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
2008年3月24⽇上午11点09分,被称为国中西部第一街的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上显得有些寂寥,毕竟今天并非节假⽇。而且山城的美丽和热闹也往往在夜晚才会在这里上演,偶尔有几个穿着时尚、⾝材辣火的“川妹子”漫步从街上走过,形成这个有些无聊早晨引人侧目的风景线。但是这样的和平背后究竟蕴蔵怎样可怕的隐患,此刻的重庆乃至整个国中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
在全世界数十亿的芸芸众生之中,其实真的很少有人能清楚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在下秒钟会变成什么模样。因为就如每个人一样,每一个家国都会有他的秘密,而这些秘密的往往只会在世界末⽇的那一天才真正的得到解答。就如同此刻位于印度中北部温迪亚山脉的“末⽇基地”一样。末⽇基地并非是它的正式编号,但是大多数知道他的印度军人都会这么去称呼它。
因为虽然所有人都清楚核武器往往是在发
架上发挥它最大的威力,但这种人类发明用来毁灭自己的武器终究不是简单的摆设。印度需要大张旗鼓到甚至有些张扬的在世界面前光明正大的扩张自己的核武库。但是那些真正需要去面对核战争的军人却知道位于印度国全迅速兴建起来的核弹头发
基地以及众多可以部署空基核力量的军用机场,不过是新德里的政客们在际国上叫板的筹码而已。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印度的对手、那些真正能置印度于绝境的对手可以轻易的在首轮打击之中将印度穷一代人之力都构建起来的核基石夷为废墟。
所以印度需要真正能够在垂死之前给对手致命一击、甚至将整个世界拖⼊地狱的复仇之剑,温迪亚山脉中的这个秘密的发
基地便时刻准备承担着这样的使命。与那些在印度西部荒漠之中建造的针对巴基斯坦的大型陆基核弹发
基地相比“末⽇基地”的条件和设施几乎只能用简陋来形容,在暗无天⽇的地下坑道里,此刻一队队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印度空军士兵正在如⾖的灯光下忙碌着。而在位于基地中心位置的控制中心內,负责导弹发
任务的军官们正在核对着从新德里传来的发
指令。在他们面前控制台上,闪动着红⾊光芒的按纽能够发
1枚各携带一枚核弹头的印度“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
“证实不是演习!”随着最终的命令的下来,一切都已成为了定局。自1999年这个代表末⽇的基地建成以来,有关于核战爆发的演练就没有中断过。所以此刻即便这一切都注定了是一场奔向毁灭的单行道,但所有人却都已经无法再回头了。因为从听到信号响的那一刻所有在基地工作的人员便已经如机器一样进⼊了固有的程序。
发
导弹的工作由印度空军最为忠诚的军官们完成,在“末⽇基地”中他们负责着6个发
掩体的指挥控制工作,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他们随时准备在接到从新德里传来攻击的指令,然后打开发
钥匙前面的密码锁的密码,随后由两人一侧的指挥终端里转动发
钥匙,将部署在基地內的“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以每小时5000公里的时速飞向目标。
“我很⾼兴了解我能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听到这个消息。”从电话的另一端国美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可以听得出正在⽩宮密切关注着中印战争的迈克。李总统此刻的不満。对于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导弹预警和拦截技术的国美,像“烈火—3”这样的庞然大物,只要一发
,尾部会噴出大量红外辐
,很容易就被发现有充⾜的时间算出“烈火—3”的飞行轨迹,并进行拦截。甚至此刻印度“末⽇基地”的导弹刚刚进⼊发
状态,便立刻会为国美空军部署在外太空的DSP导弹预警卫星所发现。
由20颗DSP卫星所组成的“国防支援计划”(防御警报系统已经成为了北美预警系统的基石,这些卫星在⾚道上方大约35,78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些卫星能在每8秒~12秒钟对地球表面上某一特定地区扫描一次,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来自以地球为背景的导弹和助推羽流的热量,并能在50秒~60种种內识别出导弹红外源,并能在3分钟~4分钟时间內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北美防空司令部。而最新一代的DSP卫星,称为DSP-l型,不仅能发现红外辐
強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
弹道导弹,还能对诸如潜
弹道导弹之类较冷的红外源有更好的报知能力。
“印度方面终于成功的向国中发
了导弹,不用猜测那肯定是多枚核弹头的攻击。”此刻坐在位于⽩宮西厅地下的总统紧急作战指挥中心內,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迈克。李总统一直都与副总统布赖斯特以及刚刚从巴基斯坦赶回来的总统家国
全安事务助理的霍华德。泰勒一切兴致
的关注着中、美、英、巴所执行的这次解除印度核武装的联合行动。虽然在这次行动中国美本土可能遭到核打击,但情况显然还远没有严重到要进⼊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的程度。
据前方不断传来的报情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除了印度中北部温迪亚山脉的“末⽇基地”此刻当一直以来都在各国控制之外的印度军方的“末⽇基地”突然出现之时。掌握着整个国美乃至西半球的迈克。李总统此刻却也情不自噤的颤抖起来。“只是6枚‘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印度人不可能用它来攻击国美的本土,别说是夏威夷了就是关岛它都够不到。”坐在迈克。李总统对面的副总统布赖斯特显然对总统的这种异常的表现倍感困惑。在他的国美至上的概念里,只要不损害国美的利益一切都无⾜轻重。
“总统所担心的是国中的反应。”
总统家国
全安事务助理的霍华德。泰勒的脸⾊此刻同样难看。对于国中而言,与印度之间的冲突升级为核战争肯定不是他的本意,但是在遭遇了印度的核攻击之后国中人还会按耐的住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虽然理
的政治家可能会有自己的选择,但是当菇蘑云在自己的国土上升起,民人只会要求以牙还牙,以⾎洗⾎。毫不夸张的说,盛怒之下的国中巨龙可能会将印度撕成碎片,将这个家国砸回石器时代。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在际国社会之上受创往往是扩张最好的借口。从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的遇刺到纳粹德国遭遇波兰的“⼊侵”当国中遭遇核打击之后,这个文明古国家国将会进⼊怎样的一条轨道,或许参照“9。11”事件之后的国美,大家便可以找到答案。核武器的弹坑将会成为国中用于抵达任何责难的伤疤。印度将会成为第一倒在国中21世纪霸权道路上的踏脚石。面对盛怒之后的国中,整个亚洲都会深深的颤栗,以古老的跪拜之礼
接这个归来的皇者。
当遭遇过核子之火的洗礼之后,国中将会无所畏惧。国中人将会打着保护自己的名义对周遍各国进行一轮无核化的检阅。世仇的⽇本将会成国中人最为关注的目标。国中
府政甚至可以提出如果⽇本不放弃核计划,那么便只有战争。国美在伊拉克问题上所采用的策略将在东亚无限制的得以复制。而国美如果想要阻止,那么只有与已经打开了核险保之后的国中再进行一场末⽇之战了。
“我们已经向国中方面共享了刚刚发现的情况。相信他们也已经开始解算了。该死的印度人竟能将这样大的一个基地隐蔵的如此之深。”在电话的这一端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一向向总统介绍着自己最新了解到的情况,一边向总统请示着下一步的行动。显然印度的这一次攻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中、美、英、巴四国的报情部门在过去多年的对印工作之中全部错过了这个关键
