国人会甘心昔日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如此沦落,丘吉尔更不甘心。

 于是,大英帝国这个前世界霸主和美苏这两个正在竞争新的世界霸主的国家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关系之中。

 美国和英国是同盟,它们共同的敌人是苏联,但是,因为英国并不甘心给美国当小弟,所以,美国这个大哥对这个小弟也是不怎么放心的,只有机会,什么扁踹卧牛腿、窝心脚、通天炮,凡是能招呼上的,那也是绝不含糊的,全数往小弟身上招呼。东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是大英帝国的一条大腿,要是把这支大腿给掰下来,那大英帝国变成小英帝国就更确定一些了。

 在往大英帝国身上狠劲招呼这件事儿上,不仅美国想,苏联更想,因为苏联在远东损失太大,南亚的战略地位就极端重要了,所以,掰大英帝国大腿的劲头,苏联比美国人足多了。

 两个年轻力壮的氓合伙揍一个年老体衰的老氓,结果可想而知。

 大英帝国在小事儿上还是很聪明的,脚丫子手指头一起算还是能算明白的,与其被打个形最后什么捞不着,还不如干脆放手,这样还能保住大英帝国在东印度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力。

 于是,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七,英国新首相艾德礼在下议院宣布,大英帝国准备接受东印度的独立要求。

 艾德礼发表这样的声明是极其无奈的,只是,艾德礼没想到,他发表声明是为了结束麻烦,但实际上,麻烦才刚刚开始。

 历史上,东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英国把东印度强行捏合在了一起。

 现在,东印度不仅有烈的教派冲突,半独立的土邦国就有五六百之多。

 对大英帝国而言,东印度彻底分崩离析,万国并立,那就是一场灾难,这不仅会极大地损害它们的经济利益,也会把帝国在东印度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所以,东印度可以分裂,适度的分裂对英国不仅没有害处,反而还有好处,但是,不能,尤其是不能成一锅粥,而要达到这个要求,以目前的形势,东印度最好是分裂成两个国家。

 本来,要想做到这一步,以大英帝国娴熟的手腕,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现在,多了一个变数,而这个变数就把大英帝国推到了极其难受的境地。

 这个变数就是中国人。

 当初,为了对付日本人,英国被迫把阿萨姆、纳加兰、曼尼普尔割让给了中国人。

 现在,东印度的两大政治势力国大和穆斯林联盟都不同意,它们谁都想把那一地区据为己有。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英国必须要让国大和穆斯林联盟同意它们当初跟中国人签订的协议。

 这就太难了。

 把东印度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大本就极其不满,再把阿萨姆、纳加兰、曼尼普尔割让给中国,国大就更不可能接受。

 而穆斯林联盟反对,更多的是搅局,希望可以浑水摸条鱼什么的,更是为了迫英国在印巴分治的过程中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不理会中国,行吗?不行。

 如果做不到这个,不仅香港得出问题,更严重的是马来半岛和缅甸都得出问题。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所以,中国人的要求必须得到足。

 但是,足中国人的要求实在是太难了。

 让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受本就够难的了,何况,还有美国和苏联在里面搅局。

 不论美国,还是苏联,他们都想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埋下战争的种子。

 实际上,英国也想。

 苏联对印度的影响大,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大,而这事儿又主要是和印度有关。

 如果主要是和巴基斯坦有关,那还有希望跟美国协商协商,但英国跟苏联,没有易的可能,它们之间没有彼此需要的筹码。

 所以,这样一来,问题几乎无解。

 丘吉尔愤怒,固然是因为英国的处境而愤怒,更是因为艾德礼的无能而愤怒。

 ――――

 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九,一架专机降落在了南苑机场。

 专机是英国的,英国现任首相艾德礼和前任首先丘吉尔同机访问北京。

 丘吉尔竞选首相失败,但还是选上了下议院的议员,这次访问北京的规格极高,不仅有首相艾德礼为首的政府高官,还有很多重量级的议员随同访问。

 英国这么高的访问规格,既是给中国面子,希望能博得中国的好感,有助于接下来的谈判,但更是给美国和苏联看的。

 形势已经很分明,即斗争,又合作,这是大国之间博弈的基本形式。

 美国和苏联是死对头,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有利于它们更好地控制掌控在手里的国家,但在斗争之外,这两个年轻力壮的大氓同时也有相当大的合作空间,比如把大英帝国这个前世界霸主彻底打回原形,再比如,遏制中国。

 在遏制中国这件事儿上,美国和苏联的配合是最默契的,简直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现在,美国和苏联并没有什么太好对付中国的法子,毕竟它们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欧洲对掐,所以,它们遏制中国的基本思路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视。

