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重紫 下章
第三百六十章 大闹
 科举‮试考‬,文章能不能得了主考官青睐,字写得好不好,是主要原因,而想写笔好写,毕竟有好墨好砚。

 窦世横望着檀紫木匣子里龙凤墨锭,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好你个万元,这么好墨,竟然藏而不,你是不是怕我向你讨要。”

 他可有两个儿子要下场。

 窦世英嘿嘿地笑,道:“这不是没想到吗?我到时候再给你想办法寻几锭好墨就是了。”

 窦世横神色微霁。

 窦德昌低声和宋墨说着话:“那件事到底怎样了?”

 “这不是大过年,没有遇到汪格吗?”宋墨道“过了元宵节我就进宫去找汪格,反正这段时间封印,那范士畴想干点什么也不能行。”

 窦德昌点头。

 窦世横喝过来:“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事不能说,要这样头接耳,哪里像个读书人!”

 窦德昌是幺儿子,天又活泼,向来不怕窦世横,又仗着静安寺胡同做客,窦世英对孩子一向纵容,科打诨道:“我想和四妹夫去逛千佛寺胡同,这话也能大声地说出来吗?”

 “嘴上没门槛东西!”窦世横眼睛瞪得像铜铃“你是不是想被足啊!”窦世英和宋墨都忍不住笑起来。

 书房氛围却被窦德昌这么一闹个,变得轻松起来。

 男人坐一起,不是讲女人,就是讲朝政。

 有两个小字辈场,自然不能讲女人,就只能讲朝政了。

 宋墨心中一动,先问戴建:“…听说他出身寒微,所以对黄白之物特别看重。有这回事吗?”

 女婿不是读书人,自然对这圈子事知道少。难得他好奇,又闲坐着无事,就当是给小辈们提个醒。

 窦世英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谁说戴建对黄白之物特别看重?真正看重钱财是出身世家姚相——他精通术数,户部做了六年尚书,连皇上都悄悄地向户部借银子使。据说他们家就是扫地丫鬟也会算术,家里日常开销一律上账,若是后世要修食货志,我看也不用找什么资料。直接拿了姚相家账册就知道当时物价是多少了!”

 他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窦世横生怕他们误会,忙道:“你们别听他胡说。姚相那是当堪者当用,省全是国库银子,对亲戚朋友,同僚故旧却多有救济,为人很大方。记账。不过是他习惯罢了。至于说到出身,戴相家里到少有几亩良田,供他读书出仕都没什么问题,反而是梁阁老,父亲早丧,靠着寡母帮人洗衣攒下几个钱才能了束修。所以他虽然天资聪慧,但举业却一直不顺,断断续续。近过三旬才中举。之后又做了几年清贵翰林,好不容易入了阁,先是被曾贻芬着,后又被叶世培着,像个傀儡似没声没息。掌权之后。从前欠人情要还,亲戚朋友要养。百年之后儿孙出路要铺,由不得他不重视金银之物。”

 像梁继芬这样读书人很多。

 窦世横说着,颇有些唏嘘。

 窦世英却不以为然,道:“他爱金银之物,也是人之常情。可我就是看不惯他又要银子又装清高样子,每次见到姚相都像姚相差他几百两银子似,甚至看到那些晋士子家境优越就觉得人家要么是用银子拼出来,要么是靠了祖上余荫,没有几个是真才实学,不免有些过了。”

 这一点,显然窦世横也没有办法否认。

 他沉默未语。

 宋墨却心里摇头。

 这话题偏得,都找不着北了。

 “看样子这内阁大臣也只是个普通人。”他只得笑着把话题又重拉了回来“几位内阁大臣中,沐相家境也算是比较富裕吧?”

 “嗯!”窦世横点头“不仅沐相,就是何相,也都出身名门望族。戴建虽然差一点,但也不是个缺银子…”

 窦世英言道:“所以每次内阁大臣齐聚,我们梁首辅都会觉得很难受!”

 窦德昌“扑哧”一声笑,又换来窦世横一顿训斥。

 宋墨却心里琢磨着。

 这样看来,戴建和沐川都不可能为了钱财和匡家过不去。

 他有手摸了摸下巴。

 事情变得加复杂有趣了!

 到底谁幕后那只手呢?

 魏廷瑜直到午膳时候才出现静安寺胡同。

 窦明因为还小月子里,是污秽之身,不能走家窜户,而他则有借口窦明需要人照顾,厅堂里喝了杯茶就走了。

 窦世英对魏廷瑜也很冷淡,吩咐高兴送客,自己回了书房。

 想着魏家糟心事,窦世横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书房里气氛也随之低落起来。

 窦德昌就嚷着肚子饿了:“七叔父,我们什么时候用午膳啊?我早上只喝了半碗粥。”又把气氛抄了起来。

 窦世英失笑,吩咐仆妇们摆膳。

 吃到一半时候,槐树胡同窦博昌和窦济昌俩口子带着孩子过来了。

 窦世英自然是喜形于,道:“你们怎么来了?”