的目标。
当然作为一个资深的军人和导弹拦截领域的专家,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也同样不能佩服印度人在选址上的独具慧眼。印度虽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家国,但是除了由喜马拉雅山南麓及一系列与之平行的山脉组成的北部⾼山区之外,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都集中在中部及东、西沿海地区的平原之上。南部由“德⼲⾼原”组成的⾼原区便成为了印度最为天然的军事掩体群。但是南部各邦早已为英国报情部门所渗透。却一直以来忽视了“德⼲⾼原”北部的温德亚山脉。
凭心而论温德亚山脉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下发
基地的所在。这里主要是大巨的外露岩架沉积岩,特别是德文的灰褐⾊沙岩,沿着河⾕往前延伸。这为建设和挖掘都会带来大巨的困难。但是这些岩石却被⽔严重地腐蚀着,在这些岩石中形成了许多的洞⽳、石室和石屋顶。这却给印度方面提供天然形成的⼊口。利用这些洞⽳和石室的掩护,印度军方出动了最为精⼲的工兵队部秘密的在温德亚山脉下掘凿了近8年的时间,才建设成了今天的末⽇基地。而令印度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切的努力全都没有⽩费。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已发
的导弹实施拦截。我需要我们在印度洋上空的‘光盾’。”面对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迈克。李总统显然失去了耐心。虽然“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采用级三结构,理论
程在4000千米左右。印度军方一度吹嘘可以覆盖国中最主要的城市:政治中心—京北以及经济引擎—海上。但是这种计算方式却有着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印度必须是在自己与国中的边境线上发
导弹。而从位于印度中部的温迪亚山脉展开的攻击至多只能覆盖国中中西部的广大地域,但仍能攻击国中的乌鲁木齐、西安、武汉、成都、重庆、昆明等西部大城市。这些城市遭遇核攻击的损失或许不如京北和海上那样的致命,但此刻对于国美来说他们仍必须保证国中不遭受过度的刺
。
“我们有3架ABL战机正在印度洋上空待命,随时可以开始拦截。”对于总统的命令,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显得信心十⾜。“我并不要求100%的拦截率。”但在这次谈话的最后,迈克。李总统却意外的说道。“我们需要的是向世界和国中展示我们具备拦截的能力,也同样努力过了。如果只是1~2枚核弹突破了我们的拦截,在国中本土炸爆,那么我们完全有可能遏止国中的愤怒。”放下电话,面对嘴角泛起一丝微笑的总统,总统家国
全安事务助理的霍华德。泰勒将这一步棋的背景缓缓到来。
此刻在印度洋的上空,一架有着国美空军标准灰⾊涂装的波音747-400F货机正飞翔在1。2万米的⾼空。虽然有着普通货机相近的机⾝,但是在其机首部分那与众不同的“
感”的“大鼻子”却毫不掩饰着他的⾝份—这是一架国美空军携带有机载
光武器(Air波rne
lase简称ABL)的
光拦截战机。
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
“我想我或许是国美空军中第一位驾驶着波音—747进⼊敌对国领空的空军飞行员了。”坐在这架特制的波音747-400F型货机的驾驶室內,此刻来自国美佛罗里达州的特迪中尉正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接受着来自五角大楼的最新指令。“不!你错了,特迪!在你之前还有国美总统—哈里森。福特。”
特迪中尉的自豪不经意间引来了副驾驶座上那位
人的金发美女—罗兰斯少尉的调侃。
这种在国美空军的装备序列中正式编号为:YAL—1A型的重型
光战机实际生产型的机组成员由4人组成,其中除了在驾驶舱中的飞行员、副飞行员之外还有在机⾝中部的控制中心的两名武器
作手。一般情况下战机上昂贵而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均在那两名不苟言笑的武器
作手的控制之下,而来自国美空军325飞行联队的特迪中尉和罗兰斯少尉的任务仅仅是保证飞行平台的稳定和正常飞行而已。这一工作对于曾在已经全部停飞的国美空军主力战机—F—15C“鹰”型战斗机上拥有上千小时飞行记录的两人来说可以说是毫无难度甚至枯燥乏味的事情。
“相信我这并不比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国美空军飞行试验中心中完成的困难多少。”此刻年部署在太空之中的国美DSP导弹预警卫星已经发现了在印度中部山脉之中升腾而起的红外羽烟,并将印度方面的这最后一击的种种运行数据传输到此刻正在印度洋上空巡弋的3架YAL—1A型重型
光战机的控制中心之上。接下来的工作一切便如在特迪中尉和罗兰斯少尉在接受国美空军飞行试验中心过的为期数年的长期测试一样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
首先YAL—1A型重型
光战机将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标区域接近,同时机载的被动红外传感器将开始全力的工作,搜索来袭导弹的尾焰。在发现目标之后将迅速转⼊攻击程序。通过安装在机⾝上方的驼峰处的泪状
光发
器,将对准目标
出光束。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毁灭之光,而是有国美诺斯洛普。格鲁门空间技术公司开发的
光指示系统,这种千瓦级的轻型
光发
器的作用仅能将跟踪和锁定目标,通过计算机的详细分析得到它的轨道和相关飞行数据,并用来指示目标。同时这道
光也将测试当时当地的大气对
光的扭曲状况,并将扭曲的数据传给筑控制计算机,修正杀伤
光系统的发
时机和能量,最终得出保证⾼功率
光束在空中穿过几百千米后仍能在目标上打孔所需的精确补偿值。
要知道被即便认为是被认定为最強大毁灭武器的
光也有的它的致命弱点,美军国方在研究空基
光反弹道导弹系统,就碰到了所谓的“萤火虫”
扰难题。当施行攻击的
光束遇到尘埃时,尘埃将会燃烧,看起来宛如闪烁的“萤火虫”虽然绚烂夺目,但这些“萤火虫”将会使
光束发散和折
,从而降低
光的威力。
当
光指示系统锁定了目标之后,超⾼灵敏度跟踪
光器实施最终的攻击。
经过前段的准备和锁定及解算工作之后,真正的攻击才得以正式的展开。通过加装在庞大机⾝之上的6个均有一辆SUV跑车大小,重量大约在6500磅,由3600个分离的部件组成的互联模块,战机将在瞬间聚拢起強大的能量,随后通过一个直径3米,重约5000公斤的飞行转塔以杀伤用⾼能
光束的模式发
出去。该转塔装在机飞的头部,由球形转塔和滚转外壳组成,转塔內有1。5米孔径的望远镜光束引导仪和⾼透过滤窗口。
虽然每个杀伤脉冲的持续时间为5秒,但是一个脉冲的总能量却已相当于一个典型的国美家庭在超过1小时內所消耗的电能。波长1.3微米的⾼功率
光束经过反
镜聚焦后,将准确
向目标导弹的后段燃料箱,
光束将在目标上形成约有篮球大小的光斑,使得导弹温度急剧升⾼,仅仅在持续数秒之后,这些“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坚固的外部装甲将被击穿,⾼温将在瞬间之內引爆导弹推进火箭內的所蕴蔵的⾜以跋涉数千公里的⾼能燃料,在接下来的时间內导弹的结构体将在熊熊的炸爆火光之中被彻底破坏。⾜以毁灭一座城市的核弹头也同时被摧毁,成为1万多米⾼空的大气层內绚丽的烟火表演。
这样的实战攻击虽然还是首次,但是对于长期以来望渴
除导弹威胁的国美人来说却已经在实验室和本土的空军基地內重复了无数遍,唯一不同的是在试验中特迪中尉和罗兰斯少尉所驾驶的战机照
的是一架NC-135E试验机,以确认该机跟踪单个空中目标和测量大气湍流的能力。而作为模拟靶标的NC-135E将在机⾝上噴涂一幅弹道导弹形状的图像,并在机上设置着各种测量仪器。
虽然整个过程在叙述中显得无比复杂,但在实际的战斗中YAL—1A型重型
光战机一次攻击从发起到完成却仅仅需要了不到20秒钟的时间。在短短的这几刹那之间,印度军方最后的报复之中有2/3成为了无谓的泡影—4枚“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在助推段飞行过程中被国美空军的YAL—1A型重型
光战机击毁。而印度军方对于这种拦截却