 忽视,就是不带中国玩,比如,不让中国加入联合国,不让中国进入各自的贸易体系,各种议题能不让中国参加就不让中国参加。

 此外,除了忽视,还有给中国制造种种麻烦。

 给中国制造麻烦,苏联的手段暂时不多,到目前为止只是在印度下死力给中国埋地雷。

 在这方面,美国着力之处要多多了,除了配合苏联在印度给中国埋地雷,美国更主要的手段在中国内部施加影响力。

 中国依旧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不让中国统一,这就是对中国最大的遏制。

 很显然,今后,战争将很难再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这是原子弹出现的最大意义所在,所以,经济必将取代战争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

 在英美苏中四强之中,美苏是两强,而英中则是两弱,两弱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尤其是对中国有利,而这就是英国之所以派出如此大规模访问团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是来单方面求中国的,求中国让一步的,那英国是不会如此高调的,而只会偷偷地来谈条件。

 所以,这也是给中国传递信号,英国是带着诚意来的。

 中国人接到了英国人传递的信号,仪式盛大、隆重,中国总理亲自到机场接。

 双方热情问候之后,总理请客人们上车。

 当一辆辆光彩华丽的大马车停在面前,这些来自英伦三岛的大人物们都惊呆了,他们之中有的人知道北京城的高级交通工具不是汽车,而是马车,可亲眼见到,还是很吃惊。

 在英伦三岛,这种层级的马车是大贵族用的,但他们见过的最奢华的马车,在中国人的马车面前,是小地主和大贵族之间的差别。

 这种差别不是器物上的,而是“神”

 马车从机场出来,客人们的眼睛又睁大了,这真是中国吗?

 大路比伦敦的宽了三分之一,更美了三倍,不,不是三倍,是三十倍,三百倍

 眼中是湛蓝的天空,是如絮的云朵,是如玉带的溪水,是如明镜的小湖,是缤纷的鲜花,是人的瓜果,空气中,更是处处都飘着或淡雅或浓郁的芬芳。

 一路惊叹,一路羡,忽然,人人的目光都向前方看去,他们都不由自主眯起了眼睛。

 太刺眼了

 北京城是紫的,城墙整个被贴了一层紫的墙皮。

 紫,厚重,高贵,威严。

 在阳光的映照下,北京城被笼罩在耀目的紫光华中。

 紫气东来

 这就是中国人传说的天庭吧

 进了城,英伦三岛的客人惊叹依旧。

 多么宽敞的街道,多么厚重的气息,多么优雅的民众

 英国人是高傲的,即便没落了,即便是来求人的,也依旧是高傲的,但仅仅坐上马车,仅仅到北京大饭店,这一段路走完,他们的傲气便不知不觉消融了不少。

 即便大英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伦敦跟眼前的北京城比,也像是乡下的小城。

 太让人震撼了

 ――――

 考麦斯也在接机的人群中。

 不管暗地里有多少龌龊,有多少刀光剑影,但在整体上,美英同盟已经牢不可破,这是最深刻的地缘政治所决定的。

 英国属于欧洲,但又不属于欧洲,和美国一样,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欧洲大陆的混乱,所以,即便英国有能力消灭法国,但也不会消灭法国,保持欧洲大陆均势是英国的根本利益所在。

 英国强盛的时候如此,没落的时候更要如此。

 英伦三岛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以前就是欧洲的异类,现在更是。

 如果没有惊天逆转,英国人注定得要抱美国人的大腿,以帮助美国祸害欧洲大陆来谋求它们自己的利益。

 现在的英国就像是中国人中的买办二鬼子,对主子极尽卑躬屈膝,但一转脸,面对自己的同胞,那种优越感简直是比王母娘娘的仙酿还要醉人。

 正是英国和美国都把这一点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双方可以尽情地斗,但又永远也不会斗破。

 英国人受到的震撼,考麦斯用脚指头也能想得到。

 中国现在当然还极端落后,但北京城,却又是世界第一城。

 全世界,除了北京城,没有一所大城市聚集的全是富人,没有一个穷人。

 在韩立洪的手里,短短几年,北京城就经历了沧桑巨变,考麦斯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