 窦博昌和窦济昌岳父岳母都京都。

 窦博昌笑道:“我们昨天就去给岳父岳母拜过年了,惦记着四妹夫和四妹妹这是第一次回娘家拜年,我们就过来凑个热闹,也免得四妹夫想打马吊都没有角。”

 窦世英笑得见牙不见眼,忙吩咐丫鬟们重做桌酒宴。

 窦博昌和窦济昌却说自己已经家里用过午膳了:“…早知道如此,就应该来七叔父家蹭饭吃。”

 可窦世英怎么会让他们一旁坐着,少不得你推我让一番,重整了桌酒菜。

 而内宅因有了几个孩子嘻笑吵闹,平添了些许年节特有喜庆和热闹。

 六伯母和舅母几个围坐炕边说着家长里短,蔡氏却把窦昭拉到了一旁,悄声道:“还好那天你没有去。我见过不要脸人,却没有看见比魏家不要脸人,想占媳妇陪嫁,竟然说得那样理直气壮。那魏廷珍好歹也功勋世家宗妇,怎么说话做事那么没谱,也难怪她婆婆瞧不起她,一直抬举石氏和冯氏两个儿媳妇了。”

 窦家所之所没有告诉窦昭窦明小产事,是因为窦昭正怀着身孕,她们俩姐妹关系又很紧张,既然窦明被刺,又怕窦昭烦心。但郭氏和蔡氏代表窦家女眷去看望窦明时候,六伯母还是以窦昭名义让她们送了一份药材给窦明,窦昭还是刚才遇到六伯母时候才知道,郭氏和蔡氏去魏家发生了什么事,她根本就不知道。

 前世,她嫁妆也不好,魏家却从来没有打过她嫁妆主意,怎么重生一世,田氏和魏家都变得让她有些不认识了。

 窦昭不由蹙眉,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蔡氏就把田氏怎么对窦明不满,魏廷瑜又怎么和魏廷珍一条心,要窦明把嫁妆出来,王家又是怎么对窦明不理不睬…像说书似,把正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窦昭非常意外,道:“王家怎么会对窦明事不理不睬?”

 蔡氏见六伯母等正说得高兴,没有谁注意到这边来,她这才悄声道:“听说王家二太太对七婶婶常年住王家很是不满,怂恿着王家二爷和老太太闹了几场,偏生王家大太太也不作声,王家老太太一气之下,就带着七婶婶住到了王家位于京郊别院里。这件事京都人多不知道。五姑派人给柳叶儿胡同送信,落到了王家二太太手里,王家二太太把信给了下来,王家老太太带着婶婶回京都过年时候,派人去看望五姑,这件事才捅穿。不过,已经晚了,魏家见柳叶儿胡同那边没有动静,魏廷珍把五姑狠狠地羞辱了一遍,还把五姑身边两个贴心一等丫鬟卖了,五姑人托王家找了这大半个月也没有踪影。魏府人如今都知道他们夫人和大姑斗法,都不敢到五姑屋里去服侍呢!”

 “那现怎么样了?”窦明嫁妆比窦昭当年还要多,如果落了魏家人手里,窦昭颇觉得像了个苍蝇似恶心“五伯母就没有和魏家理论几句。”

 “谁说没有去!”蔡氏生怕窦昭误会了槐树胡同,急急地道“那魏廷瑜借口窦明小产,把七叔父请去了济宁侯府,谁知道却是让七叔父去商量五姑嫁妆。七叔父气得咬牙切齿,要不是我婆婆及时赶到,只怕两家就要吵起来,扯破了脸…现这件事就这样搁着了,说是节过后再说。可听魏家口气,要么让五姑把陪嫁出来给窦家托管,要不就休。七叔父为这事,气向几天都没有上衙…”

 听说父亲被气病了,窦昭以为自己会很平静,可实际上她心口像了把刀似,痛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你们也是,”她不嗔怒道“这么重要事,你们怎么能不告诉我?父亲身边本就没有人服侍,我们要不回来侍疾,岂不是单影!”

 “四姑可别动怒,”蔡氏慌张地解释道“是七叔父特意嘱咐,让我们都不要告诉您,怕您知道了生气了,动了胎气…”

 姐妹兄弟们,送上第二。

 ~  m.LanMxs.cOM
上章 九重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