本没有办法。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国中內地一两个主要城市遭遇核打击的消息了吧!”曾经在YAL—1A型重型
光战机正式服役时骄傲的宣布“阿基米德在2200年前就能用镜子反
太
光烧毁罗马舰队的船只,现在让我们在空中完成同样壮举。”的国美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此刻正在五角大楼的办公室內得意的欣赏着自己的成绩。应该说他的部下出⾊的完成了⽩宮给予的任务。同时也给了国会那些对导弹防御计划死抠着每一个铜板的议员们以一个响亮的耳光。
要知道尽管ABL计划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由于计划费用不断攀升、进度一再推迟,还是引起了国会、军方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2002年,导弹防御局对计划做出重大调整。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困扰和资金的削减,试验计划仍不断推迟。在国会和总审计署的质疑声中,导弹防御局在2004年和2005年两次对ABL计划做出重大调整,进一步降低了ABL的目标、延长了样机的研制时间。种种突如其来的问题令ABL项目的花费预计将⾼达110亿美元以上,大大超过最初估计的62亿美元,因此国美国会之內反对甚至要求马上取消ABL计划的呼声从未停止过。
尽管ABL计划从技术角度来看仍存在着无数的问题:比如冷却技术。化学
光武器停止发
后,必须排出热的化学物质,散发出的热信号很容易被敌方监测到,使自己成为敌方防空武器的靶子。此外,化学
光武器还需要装満化学药品的闷罐车为它“加油”把这种装有易燃、有毒化学物质的闷罐车拖⼊战区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被引爆。
以及战术使用上的困难,以波音747型货机作为平台的YAL—1A型重型
光战机机体过于庞大、目标明显、难以伪装,虽然距离目标区域仍有400公里的距离,但毕竟已经进⼊了印度的领空,所以在如此“接近”战区的地方,这三架名为“光盾”的ABL战机都并不孤单。在他们的⾝后除了由1架C—130型运输机和至少2架KC-135空中加油机所组成的支援机群外,还各有6架F-22A型隐⾝战斗机所组成的护航中队以随时驱逐那些进⼊攻击距离的敌对国战机。这样的机种配备对于已经连遭重创、基本失去了制空权的印度空军而言当然绰绰有余。但是真的要利用这些YAL—1A型重型
光战机进⼊拥有完成防空系统的中、俄这样空军大国面前是
本无法进⼊攻击距离的。
不过这一切对于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来说已经都不成为了问题,因为在他的心目中
据目前的ABL计划的进度所产生的寥寥几架样机能对付的也仅仅是如朝鲜、伊朗这样少数的“流氓家国”在真正的实战条件下需要7架机载
光器载机组成的机群才能对单个战区级冲突地区提供最佳的弹道导弹防御。
据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所设计的作战方案,由7架机飞组成的作战机群中,至少应使5架ABL战机部署在一个军事危急区域—5架ABL载机可形成两条反导轨道,形成24小时的作战能力需要7架载机,同时这些战机携带⾜够进行200次发
所需的燃料。至少能在空中待命飞行6小时而无需加油,每次任务飞行时间为12—38小时。
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大把大把的“烧焚美金”因为ABL战机每次
击所耗费的化学燃料成本都⾼达10O0美元。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跟国美的全安相比,这些钱
本不⾜挂齿。合众国的纳税人们会理解的。“我们有ABL和KEI因此才能避免与国中遭遇同样的厄运!多么強劲而有力的口号啊!”一边品味着⾝材丰満的女秘书为自己端来的咖啡,一边盘算着下一个阶段可以从国会要来更多的经费,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好到了极点。要知道每当一个美圆滚进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这些军火巨头的
包时,他的帐户上都会多出3个美分。
虽然印度方面此次发
之中剩下两枚“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仍需要近30分钟的飞行时间才能最终抵达目标上空。但是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却已经提前宣判了国中境內那座美丽山城—重庆的死刑。尽管印度的“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所采用的惯
制导可能会让命中精度偏差数十公里,但是核弹头炸爆所产生的強大破坏力和辐
污染也⾜以让国中西部的这座城市遭遇重创。
“国中人是永远不可能拥有象我们这样先进的导弹拦截技术的。”
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希望看见菇蘑云的升起。要知道即便是強如国美也花费了数代人的时间才勉強建立起了自己天空的保护之伞,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国美的导弹防御计划来自于那个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个子演员—罗纳德。威尔逊。里
,但实际上国美人早在1967年,时任国美总统的约翰逊下令部署“哨兵”系统,这也是国美导弹防御系统的前⾝,主要用于保护国美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区。一年后改名为“卫兵”防御系统,保护的目标由人口密集地区改为国美的战略核力量。可以说国美的导弹防御体系已经走过40多年的历史了。但实际上国美人却仍只是勉強构造一个有缺陷的防御系统。
尽管国美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发
时噴出烟云到升空至大约10千米⾼度,最后直到200~300秒后它的火箭发动机燃料烧尽,都有遍及地球各地的DSP卫星传送立体图像。为了覆盖洲际弹道导弹最有可能飞过的北太下洋地区,五角大楼还曾计划在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
群岛的端顶的Shemya岛上建立一个先进的雷达站。但是由于那一地区的強风和恶劣海况使其建筑非常困难,因此导弹防御局目前耗资9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的海岸外建筑一个设在浮动平台上的雷达。将它拖到靠近阿留申岛链附近的运行位置。这些先进的早期预警雷达L新的雷达使用X波段频谱发
微波,波长约为3厘米,比普通雷达的波长要短。这么短的雷达波能够使雷达波束变窄,以便它能在所谓的“威胁云”中准确地找到导弹的弹头。这些“威胁云”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的火箭末级,以及很有可能用膨
气球伪装的几十个
惑假弹头,目的是使雷达以及可见光或红外传感器上当。
而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X波段新雷达也无法保护国美遭受伊朗发
的飞越欧洲和北大西洋上空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袭击,导弹防御局计划在今后数年內通过部署一条宽广范围內的经过改良的传感器和拦截导弹群来弥补这一缺失。最终,DSP系统将会被一个新的设立在太空的红外系统所代替,该系统包括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数颗人造卫星,能够更好地对处于发
升空阶段的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追踪。除此之外,五角大楼正在开发一种位于地球低轨道的卫星星座系统,利用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可以在导弹中途飞行阶段追踪导弹。同时将卫星、雷达和拦截导弹与位于科罗拉多州夏延山的指挥和控制中心相连接的通信网络也将进行升级改造。
但即便如此国美的敌人仍可以轻松的解破这些看不漏的天网,一种显而易见的对策就是减少弹道导弹及弹头的雷达和红外特征,使拦截导弹更难与之相遇。举例来说,将置于再⼊装置的弹头形状改为尖头锐利的圆锥体,并且涂敷可昅收雷达波的材料,可以在X波段雷达屏幕上明显地缩小物体的外形。另外,袭击者可以用
