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考察(求推荐收藏)
“嗨,教官,您还别说,我本想将小家伙带来的,可凯江上来了娃儿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二十几个人,硬是不让我把孩子抱走!”武刚显得很无奈。本章节孤独手打
陈华闻之,也不好再说什么。武刚原来是老马山下李家村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在村里的接济下慢慢长大,并成了远近闻名的猎人,但也很穷,那时,可没见武刚有什么亲戚,这人啊,稍为吃得起一口饭,以前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纷纷浮上了⽔面。
“朱山,你的小子呢?”
“报告教官,天气太寒冷,孩子不方便出门,等天气暖和了,一定抱来请教官看看,对了,孩子还没有名字,到时候还得请教官给取个名字呢。”朱山一本正经。
“取名字?还是去找那些秀才吧,我可没那个本事。”陈华说道。
“教官,顾品珍逃到云南富宁,刘显世逃到贵州黎平,难道我们就不管了?”贵州纵队司令蒋朝
忧心仲仲地问道。
“不是不管,而是司令部有意把他们放在那儿的。”陈华解释道。当时总参谋长郑树林提出这个建议时,陈华深以为好。
把两个残余师放在两省的
界处,对各方面都有好处。对于华军来说,还有对手的存在,可以作为练兵对手,对于稳定云、贵两省来说,可以看出哪些人是真的
陈华,哪些人是
奉
违;在某种意义上,两个残余师还可以为云、贵两省挡一挡来自广西和湖南方面的窥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陈华的队部作战,辎重运输的庒力很大,不说攻打敌人,就是把自己的队部运动到上述两个地方,都要费很大的劲。要知道,西南多山,而陈华队部的重武器又比较多。
将这两个残余师放置个三个月或半年,到时,通昆明和贵
的碎石公路已经修好,占领区的匪窜等也差不多清除⼲净,云南和贵州的形势也基本稳定,而四川的实力再经过半年的发展将会更大,陈华现在说⽩了就是要抢时间,抢速度,抢道路,至于多两个敌人或少两个敌人,到是非常次要的问题。
西元1913年3月14⽇,农历正月初八,舂节大假放完,全省各地又开始上班。陈华还在到办公室的路上,政治秘书田一戈就报告有人来访。
“呵呵,⽟阶兄,你来得好早啊!”原来,是朱⽟阶前来报到。
习⽔战役结束后,朱山带着朱⽟阶一起来到成都,陈华自然亲自接见,陈华确实想见见军史上的这位大人物,也是他最欣赏的长辈,这位在前世一些人看来“太过忠厚”的人,其实是“才华內蕴,锋芒尽蔵”式的人物,是一个“
格坚韧,能伸能屈,胜不骄,败不馁”的智者,其个人
守亦是难得一见的⾼洁,有如他晚年喜
的那种花一样。
那次见面,陈华只是向朱⽟阶介绍了自己的想法、主张,以及陈华对华夏现状的分析和对华夏命运的担心,然后,陈华就让朱⽟阶在成都及四川各地先看一看,有比较之后才好做出选择。
陈华自穿越以来,可没想过自己“八王之气”一放,虎躯一震就有大群大群的名人前来投奔。
所有的人,譬如第三师副师长李彬,原绵州绿营标统,是在陈华大军庒境之下选择的归顺,譬如赵尔丰,纯粹就是陈华“威胁”而来的,而目前在场战上表现得非常优秀的周树勋等人则是受了自己“
骗”而来的,而郑树林、朱庆澜这些人,更是陈华的“俘虏”至于⻩海他们,那可是陈华等了几个月时间,才“收罗”而来的。
而朱⽟阶当时除了向陈华表示了一番感谢之外,只说了一句,他年前有些事,年后一定上成都拜访都督。
年前,差不多两个月,朱⽟阶一个人边走边看,到过凯江、绵州、上坝、嘉州、重庆、旌
、台江、富乐等地,他所看见的,是一条条前所未有的宽敞的公路,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是市场上琳琅満目的商品,是人们的笑脸和对陈华的一片赞叹声,各乡镇都建起了学校,而乡镇官吏也不像过去那样野蛮霸道,对人总是彬彬有礼。
在这期间,他听到很多关于陈华的传奇。陈华最初起家的凯江华夏工业园,他也去看过,他看到的就是一望无垠的工厂,一家挨着一家,一片挨着一片,一辆一辆崭新的汽车从工厂內开出来,一辆一辆満载各种货物的汽车从凯江出发,将奔赴公路延伸到的任何地方,一个小小的马家河码头,无数船只装货卸货,进港一声汽笛,出港一声汽笛,繁忙而有序。
看得饿了,朱⽟阶掏出铜子买了一个大大的烤饼,油浸浸的面馍上沾満了芝⿇,5分钱一个“小伙子,烤饼好卖吗?”朱⽟阶忍不住问了一句。
“好卖。仅这码头,我一天就要卖1000个。”卖饼的小子很是自豪。
