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轶传之柳七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千百年以来广为人传唱不衰的柳永词,和关于柳永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多如柳词一般凄美动人,哀怨又婉约的的词作,自封“白衣卿相”的人生又怎是史家笔下那只言片语…
柳永,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也称柳七。其父,叔,兄,子,及两侄儿皆中过进士,可谓“满门进士。”柳永也中了科举,不曾想到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一句惹恼了宋仁宗,丢了官职。仁宗很生气,便把柳永的名字从中榜名单中抹去,笑骂:“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落榜后,柳永自称:”奉旨填词,何等潇洒!
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
》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侵宋。文人笔下的美景能让敌国引兵来侵,足见柳永之华了。恐怕千百年间,也无人出其右吧?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
,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考中过进士,后赐进士及笫,却在青楼里教
女们谱曲谈唱自己的词,连西夏官员回去后都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可见影响之大了。
更为人称道是,这位柳七和名
们的浪漫故事。有位名
谢玉英,
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引宋仁宗生气,只授柳永馀杭县宰之职。途经江州时,他照例
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
,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
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自觉自己没守约定,后悔莫及,于是变卖所有东西,到京城寻找柳永,经历了千辛万苦,谢玉英在东京名
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天天唱词饮酒。到后来柳永是连吃饭穿衣都全靠那些青楼名
们供给。"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的柳永干脆将为
女们专业填词做为主业了,而那些
女们总是以求得柳永一词为抬高身价的资本。他也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
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
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他披麻戴重孝,两月后因痛思柳永而去世。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
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亦称为“群
合金葬柳七”
以至柳永死后,渐渐形成一种风俗,没有入“吊柳会”、上“风
冢”者,甚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
如云,尽上风
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两句“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便是对柳永最好的平价。是幸还是不幸?谁说得清?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