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重紫 下章
第十八章 春暖
 赵碧如牵着窦昭手慢慢往回走。isen

 窦昭问赵碧如:“我喜欢吃什么东西?”

 赵碧如愕然,但还是很温顺地道:“只要是甜甜脆脆东西你都喜欢吃!”

 窦昭又问:“你上次来我们家是什么时候?”

 赵碧如看窦昭眼神是诧异:“立冬前一天。爹爹让我和妹妹来问姑姑,姑父有没有回来。我们顺道给姑姑送副九寒图,姑姑赏了我们一对珠花。妹妹还陪着你翻了半天绳。出了什么事吗?”

 窦昭摇头。

 两家关系走得如此之近,舅母要接她去和表姐们玩,她为什么会咬舅母呢?

 回到正院,屋里服侍丫鬟们都站庑廊下,看见窦昭和赵碧如,含笑恭敬地上前给赵碧如行礼,笑道:“表小姐先请到厢房里坐会儿,舅太太正和说话呢!”

 赵碧如困惑地望了一眼正屋窗棂,柔顺地跟着含笑去了厢房,窦昭却一溜烟地跑进了内室,正好听见舅母愤懑地道:“…简直是岂有此理!他们王家要是敢来人,你什么也不要说,免得低了身价,自有我出面与那高氏理论!”

 母亲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哽咽:“嫂嫂,何必!闹得沸反盈天,反而让那王家人有了说话地方。不管怎么说,都是万元不是。”

 舅母长叹了口气,好一会儿才道:“妹妹就是心太软!”

 母亲笑,道:“夫本是一体,他失了脸面,我面上也一样不好看。嫂嫂心意我领了,还请嫂嫂回去不要跟哥哥说——不过是纳个小妾而已,难道还要惊动我娘家哥哥给窦家脸上贴金不成?”

 “我知道。”舅母道“到时候我一个人悄悄过来就是了。”

 “多谢嫂嫂。”母亲道“我倒觉得,这件事越是悄无声息越好。”

 舅母点头。到了腊月二十二,果真一个人来。大伯母问起来,舅母只说舅舅要闭门读书,大伯母也不多问,携着舅母手去了花厅,和三伯母、四伯母、六伯母等姻亲见礼,又凑两桌马吊,赌起钱来。窦家女眷上桌上桌,看牌看牌,声笑语,十分热闹。

 外面也只请了父亲几位兄长,大家说着话,喝着茶。

 王家没有来人。

 抬王映雪轿子直接停了花厅,穿着粉红色月季花妆花褙子王映雪由个丫鬟扶着下了轿,花厅给母亲敬了茶,成了礼。

 俞嬷嬷领着王映雪去了栖霞院,花厅里人打牌打牌,说笑说笑,一直闹到了三,才陆陆续续地散去。

 王映雪松了口气。

 扶王映雪丫鬟嘴撅得老高,不满地道:“小姐不该劝大,您看,这哪里是办喜事样子?”

 “休得胡说。”王映雪皱着眉头喝斥那丫鬟“我给人做妾,难道是什么光彩事不成?大来了,也不过是白白受辱罢了。你以后说话当心点,若是再让我听到这样僭越话,我立刻送你回南洼。”

 丫鬟听着,立刻红了眼睛,曲膝道:“奴婢再也不敢了。”

 王映雪还是有些不放心,反复叮嘱丫鬟:“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老老实实给我呆着,切记不可惹是生非。”

 小丫鬟唯唯应是。

 有人通禀道:“七爷来了!”

 王映雪眼睛一亮。

 窦世英步走了进来。

 王映雪忙了上去,曲膝行礼道:“七…知道不知道?”

 “知道!”窦世英笑道“就是她催我过来。”

 王映雪闻言有些激动:“多谢七全了我颜面,我以后会把她当嫡亲姐姐般尊敬。”

 “难道从前你没有把谷秋当成嫡亲姐姐啊?”窦世英开玩笑道“我早跟你说过,谷秋是很贤淑人。”

 王映雪笑容滞了滞,道:“这件事,是我不厚道,我亏欠谷秋姐姐良多,怕她烦我,纵然心里把她当嫡亲姐姐一样,却不知道她是不是把我当嫡亲妹妹…现看来,倒是我多心了,我到底不如姐姐那样宽怀大度。”

 窦世英呵呵地笑,一副与有荣焉样子。

 王映雪目光微沉,但很恢复了笑意。

 了灶王扫了尘,就到了大年三十。

 东、西两窦一起回北楼村祭祖。

 王映雪低眉顺目地跟赵谷秋身后,有人目光落王映雪身上时,牵着母亲裙子窦昭就会甜甜地喊“王姨娘”众人恍然,纷纷夸奖王映雪模样儿好,俞嬷嬷就一旁解释:“是南洼王家姑娘。”羞得王映雪脸皮紫涨。

 母亲就喝斥了俞嬷嬷几句,再有亲戚问起王映雪,俞嬷嬷再不也多说。

 窦昭只恨自己年纪小。

 王映雪感激地望了母亲一眼。

 母亲视若无睹,继续和族里亲戚们说笑。

 可王映雪身份还是传了出去。

 节期间,王映雪躲家里不愿意出去给亲戚们拜年:“都是正经,我跟着,不太合适。”

 俞嬷嬷笑着劝道:“有什么合适不合适?有王姨娘身边,一来有个伴,二来也有个服侍茶水人。”

 王映雪十分尴尬,父亲不由皱眉,朝母亲望去:“这可是你意思?”

