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云XYZ文集 下章
神游香雪海
   香雪海——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对于它,我却所知甚少,只知是赏梅的好去处。作为蓝月中《香雪海的一枝梅》,却不知香雪海在哪,实在汗颜。今天看了陈晓旭的文章中提到香雪海,于是想起搜索了解一下梦寐以求踏雪寻梅的地方。不能亲临欣赏,神游一下也是好的吧。看了香雪海的图片,令人赞叹,打开网页,了解到:

 苏州光福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地处古城苏州西约20余公里,是濒临太湖之滨的一个半岛,湖光旎、群山环抱、绿水萦绕,是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一“光福”是佛教名词,寓广布福泽、普渡众生之意。光福属半岛地形,向称山水灵窟。穹窿、邓尉、西碛诸山,绵延起伏,太湖七十二峰,近半在光福。自古以来,居民以种梅为业“种梅如种谷”可以说无山无梅,而以邓尉山西面的香雪海和南面的玄墓山最盛。梅花品种繁多,以千叶重瓣白梅为主,红梅、绿梅、紫梅、墨梅等,应有尽有。花开时漫山遍野,回环数十里,花光映照,暗香浮动,仿佛身临香国仙境。

 邓尉山位于苏州西南约30公里太湖之滨的光福镇,是斜进太湖的众多山峰中的一个。邓尉山。地傍太湖,绿水萦绕,传为汉光武大司徒邓禹告老隐居之地;邓禹乃东汉中兴名臣,镇绿林,推翻王莽,累建奇勋,综理朝政,深执忠义,官至太尉,人呼邓尉,山亦因以为名。山前山后,坡上崖下,梅林如海,每值初,万枝齐放,千顷一白,冷凌霜,幽香袭人,故又有“香雪海”之称。“香雪海”泛指邓尉山与对面吾家山之间的山坳,北靠西崦湖,南至玄墓山,到太湖去的公路穿香雪海而过,香雪海公园在公路的右侧。

 2000年前,这里的百姓就开始种梅,有“十里梅花香雪海”的美誉。东汉大司徒邓禹在此隐居时,那里已是“路入冰霜隆,寒香袭客衣”了;到了宋元之后,成了“隙地遍地种梅,蔚然如雪海”以后越种越多,以至遍地皆梅。明代文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中说:“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清康熙、乾隆皇帝先后多次到此赏梅。邓尉的梅花品种以千叶重瓣白梅为主,另有红梅、绿梅、紫梅、墨梅等珍贵品种。邓尉山方圆近十里的景区种着几十万株梅树,其中公认的最佳赏梅处为古闻梅轩和梅花亭。近年来,光福在司徒庙后面辟地50亩,种植珍稀梅花品种,还在光福到太湖的公路旁种植了一条一公里长、30米宽的梅林带,让赏梅人渐入佳境。

 早时节“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康熙35年(公元1696年),江苏巡抚宋荦来此赏梅,极目放眼,但见白梅似海,暗香浮动,题“香雪海”三字镌于崖壁。

 香雪海梅花盛开时,半山里,万花丛中,一屋婷立,曰闻梅馆。两旁石柱有联云:“寻宋商邱题咏遗文,入胜出幽十里梅香归晚纳;访清高宗游观陈迹,抚今怀旧四围山感兴亡。”这馆的四周,梅林最密,馆前有石栏,可供小憩赏花。此际的游人,似沐浴香海,若身浮白云,顿觉满眼春光,心旷神怡。放眼开去,近山翠绿,远山如黛,花枝簇簇相连,香雪弥漫十里,阵阵微风吹拂,梅仙翩翩起舞,花儿逐嬉戏。据说,邓尉山有梅十万株,红、白、墨、绿品种齐全,而以果梅最多。农家重视果实井非怪事,曹孟德就曾“鞭梢一指”用远处有虚幻的梅林,解除了大军的干渴;“青梅煮酒论英雄”也是曹和刘备的典故。足见三国时代人们就对梅树有兴趣,且着重于果实。

 山顶有梅花亭,为五瓣梅花造型,高约二丈,顶立铜质孤鹤,引颈南望,大概是取宋林和靖“梅鹤子”之意。亭南有御碑,乃清乾隆帝所留墨宝。亭前崖壁上有“香雪海”三个大字,为康熙间巡抚宋荦手笔,铁划银钩,颇见功底。游人仁立亭内,近览梅花如海似雪,远眺群峰如黛若翠,太湖帆影隐现于天水之间。不过,纯朴自然而又带点野的邓尉梅,始终不以丽取悦于人,花儿凋谢又献出梅子。

 邓尉梅海边缘,一古刹名司徒庙,乃里人祭祖邓禹而建。院中有古柏四株,名清、奇、古、怪,传为邓禹手植,距今已一千九百多年,所以这庙又叫古柏庵。

 冬季刚到,就盼望着季赏梅了,身未到心先行,神游后希望梦游——踏雪寻梅!  M.LaNMxS.com
上章 白云XYZ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