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山樵夫文集 下章
谈关羽的仁义
   若说起“仁义”二字,恐怕多数中国人都能想到一个人,他就是三国时的关羽了。因为人们都从《三国演义》里和民间评书故事里了解关羽的,敬重和佩服他重感情、讲仁义。可我不这么以为。下面说几个小的事例,大家只要稍做分析,就会明白,关羽的“仁义”是很狭隘的,是很虚伪的。

 明成化(1465—1487)年间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其中的《花关索出身传》开篇就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后,商议共举大事,关羽、张飞为绝后顾之忧,决定杀掉自己的父母子,但考虑不忍心,相互易亲而杀。这事看来是为大事业而为之,但细细想来,很是可怕。对自己的亲人都如此心狠歹毒,以后若是大事已成,为了什么权利,还会认识这些结拜的兄弟吗?起码我是不相信他们了,怕他们了的。可对这件事,刘备却是赞同。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如此之类的人,还能谈什么仁义吗?再说,在这次杀亲行动中,张飞还为关羽留了一子,可关羽则尽杀张飞之亲人,可见关羽之“仁义”的虚伪了。何必要杀他们呢?怎么就不能任他们自生呢?举大事,怕牵连,最多是敌人杀了他们罢了,也不至于自己杀呀!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里述说长沙之战,关羽与黄忠战,黄忠因马失前蹄而跌下,关羽放了黄忠一马,没杀黄忠。而后一次手,黄忠一箭不关羽的人,而其盔缨。这事分析似乎关羽讲仁义,不杀不备之人。其实是关羽自私,为了个人的仁义之名,放了敌人。这次不杀黄忠,并不意味着关羽看重黄忠,不杀他,而是以待下次,更体面地杀掉黄忠。如此仁义,实是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而已。可见关羽的仁义,是虚假的仁义也。何况从战局上来说,如果关羽抛开那虚假的仁义,杀了黄忠,长沙就早几天归属刘备。因此,虚假的仁义,有时也会误掉战机的。

 再看《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四回,说关羽水淹七军而捕获庞德后,关公又令押过庞德。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关公曰:“汝兄现在汉中;汝故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德引颈受刑。关公怜而葬之。由次事观看关羽,他的仁义并非真心。若是真心,就不必斩杀庞德。放了庞德又如何?庞德损兵折将,又没杀了关羽,回曹那,依曹多疑的性格,是不得再起用的,如同废人。何况庞德是个血之汉,关羽若真放了他,他也不会回曹那里去的,不降他一定会自杀的。关羽若不斩杀庞德,或许还能说上有点仁义。

 从这几个事例可以看出,关羽之的仁义,是虚伪的,是用来修饰自己的门面的,是用来糊弄老百姓的。  M.LaNMxS.com
上章 长山樵夫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