 母亲低头喝了口茶,淡淡地道:“既然如此,王姨娘就留家里吧。也免得动了胎气!”

 父亲言又止。

 母亲抱着窦昭出了门。

 父亲立刻就跟了过来,低声道:“你这样,只会让亲戚们看笑话。”

 “我知道了。”母亲面无表情地道“等孩子出生了,我要不要跟亲戚们说是早产呢?”

 “你!”父亲怒目而视。

 母亲已步上了马车。

 父亲跺了跺脚,半晌才不情不愿地上了马车。

 窦昭把自己埋车厢里大枕间,深深地叹了口气。

 母亲担心还是有道理。

 这种事虽然琐碎,却让人心烦。

 好比一只落身上跳蚤,你不理,他咬得你浑身,你要是把他当个事,又说不出口。

 父亲不是说要把王映雪送到庄子上去吗?

 等过完了年,得提醒父亲一句才是!

 窦昭琢磨着,来了三岁生辰。

 父亲、母亲、王映雪、祖父、祖母、丁姨、舅母、几位伯母都送了生辰礼物给她,母亲以寿面回礼;家中仆妇院子里给她磕头拜寿,母亲赏了他们每人五钱银子。他们天喜地,比过年还要高兴。

 元宵节收了灯,风吹脸上没有了寒意。

 该耕了。

 窦昭心里道,吵着母亲要去看祖母。

 母亲很惊讶:“过年时候不是见过了吗?”

 “没说成话。”窦昭道“祭祖时候祖母远远地站着,吃年夜饭时候祖母一声不吭,爹爹又要我陪着祖父守夜…大年初一我去给祖母拜年,她已经回田庄了。”

 “她不是给你留下岁钱了吗?”母亲笑着从水晶盘子里拿了朵桃花了窦昭丫髻上“你又打什么鬼主意?”

 “没有打鬼主意。”窦昭嘟呶着,心里却道,祖母死后,把田庄留给了她,她安排了得力人管着田庄,花了很多心血,才能旱涝保收,是她为数不多颇为得意几件事之一。

 这辈子她虽然没有被送去田庄,可她对祖母、对田庄却有着极为深厚感情。

 “过几天再带你去。”母亲见窦昭不高兴,道“等过几天各个田庄耕完了,你父亲会和管事去巡庄,到时候我们和你父亲一起去。”

 祖父不喜欢祖母,这窦家不是什么秘密。为了不触犯祖父,母亲和窦家人一样,选择了对祖母视而不见。

 窦昭想到那个慈蔼妇人,心里很难过。

 母亲笑道:“我带你去舅舅家玩吧?我们有些日子没回安香了。”

 窦昭注意到母亲每次说起娘家,总喜欢用“回”字,好像窦氏不是她家似。这好像也是很多女子通病。不过,这不包括窦昭。

 她嫁到魏家后,只觉得长舒了口气,人都精神了很多,颇有些扬眉吐气感觉。

 或许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把窦家当娘家缘故?

 窦昭思忖着,和母亲去了安香。

 乡下地方,没那么多规矩。

 舅母得了信,领着两个表姐大门口等她们。

 大表姐赵碧如窦昭已经认识了,二表姐赵琇如,今年九岁,三表妹赵璋如,今年五岁。她们姐妹长得都很像,不过赵琇如腼腆,赵璋如活泼,一看见窦昭就拉着她往屋里跑:“彭嬷嬷炒了糖板栗,娘亲说要等你来了一块吃!”

 窦昭被她拽得趔趄了一下,只得跟着她往里跑。

 妥娘连忙跟了过去。

 大家哄堂大笑地进了大门。

 赵家村头,黑漆铜环门进去后左手是马圈,右手是个草棚,堆着板车和家具。左右两间厢房住着几户长工,进了二门,面是五间青砖瓦房,左右是三间厢房,窗棂上糊着白色高丽纸,台阶旁是合抱老槐树,干净整洁,宽敞气派。

 母亲和舅母刚刚进屋,赵璋如就拉着手端糖炒板栗彭嬷嬷衣襟闯了进来,还回头催着窦昭:“点!板栗凉了就不好吃了。”

 惹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好不容易坐定,赵碧如和赵琇如颇有姐姐风范地剥着板栗给窦昭和赵璋如吃。

 母亲和舅母则坐热炕上说话:“算算日子,大哥应该进场了吧?”

 “嗯!”舅母有些担心“要是这次还中不,又得等三年。”

 母亲听了沉道:“我听俞大庆说,嫂嫂前些日子卖了十亩良田…”

 舅母脸一红,低声道:“是年前借下,我没敢跟你哥哥说,你哥哥去了京都才卖田,补了之前亏空…”又语道“妹妹不必担心。我还有些陪嫁,只是都上了册子,怕你哥哥知道了不高兴,所以没敢动。”

 明天又要开始上班了…~~~~

 D*^_^*  m.lANmXs.Com
上章 九重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