氮来冷却弹头的黑⾊外表,让杀伤装置的红外传感器
本发现不了。
另一个对策是每枚洲际弹道导弹都带有几十个看起来就像真弹头一样的
骗假弹头。如果洲际弹道导弹在有动力飞行结束时释放出假弹头和真弹头,它们在穿过处于真空的太空时,重量较轻的假弹头与较重的真弹头其飞行路径
本没有区别。袭击者也可以为假弹头配备加热装置,令它们看起来与真弹头的红外特征一样。为了减轻建造假弹头的工作,袭击者可以制造一种反模拟弹头,即一种外表看起来像假弹头一样的武器。例如,真弹头可以外罩一个反
雷达波的铝制气球,其外表与几十个伪装假弹头的空气球完全相同。如果杀伤装置区别不出真假弹头,就必须发
数百枚拦截导弹,这样导弹防御系统很快就会瘫痪掉。
而最令国美导弹防御系统的设计者感到崩溃的是对方可以采取的策略全都太简单了。与设计、建造和维护洲际弹道导弹本⾝所花费的力量相比,用于实现这些策略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简直微不⾜道。“那么既然连強大的国美都无法作到的事情,导弹防御体系对于曾经贫弱的国中应该是无比奢侈的东西才对。”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此刻固执的想到,他的这种想法的确不无道理,但是却失之天真。
因为这个世界永远存在着一种东西,它在过去的1949年至今一直以来都被那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所重复着,它的名字叫作—奇迹。
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
“汉历⽩登之围而驱匈奴,唐经渭⽔之盟方灭突厥。一个民族、一个家国在崛起的道路上吃一点亏,受一点伤往往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初舂的京北天气显得格外的
沉,几天以来一直积聚于这座沉淀了华中民族千年兴衰的古城上空。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此刻正在自己的书房里修剪着一株梅花的华中
民人联邦共和国总参谋长曹
上将的心情。他细心的用手中古朴的花木剪刀修剪着自己手中这株拥有着顽強生命力的植物。
“梅花的气质就是不畏严寒,能够耐得起挫折,可以说是国中精神的最好象征。总长的这株檀香梅修的真好。”站在一边修剪着自己的爱花,一边说着一些有心无心之语的曹
上将对面的人,真是刚刚从印度洋前线赶回京北的原总参谋助理—林太平少将。站在一直以来便如自己⽗亲般照料着自己的曹
上将的面前,林太平少将在印度洋战区指挥中心曾表现出种种冷酷和睿智此刻竟如
光下的寒冰般消散的无影无踪,他又重新将自己掩盖了那个总在总参谋部內低眉顺眼的儒弱的形象之下了。
“总长的意思,我已经全部贯彻了下去。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了,只要印度的核弹头在重庆附近炸爆,武警第81师、武警第114师这两个机动师将以最快的速度从襄樊和武汉通过铁路⼲线和公路赶往重庆,加上成都区军的武警第38师、武警第41师,2天之內我们手上便将有了4个武警机动师的兵力抵达重庆灾区附近。已经秘密调望万县的3个防化团已经经过了半年防核战演练。完全有能力核爆发生之后的数小时之內向爆心
进。估计可以在2天之內全面控制和恢复重庆的城市次序,使救灾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对于面前这一老一少共和军国中鹰派的核心人物之间的哑谜。一直在旁边苦苦等候的尤戈上将却有些按捺不住了。
作为被称为国中近卫军的国中
民人武装察警
队部的总指挥,现任武警队部司令员的尤戈上将可以说也是家国武装力量位⾼权重的一位领军人物。毕竟国中
民人武装察警
队部自1982年6月19⽇组建以来,已经成长为一支拥有80万兵力,下属內卫、⻩金、森林、⽔电、
通五大职能的強大力量,同时武警序列的还有安公边防、消防、警卫等队部。
但是虽然尤戈上将此刻佩带的是武警上将警衔,但是在老上级曹
上将的面前仍显得谦逊很多。毕竟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无论他的地位再⾼也不能忘本,尤戈上将至今都不会忘记自己在担任国中陆军第24集团军副军长时,⽇任京北
区军司令员的曹
对自己的诸多提携和帮助。
“尤叔叔,这样突然的调动不会引起主席的察觉和怀疑吧?”看着曹
上将用力剪下了一枝正开放娇
的梅枝,同时缓缓摘下了所戴着的老花眼睛。林太平极力掩饰着自己內心的冷漠和平静,装出十万分的焦急和关切的神态向尤戈上将问道。毕竟国中的武警队部实行的是由国务院、央中军委双重导领,实行统一导领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尤戈上将对武警机动队部的每一次调动都不可能瞒过国务院和央中军委的眼睛。
“这一点上你大可不用担心,前阶段我们放手让印度和⽇本联手在港香制造了一系列事端之后,央中军委便很担心在中印两国之间的下一阶段冲突之內,我国国內出现种种无稳定因素。提前将武警机动队部的指挥权下放到了我的手中。”面对林太平的质疑,尤戈上将微微一笑。
从他的笑容之中,林太平完全理解他的意思,因为广义的武警机动队部,指的是不担负固定执勤守卫任务的队部—每个武警支队以上的单位都必须有的执行非静态守卫任务的队部,也就是执行临时任务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队部。如武警某市支队在拥有若⼲执勤中队的同时,必定要有一个执行处突任务的机动中队。各省总队在拥有若⼲执勤支队的同时,必定要有一个执行处突任务的机动支队,负责⾼难度的处突和反恐任务的特勤中队便是机动支队之下的。如果当地出了安公无法处理的暴力案件,前去处突的队部肯定是机动中队,而不可能是有固定勤务和警卫目标的中队,如监狱看守中队,桥梁守护中队或重要部门警卫中队。
但是显然尤戈上将真正所想要并不是这个,他真正看重的是狭义的机动队部概念中所指的那14个武警机动师。这些武警机动师均是于1996年从陆军的乙种步兵师改编而成的,这些机动队部由武警总部直接指挥,主要职责便是在国全或部分地区进⼊紧急状态时执行镇庒武装暴
和大规模
的任务。其编制,也与一般地方武警不同,下属各团仍拥有由工、化、炮等陆军步兵队部的支援保障分队,完全是寓军于警的轻型摩步师。
早在印度对国中挥舞起核大
之前,曹
上将便提出由成都区军的留守队部—国中
民人国防军陆军第14集团军进⼊东盟换防,随后又以开辟中线场战的名义,调刚刚回国休整的第13集团军⼊蔵,这样便使整个成都区军便几乎处于空巢的状态。这样作的目的在此刻总于得以揭晓,一方面可以避免最易遭受核武器打击的陆军地面队部在印度可能对整个四川盘地进行的核打击遭受的损失。同时也使尤戈上将顺理成章的以应对战争期间可能爆发的突发事件的名义将拱卫首都的2个武警机动师调往中西部地区。
“国中不怕打,只怕
。”面对着墙上那款老旧的石英钟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曹
上将抬起头望着西南方的方向,仿佛看见了那正⾼速飞行在大气层外正扑向重庆的毁灭烈火。按照此前的推算,印度方面可能将有2~3枚20万~3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突破国美人的拦截落在四川盘地地区炸爆。虽然这种攻击还没有达到战略级别的百万TNT当量,但是由于攻击的区域很可能是成都或重庆这样的大型城市。面对这样的“软目标”一枚大巨当量的核弹由于威力过于集中,其打击软目标的能力还不如当量小但数量多的核弹头。这样的攻击将在目标期于留下直径100米,深30米以上的大坑,坑周围有放
泥土形成的爆心边缘直径将达200米,爆心向外1000米的地区,除一些大巨的桥墩和大厦的地基外,一切建筑物都被冲击波将毁灭,直到2公里之外,少数钢筋混凝土的坚固建筑物才可以幸免,2700米是重要防护建筑保持不倒的极限距离。推算损失估计:150平方千米內的财产遭破坏,如果攻击成都的话炸爆三小时內至少造成80多万人死亡,200多万人受伤,当然这些数字都没有计算炸爆后所产生的火灾,长期核辐
和沾染等造成的损失,而据一些际国核武器专家的观点,核炸爆之后火灾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比核炸爆还要大。所以按照预计这2~3枚20万~3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将可能彻底瘫痪甚至摧毁一座大型城市。不过在曹
上将的眼中一两枚核弹对于幅员辽阔的国中来说并不能形成真正毁灭
的打击。
但是由于核武器炸爆所引起的惊慌和
才往往是目前国中最大的隐忧。如果不能及时对核爆区域进行封锁和救援。那么以爆心为起点,流言和混