 一开始,考麦斯并没有理解这一沧桑巨变的深刻意义,他甚至还因此而对韩立洪有所轻视,但现在,他明白了。

 北京城,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奋斗的方向,她深刻地昭示着中国人的雄心壮志。

 战争,任何其他的形式,军事、政治、经济等等都是第二位的,只有文化的胜利才是最终的胜利,其他的胜利再大也是暂时的。

 这一点,西方理解的最深,所以,基督教的传教士总是先于坚船利炮而行。

 与西方相比,中国还全面处于劣势,而且是极大的劣势,于是,韩立洪就别开天地,利用种种时势,造就了今的北京城。

 中国是很穷,很落后,但中国太大,人又太多,文化底蕴又是其他任何国家任何种族都远远比不上的。

 现在的北京城至少聚集了中国多一半的富豪和绝对数量的文化精英。

 富豪和文化精英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所以,完全可以说,北京城聚集了整个中国至少七成以上的华。

 这样的北京城,世界上不可能再有第二个。

 北京城,是韩立洪挑战西方文化霸权的无上利器,至少,在中国国内是这样。

 英国此次访问北京,英国的目的和北京的目的,考麦斯都看的很清楚,他断定英国和北京一定会达成协议的。

 美国和苏联要遏制围堵中国,而中国要破局,西欧无疑是最好的突破点。

 法国被中国人用南越、柬埔寨和老挝死死拴住了,现在,英国也会和法国一样,被中国人用香港、马来半岛和缅甸死死拴住。

 形势真是复杂极了。

 给华盛顿的报告应该怎么写?考麦斯脑袋疼,他现在根本判断不出美国跟中国这么个斗法,最终到底对美国有害,还是有利。

 ――――

 北京大饭店的贵宾套房里,丘吉尔巨大的身躯陷在沙发里,他巨大的头颅靠沙发上,闭目凝思。

 七天的北京之行,明天就结束了。

 谈判早就完成了,出乎意料的顺利,中国人没有提出任何他们料想中的苛刻条件,中国人只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保持两国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

 在最后的谈判文本中,唯一有点特别的是最后的报复条款,规定了将来如果任何一方中断了或者破坏两国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另一方将采取的报复措施。

 这一报复条款名义上是双方的,但实际上,只对中国人有效,因为中国人有报复英国人的手段,而英国人没有报复中国人的手段。

 这是一条不平等的条款,对英国人不平等,但英国人对此却是的。

 同中国进行正常的商贸来往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但是,美国人必定会来干扰阻挠,而有了这一条款,就会封住美国人的嘴,更会封住英国国内反对者的嘴。

 二鬼子不是中国的特产,英国也有,而且会越来越多。

 这次北京之行,对每一个英国人都是极为震撼的,丘吉尔也一样,这也是滞留北京这么久的原因所在。

 这几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除了北京城,他们还去了北京之外的乡村和工厂。

 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对丘吉尔而言,这些震撼还都是表象的,在北京,他更受到了触及灵魂的震撼。

 让丘吉尔受到触及灵魂的震撼的,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是中国政府的总理周恩来。

 丘吉尔是极其骄傲的,他的骄傲不仅仅是因为大英帝国,更是因为他自己,因为他自己超卓的勇气和学识。

 丘吉尔思维敏捷,口才极好,但面对周恩来,尽管极其不愿承认,但丘吉尔感觉自己就是一个野蛮人。

 丘吉尔**,而且是极端**,尽管知道周恩来是最大的**之一,但面对周恩来,他想不起来**。

 丘吉尔现在想的就是周恩来,他不明白,是什么样的文化竟能孕育出周恩来这样伟大的人物?

 对中国,丘吉尔依旧极其仇视,但面对周恩来,在内心深处,他却不得不低头,因为他不是真的野蛮人。

 丘吉尔正闭目沉思的时候,门开了,助手希德曼走了进来。

 丘吉尔听见了,他睁开眼睛,问道:“时间到了。”

 希德曼点了点头,道:“是的,先生。”

 太胖,丘吉尔有些艰难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来,道:“那走吧。”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韩立洪在韩园设宴款待英国访问团。

 对韩立洪这位土匪出身的黑神军大当家,世人,尤其是外国政要,那都是极其好奇的,但要见韩立洪一面却极为不易。

 韩立洪很低调,名义上又是白人儿一个,没有担任任何公职,不见谁都是正常的,谁也挑不出什么来。

 见到韩立洪,访问团的成员都很吃惊,他们知道韩立洪年轻,但这也太年轻了。

 对韩立洪最感兴趣的是丘吉尔,而韩立洪也同样,他对丘吉尔也是极感兴趣。

 韩立洪万众瞩目,毕竟不能多谈,临分别时,丘吉尔看着远处的周恩来,叹道:“韩先生,周先生不应该从政,政治太肮脏了,周先生应该是位圣哲。”

 对丘吉尔,韩立洪没有多少好感,但对他的这句话,却深表认同。

 [。]  M.LaNMxS.com
上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