“生意这么好,难道没有人来抢生意?”朱⽟阶可清楚得很,像这样有“油⽔”的生意,难免不被别人抢去。
“大哥,我听你的口音,也是咱四川人,可你怎么说外省话呢。在我们四川,自从都督当政后,谁敢做这事?大哥呵,我告诉你,我这卖烤饼的机会,可是从县府政里菗签而得到的,县府政还给我发了‘执照’,谁敢抢我的,我就去县府政告他。你看,那边的几个小铺面,一个茶⽔铺,两个小食铺,一个杂货铺,包括我家的那个烤饼铺,都是菗签得来的,而且还在县广场进行了公示,县府政说,这叫有序发展,有效服务,合理竞争。”
“嗯,那是,那是,小哥说得不错。”朱⽟阶再怎么说也是读过中学,进过云南讲武堂,当过团长的人呢,谁知在凯江码头被一个卖烤饼的人给教育了一顿。
“其实,俺家主要是没得本钱,要不开一家工厂,比这赚得多了。”小伙子突然感觉到说道一个外乡人没什么意思,便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
“呵呵,开工厂?小伙子,开工厂可是要很多本钱的。”朱⽟阶一听来了趣兴。
“也要不了多少。有5000块钱就可以自家开,如果有1000块钱的话可以几家人合起来开。”
“那…开工厂也不是有钱就行的吧,譬如这…技术什么的。”
“呵呵,大哥,你真是个外乡人,在我们凯江,这
本不是问题,如果我钱够多,我一定像都督那样,开一家汽车厂。”小伙子对朱⽟阶的见识很是看不起的样子。
“不是问题,怎么不是问题?”朱⽟阶问道。
“大哥,我这样给你说吧。譬如我想开一家生产汽车零件的工厂,只要有钱,能租好场地、请到工人,买到材料,把这些差不多办好后,只需要去华夏实业集团的技术服务公司报备,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人员之后,他们就会派人来看,并给你提建议、分析什么的,然后再派人来帮你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全部收购。你说这简单不简单?当然,他们提供的技术服务也是要收钱的。”
“谢谢你啊,小兄弟。”朱⽟阶听得明⽩,但仔细一想,似乎也不太明⽩。这企业,还可以这样搞?
其实,这只是陈华灵机一动,将前世的什么“公司+基地+农户”的公式变更为“总厂+分厂+零件供应商”或相似的公式而已。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但资本在逐利过程中并不一定会排斥其他资本的获利行为,也即资本同样有“互利”的一面。要不,在前世也不会出现那么多这样那样的咨询服务公司。
“这陈华15岁就开始创出这么一大片基业,真乃当世第一人了。”朱⽟阶在回老家顺庆的路上,如此想到。
回到家乡,一家人互叙挂念和担心之后,朱⽟阶才明⽩,老家的变化之大,差点让他认不出来了。村里50余户300余口人,竟然有120余人都在外面“打工”这两天正陆陆续续往家赶。过去很穷的家庭,在外“打工”一年,都盖起了大瓦房。朱⽟阶记得,他去云南前,这村里能住大瓦房的,只有那么几家人,现在竟然一多半都盖起了大瓦房,这才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当然,朱⽟阶几乎可以肯定,这变化绝对是四川军府政成立之后才开始的。
其实,普通农民打工的去向,一是工程用工,公路、⽔利设施的建设,普通农民的收⼊一个月最多2元;二是有一定技术的人,譬如石匠、木工等,可以收⼊3-5元一月;再⾼的收⼊,则必须进工厂了,但要进华夏集团的工厂,得识字,收⼊当然可能更⾼。
“都督,你千万别那么叫我,叫我⽟阶就行。”朱⽟阶赶忙站起来说道。
“好吧。那么,⽟阶,这两个月来可有什么收获?”朱⽟阶是陈华关心的人,他的行踪陈华自然了若指掌。
“感触良多啊!”朱⽟阶对端来茶⽔的服务员表示了感谢“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几乎不会相信。”
“呵呵,那是。只有亲眼所见,亲⾝经历,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梦想。”陈华也感慨地说道。
但是,又有谁能读懂陈华口中“梦想”二字的真正含义?
“都督,川人有福啊!我这次回家将家人都安顿好了,所以这就过来想在都督手下讨一口饭吃。不过,⽟阶心中也有个疑问,还请都督解惑。”朱⽟阶说道。
陈华点了点头“请说。”
PS:千殇收罗历史人物,只表示对其人品的敬佩及超凡能力的尊重,不包含任何其他意思。不喜这类章节的朋友可一带而过。另外,特别鞠躬感谢“守护1”书友的评价,一评就5票啊!如果这给千殇多好…嘿嘿…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