将比辐
尘更快的波及开来。最糟糕的可能甚至将会搅
整个国中西部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所以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曹
上将便早已作好了万全的安排。
“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拦截这种攻击嘛!”在一切成为定局之前,任何有良知的中军国人都会这样扪心自问。但是现实却总是如此的残酷。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打破美苏的核讹诈,当时的国中国防科工委便曾设想在1973~1975年研制出国中的导弹防御系统,进行导弹拦截试验。也就是国中早期反导计划—“640”工程。但是由于对技术难度估计不⾜,项目过于超前,非当时国中的技术和经济实力所能及,最终不得不黯然下马。虽然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军国队一直从未间断过在卫星防御领域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引进和仿制俄罗斯的S-300导弹防御系统和自行研制“红旗—11”系列导弹防御系统来強化本土的防空/拦截能力。但这些导弹防御系统仍仅能拦截飞行器以及巡航导弹,对中程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并不理想。
⾼能
光武器作为后盾的太空反导系统也是国中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军国方的战术
光拦截系统已经进⼊实战阶段。由于
光发
器的体积可大可小,大型发
器可以部署在地面上,小的则可以装在卫星上,甚至可以由战机来携带;小型
光发
器虽然功率不是很大,但利用
光聚合技术,可以大大增強对目标的打击力度,而且机动
非常好。可同时集合多台发
器进行联合攻击,以增大摧毁目标的概率,而对如巡航导弹之类的普通目标,则可以让各个地面发
器单独作战,这样可以实现更大的覆盖范围,在安达曼群岛的登陆作战中正是这些战术
光拦截系统令印度守军的炮群反击一无所获。而在在国土防空的反导作战中,理论上也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
光武器,可以是使用单台的大功率
光发
器,也可以让众多小型
光武器分散联合作战。单台
光发
器可以在第一时间摧毁敌方来袭的导弹,而多台小型
光发
器可以将多束
光汇合起来,形成威力无比大巨的
光束,将所有来袭的战机或是导弹一举摧毁。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国中仍未来得及部署大功率
光发
器,而多台小型
光发
器可以将多束
光汇合对拦截大气层再⼊阶段的核弹头方面则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可以也必须能够承受起一个甚至多个现代化的大型都市遭遇核打击毁灭的灾难。在人类漫长的岁月中,历史已经不只一次的证明—每一个兴盛民族崛起的力量并不源于它的成功和辉煌,而往往是源自于他的失败和挫折。今天之后,我们将向世界证明—核武器并不可能打垮国中,相反这种攻击只会招来国中更为壮烈的报复。”对于曹
上将来说竟然一切都已不可改变,那么不如诚坦的接收这个结局。或许从中印两国
兵之初开始一切便已注定了这场战争的最后一幕将由核子之火来书写。况且对于历史上的国中来说,一直都将最好的遏制敌核突袭的手段放在集中精力发展进攻
核武器。竟然我们无能拦截它,那么便将更多的核弹头倾怈在敌人的领土上吧!
据曹
上将的密令,国中
民人国防军第二炮兵第56基地指挥官、十三翼将之一的“柱国”—程浩少将已经将12枚装有核弹头的“东风—5A”型洲际导弹列⼊发
计划之中,一旦国中遭遇核打击的情况得到了确认。曹
上将将第一时间请求家国主席下达核反击的命令。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內,整个印度本土将至少升腾起30朵黑⾊的菇蘑云。因为每一枚“东风—5A”型洲际导弹都可以携带3枚核弹头。
“我们要让印度成为国中崛起的踏脚石!”这样的心声⾜以让十三翼将中的大多数人认同。但是也许却只有“鬼谋”林太平了解这一口号背后的潜台词—“利用一次核对攻,让军队成为国中命运的主宰。”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或许他们这些人多年来的梦想就将成为现实了。
“各位观众,我现在正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为大家进行采访。大家都知道儿行千里⺟担忧,现在我就要去走访一下此前进⼊泰国南部维护地区和平的国中陆军某部战士蒲勇的妈妈。”正当林太平踌躇満志的准备走出总参谋长曹
上将家的时候,耳边却传来了一阵
悉的声音。“这不可能,她不是已经…。”顺着声线林太平转头望去,一个令他难以接收现实隐现在了曹
上将客厅的电视机屏幕上。
“她、竟然会在重庆!”在看见那张俏丽脸庞的同时,林太平的眉心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凉。“我们的计划…失败了!”一种预感,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判断闪过了林太平几乎被冻结了的脑海。
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
“妈的!什么该死的雪狼队部。老子到这里难道就为了天天守着这一堆堆烂石头的嘛!”背着国中
民人国防军最新型的⾼原
态氧携氧器,23岁的五连三班副班长—一级士官⾼斌正紧紧的跟着自己的班长率领着战友们走在距离东昆仑山脉上的最⾼峰—木孜塔格峰东南45公里的冰川的巡逻线上。
“木孜塔格”是维吾尔语,意思也就是“冰山”同时这座山峰也被称为“乌拉格峰”也就是维吾尔语中“伟大”的意思。这座“伟大的冰山”海拔6973米。位于东经87。3度,北纬36。4度,坐落在疆新南部若羌县境內阿尔金⽩然保护区的西南颠与西蔵的
界处,是东昆仑山脉上的最⾼峰。
在这座巨峰方圆周围200
公里平方公里的范围內,座落着海拔6000米以上的⾼峰54座,与主峰木孜塔格峰首尾相边,恰似擎天的⽟柱。木孜塔格峰翘首兀立,岩壁横截,常年为冰雪覆盖。西北坡坡度缓而长、暗冰裂
多;南山坡则有45度的坡面,顺玲珑河道而上,穿越三道冰川和粒雪盆亦可登顶。东南坡和东北坡有两条路线,均要通过5823⾼地才可直达顶峰。虽坡度在60度左右,但只要避开悬崖峭壁,在岩石裸露的山坡上攀登,当天也即可登顶返回。此刻⾼斌在他的战友们便行进在这唯一可以登顶的山坡之上。
虽然新近配发队部的这种携氧器最多可以一次填装1。5公升
氧,但是重量却仅为4公斤,可以连续向在⾼原上作战的士兵连续供氧8个小时。让野外持续⾼強度作战的时间增加3倍,保障官兵顺利到达以往很难接近的更⾼海拔的场战。比起以前所使用氧气钢瓶、氧气箱和氧气袋来实在是轻便太多了。但即便是这样,无聊和懈怠却仍旧让⾼斌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
“场战?我的场战难道就是这里嘛!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一边艰难的跟着自己的队列,⾼斌一边在內心深处重复着那已经默念了无数边的抱怨。这个峰区的现代冰川极为发育,冰川类型也咬齐全。有大小冰川93条,总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最大的冰麟川长达成8公里,冰厚300米左右。大巨的冰川固体⽔库为河流提供了充沛的⽔源,疆新最大的车尔臣河就发源于木孜塔格峰的西北冰坡。冰川的活动
很強,冰、雪崩频繁。此刻在山的另一边便不断传来来自冰山內部可怕的爆裂声,看来一场大巨的雪崩很可能随时可能发生。
已经有了五年兵龄的⾼斌可以说曾经是一名一等一的好兵。在兰州区军的甲类集团军—第21集团军主力步兵师服役的头两年里,他的
击、越野成绩均名列前茅。按照惯例他在自己⼊伍的第二年顺利的升为了一级士官。他在军中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但是意外却在2004年年底的一次演习中发生了,当时⾼斌所在的团奉命开进雅拉达泽雪山区地,与一支由特种队部扮演的蓝军展开雪线对抗演习。在那片华中文明发源地—⻩河源头的雪域之上。⾼斌和他的战友与蓝军展开了长达三周的游击战和反游击战的较量。虽然在那场演习的开端,⾼斌和他的战友都被对方神出鬼没的袭扰以及雪山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搞的晕头转向,但是很快国中陆军特有的适应能力让他们迅速的在对抗中挽回了颓势。⾼斌更在演习中多次近距离的“击毙”了前来偷袭的蓝军士兵。但正是这种短兵相接,令⾼斌对这场演习的实真目的产生了怀疑,因为他意外的从对方的语言和战术中发现自己的对手似乎并不来自于自己的同胞。
