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章
第一章 颜良文丑
 常山国相张纯被黄巾军打得一路逃窜,狼狈不堪。好不容易逃到真定,褚飞燕率部又渡白渠枝水而来。张纯无奈,只得逃离真定,再渡滹沱河准备逃到九门暂住。九门靠近中山国,征北将军府实力强大,蚁贼必定不敢追得太急,赶到九门会安全些。

 上个月他还雄心准备带着部队到西凉战场杀敌立功,没想到这个月就被黄巾军赶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他现在恨张温恨得咬牙切齿。他的参战要求没有得到批准,还被车骑将军张温骂了一通,叫他好好守常山国,没事不要瞎折腾。假如到了长安,现在也不会被黄巾军追杀得这样可怜。更重要的是,他丢了常山国,如果不能夺回来,他的脑袋恐怕很难保住了。按黄巾军现在这个发展势头,短时间想打回去,简直就是笑话。

 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滹沱河边看到了曾炩。

 曾炩的部队刚刚到达滹沱河河畔。

 七万骑兵大军,在河边排成方阵队列,其气势之雄伟,让人无不生成气山河之感。

 张纯就象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领着手下急奔而来。

 双方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曾炩见对方是常山国相张纯,对对方并没有好感。他从后世穿越而来,自然知道这个家伙在不久的将来将发动叛,祸害大汉国。照曾炩心中的真实心思,最好是马上干掉张纯了。不过,现在张纯怎么也是大汉国的两千石的大官,曾炩还是不敢随便杀掉的。

 张纯知道对面是征北将军,连忙上前以下官之礼相见。他还盛赞曾炩的少年英雄,随即提出让自己的人马加入曾炩的骑兵大军,为剿灭黄巾尽尽常山国的微薄之力。

 张纯的目的很简单,跟着这个人,这支可怕的骑兵大军,什么事搞不定。他在去年剿灭了六十多万黄巾军,还把十几万鲜卑人都打败了,那些实力差得太远的黄巾军自然不在话下了。如果曾炩打败了黄巾,帮他收复了常山国,他不但无罪还有功。曾炩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啊。当然,前提是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军队加入曾炩的大军,这样将来上书论功时才有说服力。

 他已经没有军队了,只剩下一百多名侍卫和亲兵。但这就够了,因为曾炩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张纯从身后的郡吏中叫出来两个大汉。

 “这两位是我常山国府里的门下贼曹(主侍从),就让他们带着人马跟在征北将军大人后面效力吧。”

 这两个人都是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健壮,比曾炩还高一点。其中一人方脸浓眉,相貌堂堂,一双大眼睛里隐含着些许杀气,让人总感觉有点畏惧;另一人则是显得文质彬彬,颇有一些儒将的气质。

 曾炩心中大奇,他没想到张纯手下居然还有如此将领。曾炩的眼光狠毒,眼前的两人,武力绝对不比典韦差多少。

 两个大汉立即单腿跪下行了个军礼,沉声说道:“下官颜良(文丑),愿誓死跟随大人,杀敌卫国。”

 曾炩心丑两员大将,难怪有如此气势。

 颜良,字子善,常山真定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下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遣颜良攻白马。曹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颜良是中国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小心他们。

 200年,袁绍、曹终于在官渡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面对这个形势,曹采纳荀攸的建议,扮作攻击袁绍军队背后的样子,因为参加了进攻所以打算防御的袁绍军队变得缺少,颜良军因而孤立地作战。这时,张辽推荐当时变成曹俘虏的关羽,关羽作为援军被派遣而跟颜良碰上。据说颜良才看到了关羽,关羽就闯入到袁绍军中刺杀颜良,带回了颜良的首级。

 在《三国演义》中白马之战时,颜良斩杀作为曹属下的武将魏续和宋宪,惊慌失措的曹派遣关羽出马就是为了斩颜良。所以文丑才会履行和结义兄弟的誓言,然后被关羽所斩,不过,那样的剧情《三国志》等的史书找不到。一说颜良十分傲慢,就连出城巡查军务也坐车而行,颜良就是在在坐车巡查军务的时候被关羽偷袭,没来得及防备才被杀的。至于颜良的武艺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但对于他能够在人才济济的袁绍手下成为头号大将,可见其武艺非同一般。

 有一种说法,《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英雄的小说。这正与《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的地位是相符合的。尤其,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个时代,更是群雄逐鹿、英雄辈出。

 在这些英雄中,既有指点江山的君王,也有运筹帷幄的谋士,更有三国们不能忘怀的超武将。但超武将并非都是英雄,比如文丑。

 和吕布一样,文丑在演义里尚未出场前,就已经是名满天下。而获得这个荣誉,则需要经历多次残酷的战场考验。这些考验,演义不必提及。因为文丑称雄一方的时代,与三国时代还很遥远。他在演义里需要做的,只是一个陪衬,一个配角。在文丑短暂的一生中,结局是不光彩的。

 看文丑的武艺,应该先将这个结局掩住。然后,留下来的就是文丑在最成期的武力表现了。文丑是个将。长与大刀不同,大刀的杀伤面积大,往往砍中一刀,非死即残。而长重量相对较轻,以刺杀为主。的杀伤面积小,所以,法尤其讲究准、快、狠。在演义里,虽然没有特别的刻画过文丑的法,但从他仅有的几场武斗丑和许楮不同,许楮突出的是力量,而文丑擅长的是武技。

 文丑是个进攻型的武将,他的法最大的特点是“狠”这在与公孙瓒一战中,表现的十分精彩。比起吕布战退公孙瓒,虽然多费了几个回合,但公孙瓒败给文丑,在形象上是非常屈辱的。

 演义里形容他“弓箭尽失,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这里,真实的反映了文丑法的凶狠,以及公孙瓒内心在手后的极度恐惧。这种狠法,在超武将里算得上是独树一帜。这一点,同样一个公孙瓒,至少吕布没有做到。

 其二,文丑的法在准确和快速上也做的不错。面对公孙手下四员健将的一齐出战,文丑没有给他们出手的机会,早早便刺一将下马,令其他三将“作鸟兽散”去。

 在与一武将的手时,文丑的表现应该令人满意。虽然速败徐晃这一战例,在一些武评里提出了质疑。但如果当时文丑的部队没有上来,徐晃又能支持几十合呢?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合,因为文丑的够狠的了。所以说,文丑的武力需要张辽和徐晃的组合,才可能出现下风败退的可能。

 但面对这种情况,文丑却做的太好了。他先是倒张辽的战马,再从容击退挂了单的徐晃。这里,不能不让人对文丑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妙的术拍案叫绝。

 文丑是一个纯技术型的武将,在力量上相对较弱。在演义的几次战斗丑没有生擒过对手,这是一个比较轻型的力量表现。这个弱点,直接影响到他与关羽锋时的迅速落败。由于力量的先天不足,文丑重攻轻守,强调先发制人。

 这在通常的情况下,即便遇到超武将,文丑也能在前几十合之内抢得上风,甚至还能偶有杀机。但文丑的这个特点,也使他缺乏持久。在超一武将丑的持久应该是最差的。

 在遇到关羽前,文丑耗费了本来就并不逞强的大量体力,这时的文丑已经不是最强,他缺乏耐力和力量。而关羽出现后,他的重兵刃以及过快的马速,又使得文丑在本身就相对较弱的防守上,遭遇了平生未有的巨大冲击。仅仅三合,文丑仅存的力量已经受不了。

 而文丑是不喜欢防守的,现在再突然失了先手,文丑骄傲的心理优势一下便然无存,这就是“心怯”的由来。于是,文丑选择了“逃”这肯定也是文丑没有过的经历,他不如徐晃、张颌,他没有“逃”的经验。所以,文丑便圆满的完成了自己在演义里的任务。

 有趣的是,在关羽一生的战斗中,凭借马快而追上对手杀敌的,似乎只有文丑这个战例。从丑对“逃”这个字上的领悟,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当然,颜良之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文丑的发挥。因为关羽的长相太容易辨认了。

 文丑的结局,既有他主观上的原因,也有不小的客观理由。文丑的“心怯”不能忽视,但绝不能因为“心怯”把他一子打死。因为文丑在武斗上的高超造诣,是不能否认的。  m.LanMXs.cOM
上章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