最终⾼斌的这种怀疑在私下里得到了回应。在演习圆満结束之后,全团所有与蓝军有过近距离接触的官兵被一一邀请,接受师部的特别单独质询。在简单的对谈之后,⾼斌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得知真相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并非全无代价—那就是如果了解了真相,那么⾼斌将必须离开自己目前所在的队部,调往其他的岗位。在权衡再三之后,年轻而富有好奇心的⾼斌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他清楚的了解到与自己
手的确不是国中陆军,但也不是⾼斌原先认为的巴基斯坦山地作战的精锐—轻步兵营,而是来自遥远异国—阿
廷陆军的“雪狼”极地作战中队。在那一年,第一次泛美洲战争还没有正式打响,虽然阿
廷军事委员会已经通过政变正式接管了整个家国,但是当时仍没有任何人相信阿
廷总统—胡安。卡洛斯。穆尼洛会有一场战争来摆脫自己家国糟糕的现状,而没有人会想到这场战争会从阿
廷与智利
界的—火地岛开始。为了适应在南极及其周遍地区作战的需要,一向习惯了潘帕斯草原温暖气候的阿
廷人不得不为自己寻觅合适的实战训练场。而南半球几乎是一个没有寒冷的家国,因为它的陆地面积远小于海洋面积,而海洋又是一个恒温器,夏天昅热冬天放热,所以南半球无论多么靠南的家国到了冬天都会接受大量来自于海洋的热量,
本无法感觉到寒冷。但面临着如此迫切的极地和雪山作战要求,阿
廷人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国寻求支持。这也就有了那一场不期而遇的雪山对抗。
⾼斌是幸运的,不过同时也是不幸的。在演习中他在自己并知情的情况下“击毙”了后来名声赫赫的“雪狼”极地作战中队队长格拉诺上尉。但同时却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再平坦的道路。在那次谈话之后,⾼斌就被秘密的带往了一个全新的连队。出于保密的需要,整个集团军中仅有少数人知道他的去向。团里面流传着他已经转⼊集团军特种侦察大队的美丽传言,但实际上⾼斌却是被分配到了驻守在木孜塔格峰西南的一个看似普通的连队之中。而在这个连队之中,⾼斌一待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斌除了这⽇复一⽇的巡逻,便是重复着各种⾼強度的军事训练。面对着人烟稀少的雪山,⾼斌真的无法了解自己每天如此⾼強度的训练是为了什么?或许这是为打发这里永远过的太慢的无聊时光吧!而在这三年里,他曾经的对手却早已名声雀起。阿
廷“雪狼”极地作战中队以几近完美的姿态在第一次泛美洲战争完成了自己的首次演出。
或许命运永远有这样的不平,但是此刻⾼斌却早已习惯了。“升了二级士官,我就打退伍申请。”和国中
民人国防军中众多来自农村的士兵一样,在队部混出点成绩,彻底摆脫那脸朝⻩土背朝天的生活,往往是⾼斌他们在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之余,最切实的也是最朴素的要求。在无法获知自己所守卫着的这些山峰对于共和国来说是何等重要的情况下,真是怀着这种心愿⾼斌苦苦的走在这漫山冰雪中看不见前路的队列之中。
“那是什么?”但就在⾼斌埋头攀登的时候,一个并不起眼的黑⾊物体突然出现在了他们队列右侧另一座冰山的山
之处。这个黑⾊的物体虽然在⾼斌的眼中仅有数厘米⾼,但是作为一名老兵⾼斌却可以从自己与他之间的距离上推算出它的实际大小,那应该是一个50米以上的大巨圆柱体。満腹怀疑的⾼斌好奇的站住了脚步。“走吧!那个东西与我们无关。”班长李国瑞是全班中兵龄最长的老兵,在班中有“人瑞”之称。从他的眼神之中,⾼斌显然感觉到他对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物体并不陌生。
“班长!那东西你见过…。”不等⾼斌将自己的问题问完,一声大巨的轰鸣便从响彻了整个雪域,宛如刺耳的雷鸣。一阵大巨的震颤感顿时令冰川之上的这些守卫者警觉的卧倒在地。“没错,不过那是在5年之前了。在它出现之后的3个月里,我们班便和不明⾝份的⼊侵者发生了27次
火。说来惭愧,它究竟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推测那是一门炮,一门大巨的火炮。”匍匐在寒冷的冰川之山,班长李国瑞喃喃自语般的向自己⾝边的⾼斌讲述着自己和这个神秘物体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国瑞班长的推测并没有错。这个黑⾊的圆柱体的确是一门炮,一门远超过声名赫赫的“巴黎大炮”的巨炮,不过它的作用并不是将弹丸
向远方的敌营,而是将炮弹打向大气层之外的太空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先锋”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刚刚经历过残酷二战的欧洲迅速被核对峙的冷战气氛笼罩了起来;而在美、苏两大阵营之外,逐渐富強起来的国中也早成为了两大超级大国虎视眈眈的对象了。数年⾎腥的抗美援朝战争,清楚的将以国美为首的西方阵营界定为敌人的角⾊,而随着不断进展的中苏争论,国中与传统的社会主义阵营又面临着彻底决裂的局面。最终中苏联盟不仅完全呈现破裂的状态,中苏两国的千里边境线上更是百万大军云集。
虽然由強大苏联红军的机械化集团军所组成的坦克洪流,只要几个小时便可以从外蒙古取道张家口,进
京北。但是在这条看似一马平川之上的最短路线,苏联军队却要面对世界上最外強悍的防线—国中陆军的⾎⾁长城。在所有苏联军队的可能进攻路线上,中军国队都在层层设防。最终只能令莫斯科考虑不采用常规进攻,而改用的核突袭的战术来打破可能的僵局。而从蒙古发
的中程弹道导弹,从发
到命中国中境內的战略目标,整个时间甚至不到十分钟。
为了防御这种随时可能爆发的灾难,1964年国中国防科委召开了弹道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明确了反导的三个可能途径,并就此做了初步分工:国防部五院负责导弹反导弹,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超炮反导弹,中科院海上光机所负责
光反导弹。
这三种模式之中“超炮反导弹”可以说是国中人的首创。
用火炮来拦截弹道导弹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想法,早在导弹出现之初。盟军便试图使用⾼
炮来拦截来袭纳粹德国发
V-2型导弹。而在拦截巡航导弹的过程,密集⾼速的炮火已是大型⽔面舰艇和地面战略目标的重要拦截手段。但是对于达到数倍音速的垂直攻击弹道导弹来说,炮火显然是难以达到目标。而究竟该怎么用超级大炮来反导弹,也曾成了摆在国中国防科研者面前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来袭核弹头速度太快,⾼度又太⾼,这就决定了大炮
出的拦截弹头,其飞行速度必须⾜够的快,而
⾼也必须⾜够的⾼。
经过了使用85毫米口径滑膛炮上“炮
次口径拦截弹”的方案、“火箭加力弹”、“固体冲庒加力弹”等一系列试验之后,国中最终研制成了可以发
18公斤重的弹头,初速达到了1600米/秒,
⾼达到了74公里的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国中的超级大炮梦想逐渐清晰起来。这个系列名为“先锋”号的超级大炮。其长长的⾝管下,是三个很有特⾊的支架——如此巨炮,⾝管的实际重量必然非常惊人;为了防止⾝管下垂,德国克虏伯往往是在牵拉上做文章,而国中人则使用了技术上似乎更容易实现的支撑方式。对于一门超级大炮来说,底盘固定、相对较低的初速、支撑式⾝管,从战术上说,并不能说是非常理想的;不过考虑到“先锋”只用于要地防空,敌方弹头必然是从天而降,这个方案确实也有其合理之处。
但就在“先锋”系列火炮的发展初现端倪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弯路却阻碍了国中国防科研者的道路:炮弹弹丸一离开炮膛,就再没人能⼲涉它的行踪了。因此,对于需要不断修正截击弹道的超级大炮而言,配备无控火箭弹是极不合适的。而如果在炮弹上安装导引系统,整个炮弹也就变成了导弹——虽然还是炮
的。如此一来,大规模齐
的撒网式拦截变成了小规模的精确打击,其效果当然要好的多。
从炮
火箭弹,改为炮
导弹。
而又要求炮
导弹既有炮弹的⾼速度,又有导弹的⾼精度,无论⾼低拦截都能使用。这样的设想固然很好,但是在当时的科研条件下“先锋”系列火炮却不得不面临两个无法逾越的难题—炮
导弹的寸尺和过载。特别是过载的问题,因为按超级大炮的参数计算,大概要承受5000到10000个G,而在一切几乎成为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时,经过不懈努力,和从1000到5000个G的炮
试验,国中科研人员竟最终得出结论:一些部件经过加固后,可以耐受3000到5000个G的超⾼过载—而加固的办法说穿了并不神秘,就是用本⾝绝缘的石蜡或者环氧树脂灌封。
但是尽管“先锋”系列的超级大炮的种种试验工作在十年文⾰那样艰苦的环境之下仍在坚持的进行着,甚至一些成果直接应用到了国中空间飞行器再⼊开伞回收技术,换而言之“神洲”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器的成功,其中也有“先锋”系列超级大炮工程的功劳。但是在际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之中,这些“先锋”系列的超级大炮不得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暂停了研制。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保卫着共和国的天空。此刻当印度发
的携带有核弹头的中程导弹试图展开攻击时,这些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巨炮又一次发出了咆哮。
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
随着火药的问世并用于军事领域之后,火炮便成为冷兵器时代演进至热兵器时代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人类工具之一。从早期发
实心球弹的滑膛前装炮开始,螺旋线膛、锥头柱体长形炸爆弹、強度较⾼的炮钢和无烟火药这些新技术的伴随着人类将剧烈的炸爆物抛掷到远方同类头顶的愿望而不断发展。随着⾝管和口径不断的膨
,最终人类终于在20世纪创造出了空前绝后的怪物—巨型火炮。
谈起20世纪的巨型火炮,在人们的记忆中曾留下过无数宏伟的⾝影,但无论是在一战伊始之初便轻松摧毁比利时门户—列⽇要塞的“巨炮之⺟”—假“大炮之王”阿尔夫莱德。克虏伯
子之名的“大贝莎”还是以史无前例的
程震撼塞纳河的“巴黎大炮”甚至是纳粹德国无坚不摧的重炮—“多拉”他们的体积和
程最终都不得不在加拿大籍天才科学家杰拉德。布尔博士狂疯的作品前面显得黯然失⾊。
虽然有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外型,但是人类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巨型火炮无非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拥有超大口径可以发
超大威力的弹头,粉碎那些最坚固的堡垒;而另一种则具有超远
程,用于打击那些理论
本不可能够到的战略目标。可以说第一种巨型火炮不过是短兵相接中可有可无的重锤,毕竟再坚固的堡垒也存在从內部攻破的可能。而随着人类战争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敌境进行纵深打击的目标显得更为迫切。最终20世纪40年代初,德国列库林公司的工程师昆达
据战争的需要,提出了多节远程大炮计划。
这是一种炮⾝长达150米,口径为150毫米的大巨管道,在使用时,需要将多节炮⾝组装在一起,顺着山坡布置成一定的仰角,最佳倾角为55度。炮⾝从下到上呈多节形状,每一节炮⾝的左右两侧都有一个火药室,许多节炮⾝连接在一起,像多节蜈蚣一样。在发
时,最下端的火药室先点火,使炮弹开始运动,随着炮弹快速地飞过各节的火药室,各节火药室也依次适时地点火,使炮弹不断地被速加。这样,可使83公斤的炮弹离开炮口的初速度达到1800
米/秒,最大
程可达300公斤。从法国北部轰击伦敦也不在话下。按照昆达的预计该炮造成之后,每天能向伦敦发
600吨的炮弹。
虽然这种最终在加莱地区进行布置的名为V-3的超级巨炮,
本不像一件兵器,更像一个⾼庒泵。但却仍是昅引了盟军的注意。1944年7月6⽇,英国皇家空军出派兰彻斯特型轰炸机群,携带重达5.4吨的最新式超级炸弹摧毁V-3发
台的发
斜坑。
虽然V-3型超级巨炮轰击伦敦的计划最终并未实现。但它的出现却意外的给了那些醉心于制造“超级大炮”的念头的武器专家们一个新的契机。不过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更大、更远,而是更⾼。作为弹道学方面的奇才,杰拉德。布尔博士一直深受德国这种超级大炮的影响。不过他的目标是将用现代化改造之后超级大炮将有效载荷发
⼊地球轨道。他
击计划的实施证明了炮
系统具有的大巨发展潜力。
在上世纪60年代,他试图发明一种可以将物体
进太空的大炮,国美陆军和加拿大军方对这个概念也同样很感趣兴,在他们的支持下,布尔博士很快研制成不同寸尺的超级大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巴巴多斯岛的试验基地用127毫米炮把弹头打上70公里的⾼空,然后用175毫米炮把弹头打上100公里的⾼空。最终在亚利桑纳将两
403毫米舰炮的炮管对接起来,把炮弹打上180公里的⾼空。1964年杰拉德。布尔博士最终设计过口径达1米,⾝管长达40米,⾜以将过吨重弹头
⼊底层地球轨道的超级火炮系统。
但在导弹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美陆军和加拿大军方很快对这个思路失去了趣兴。虽然在国美
府政停止资助前“⾼海拔研究计划”已用“巴巴多斯岛大炮”进行了一系列向太空中发
借助火箭推动的太空探测器的尝试。但是这些成就对于已经对超级大炮陷⼊痴
状态的布尔博士来说还远远不够。失去了国美
府政的资助之后,布尔博士开始转向常规火炮的研制来筹集继续自己研究的资金,设计出了划时代的155毫米45倍口径榴弹炮,采用加长的炮管和加大的药室,达到30公里以上的
程。在空中支援制胜论的影响下,国美陆军对布尔博士的设计依然不感趣兴。
于是可怜的天才只得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化缘,最后在南非、奥地利、比利时和国中找到了知音,在布尔博士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这几个家国所研制的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具有出⾊的弹道
能,弹头重量比北约标准155毫米弹差不多增加一倍,
程增加约50%。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期间甚至出现了美军的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
程和威力都远不及伊拉克陆军所装备的的南非G5型155毫米炮的尴尬。而布尔博士也受到国美
府政“非法走私武器”的指控,并一度被关进了国美监狱。
但是正如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科学先驱和怪才一样,布尔博士的心思依旧没有离开自己所钟情的超级大炮。甚至到了只要有人出资试验他的超级大炮,魔鬼的活他也⼲的危险状态。在伊拉克中部地区扎巴尔―哈姆莱扬山的山坡上,布尔博士受命为巴格达的独裁者—萨达姆建造一门,
程⾼达1000公里,炮弹重达600公斤,可以发
生化炮弹,甚至可以发
核炮弹,乃至发
和摧毁卫星的超级大炮—“巴比伦之子”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出布尔博士的这一行为最终将无可避免的触怒与伊拉克⽇渐敌对的国美和以⾊列。但是谁也无法预想到,悲剧会发生的如此之快。1990年3月22⽇傍晚,就在“巴比伦之子”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布尔博士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自己的住所门前遭到不明⾝份的
手袭击。他的后背和脖子中被
⼊了5颗弹子,一些人怀疑刺客可能是来自以⾊列报情部门—摩萨德的特工。但人们却不无理由相信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国美人。而就在布尔博士遇刺后不久,他的最后计划——“巴比伦之子”也随着他的死而寿终正寝了。在海湾战争开始之初“沙漠风暴”行动中,以国美为首的多国队部士兵发现并彻底摧毁了布尔博士还未完成的“巴比伦之子”
布尔博士是不幸的,在世人的眼前他那些天才的构想似乎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大程度上“巴比伦之子”仅仅只是布尔博士众多大胆设想之中唯一被曝光的一个而已。虽然国美在海湾战争之后对这个夭折的项目极近妖魔化之能事,但毫无疑问的是布尔博士虽然痴
于超级大炮,但还远没有到丧失理
的地步,作为一个科学家布尔博士当然清楚萨达姆统治之下的伊拉克虽然富有,但是在众多基础科学领域却很难达到他的要求。“巴比伦之子”项目更多的仅是布尔博士的又一次大型试验而已。
几乎从20世纪80年开代始布尔博士便将实现自己所设想的超级大炮的希望寄托在了遥远的东方。那里不仅有一群克勤克俭的探索者,更有着一位与他的众多设想不谋而合的天才。在那些到处遭受冷嘲热讽的年代里,布尔博士则来到过国中。和所有当时的西方人一样,布尔博士对这个仍处在改⾰开放初期的家国充満了好奇。但就在向中军国工企业推销自己的155毫米45倍口径榴弹炮的同时,布尔博士却意外的发现国中
府政竟也曾同样秘密的研制过一种超级大炮。不过开展这个名为“先锋”的项目国中人的目的竟是为了防御。
面对这个意外的邂逅,布尔博士显得有些喜不自胜。但就在他苦于难觅知音,一诉衷肠之际。一位同样毕业自世界知名的国美⿇省理工学院、被国美海军次长丹尼尔。金波尔评价为“可以抵得上5个师”的“国中航天之⽗”却亲自前来造访。那无疑是一次思想巨人之间的碰撞。实际上早在60年代反弹道导弹系统、地面相控阵雷达、超级大炮等一些崭新的概念便已经由国中的这位思维超前“航天之⽗”提出了。但是基础科学领域的薄弱却束缚了中军国工科学的手脚。超前项目浪费颇大,无所建树之余甚至让正常项目也受到了拖延。为了解破这众多的困局。“国中航天之⽗”必须借助另一位天才的帮助。
毫无疑问布尔博士正是“航天之⽗”所寻找的人。虽然对于弹道导弹防御领域布尔博士谈不上专家,但是他却清晰的指出了中军国工在以“先锋”超级大炮项目上一个最重要的缺失—那就是“先锋”项目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在大气层之內的再⼊段进行拦截。一般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可以分为:助推段、自由段和再⼊段。
虽然世界各大军事強国都一致认为在大气层內进行拦截是最有效、最为经济的拦截手段。但是当目标弹群以每秒7千米的速度进⼊110千米到120千米的稠密大气层。其飞行时间将短到可怜,持续总长小于1分钟。而且随着目标弹群在大气层中的移动,大气层的密度在增加,空气动力学阻力逐渐产生。这个阶段也是攻击弹头施行种种突防手段的阶段。在大气层的作用下轻的假弹和重弹相继与目标弹群分离,轻的假弹和重的假弹也相继分离,加上种种末端机动的变轨。将是各种拦截手段都化作徒劳。
因此在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之后,各超级大国均不得不转移场战。国美人开始尝试在大气层外的自由飞行阶段拦截来袭的目标。那是导弹飞行的最长阶段,持续飞行时间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但是却也是最难拦截的阶段。因为飞行最⾼点可达1200千米。
为此国美在里
总统时开代始部署天基反导系统,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反弹道导弹多层综合防御系统,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星球大战”计划。虽然事后国美人宣传这一计划不过是里
总统拖跨苏联的骗局。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他未发一弹在冷战中赢得胜利”但事情真相却是,部署众多的天基反导系统所要耗费的资金远比五角大楼想象的要大的多。如果真的着手实施那么恐怕国美会苏联更早的破产。最终国美人不得不将助推段视为拦截的决定
阶段,但是即便是拥有世界上最強的海、空军力量。美军国队也不可能在每一次攻击发起之后的3~5分钟之內将导弹摧毁在飞行的助推段结束之前。
不过这一切的问题在布尔博士的设想中都被轻松的化解了。首先“星球大战”计划的出发点并没有错,唯一的问题在于演员出⾝的里
在很多问题上的设想太超前了。众多定向能武器的研制费用。加上在太空中部署和维护众多天基反导系统的成本,仅在初始阶段便令国美国防费用急骤增长,国美的财政⾚字和通货膨
达到了创纪录的⽔平,国美的家国负债是里
当总统前的3倍。但是这个复杂的计划却有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实现—那就是利用超级大炮。
当敌方向国中发
中程弹道导弹或洲际导弹的信息被确认之后,中军国方的导弹预警卫星将迅速跟踪目标,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內解算来袭导弹的飞行轨迹。同时部署在拦截基地的超级大炮群将昂首耸立,在一声声的怒吼之中将数十枚拦截弹头
向近地的轨道。这些拦截弹头与其说是炮弹不如说是简易的攻击卫星。它们将在进⼊轨道之后将在轨道之上等待那沿着固定轨道飞来的弹头。在这个阶段,这些“炮弹”与国美人研制的智能化、小型化的天基防御系统—“智能卵石”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布尔博士的这种方法更为简单,发
成本更低。
在那次历史
的会谈之后,中军国工的“先锋”项目悄悄的再度活跃起来。虽然在世界各国的眼中,这一计划已经被国中
府政永远的雪蔵了起来。但实际上秘密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却从未中止,而且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这一计划的进度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进⼊了冲刺阶段。布尔博士的设想正沿着一条快车道上进⼊实战部署的阶段。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秉承着这句古训,整个“先锋”项目无论是在中军国队內部还是府政⾼层均只要少数几个人知道。而第一“先锋”超级大炮的部署基地也是在野生科考的名义下在木孜塔格峰的确建立了起来。选择这个荒凉之地。由于这一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方圆数百公里的范围內
通又十分闭塞,所以人迹罕见。很难想象数以千计的华中英才正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驻就是十年。
“这就是我所守护的东西吗?”随着一声又一声响彻群山的咆哮,⾼斌埋首在雪中,莫名的震撼将所有的怨念化为感慨。“国中人竟拥有比我们更为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国美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同样被眼前的现实无情的摧垮了。两枚印度最后的希望—携带核弹头的“烈火3”型中程导弹在大气层外被国中人用“大炮”发
的拦截弹撞毁。他永远不会想到这其中竟还有他同胞的一份心力,但是他却知道这一疏忽将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场国美
报情部门的大地震。
“百
一疏啊!”在共和国的心脏京北,华中
民人联邦共和国总参谋长曹
上将有些黯然的注视着眼前的林太平。“不!⽗亲,我想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在对方的算计之中了。”虽然脸上仍挂着笑容,但是林太平一生之中却从未如此绝望过。“军队是什么?譬如养虎,当
其⾁,不
则将噬人?还是譬如养鹰,饥即为用,
则扬去?不!军队是民人的盾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的温
。而在夜幕下的南中海中另一个声音正发出振聋发聩的严词。
“我们和我们在印度东海岸的海豹失去了联系。”这注定是一个充満意外的一天,此刻在⽩宮一个来自五角大楼的电话再度让国美总统—迈克。李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归于紧张。
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
敬请期待下一章:席卷千军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