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1272章 难辨东南西北
 ***2010年12月26,一个很寻常的时间,北美的圣诞假期刚刚结束,洛杉矶的大街小巷又恢复了一片安宁,只是在诺基亚广场的一家IMAX影院前,无数人聚集在了这里,甚至从影院中排出的长长队伍,已经延伸到了广场上面。

 “该死!新年之前所有的票都卖光了!”诺基亚广场上,类似的抱怨声不断响起,已经连成了一整片。“为什么要以点映的方式开画?”“杜克在搞什么?完全想不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

 “据说是影片制作的比较赶,华纳兄弟的拷贝还没有准备齐全,只能先以点映的方式放映。”听着这些话,托尼·克洛斯不感慨,幸亏自己先知先觉,得知有《地心引力》电影票要开售。

 就在电脑前守了小半天,这才能从汹涌的购票热中抢到一张点映的门票,不过,他来得有些晚,只能在诺基亚广场上慢慢的排队。

 距离诺基亚广场不远的地方,另一场点映也在举行,与其他不同,这是华纳兄弟专门为学院的评委和媒体记者准备的场次,杜克虽然因为卢卡斯影业的问题飞到旧金山无法出席。

 但剧组其他主创人员基本到齐,而且华纳兄弟和帕尼·凯利斯也邀请到了学院中的多位重量级人物。比如弗兰科·皮尔森。

 尽管他已经从学院轮值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上卸任,却无人能忽视他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奖项上面。还有凯瑟琳·肯尼迪,作为制作人联盟里面的元老级人物。

 在很多方面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再就是媒体了,像《名利场》《好莱坞报道者》《娱乐周刊》等对业内很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来了不少的主编或者副主编。

 《洛杉矶时报》娱乐版的副主编莎拉也在其中,说实话,她非常期待这部影片,很期待杜克·罗森伯格为自己女友订制的冲奥影片或者角色是什么样。

 “在地球上方600公里的高空,温度在华氏+258度和-148度之间波动,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没有大气压力,没有氧气,生命无法在太空中存活。”

 电影开篇,没有任何华丽的字幕,只是伴随着配乐很简单的打出了黑底白字GRAVITY几个字母,没有任何特效,制作效果。

 但莎拉只有一种最简洁的才是最好的感觉。电影一开始的长镜头非常美丽,蔚蓝色的地球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太空里一片寂静,只有对讲机里传来的行动任务指令,以及航天员科沃斯基絮絮叨叨的聊天,斯通博士正在重启通信卡,夏利弗在换电池模块,一切都进展顺利,飞行器稳稳的漂浮在太空中,宇航员们可以看见身后广阔的宇宙和面前令人心安的地球家园,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见证这样的美景的。

 透过3D眼睛,托尼·克洛斯几乎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紧盯着前面的IMAX大银幕。

 “有一点你得承认,这景太美了,美极了。”不知道是谁,忽然重复了一遍乔治·克鲁尼的台词,简直形容的太准确了。

 可惜这种祥和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宇航员们不得不从哈望远镜上紧急撤离,被导弹击中的卫星碎片引起了连锁反应,正高速朝宇航员所在的方向飞去。

 并且碎片波及到大多数卫星,宇航员与地面的通话随时有可能中断,很快的,宇航员的眼就已经能看到卫星碎片了。

 此时,镜头快速切换,音乐也变得急促,观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这一刻,托尼·克洛斯感觉到3D效果竟然是如此的真实,真实的就像是那些碎片正在向他飞来,想要穿过他的身体,穿过他的脑袋,他的肾上腺素瞬间飙升,情不自的做出了躲闪的动作…好在他自控力比较强,立即恢复了正常。

 然后转眼看向四方,不哑然失笑。右边的年轻人兴奋的躲着面飞来的碎片,左边的女孩看着看着就被3D效果搞吐了,后面的女孩早已泪满面…“我坐在宽广而幽暗的影厅里,看着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如泡沫般击碎。

 而在太空中听不见任何声音,静默的音乐奏响,我相信、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是一曲人类瑰丽的太空颂歌,真实、悲怆、平静、炽热。”

 当托尼·克洛斯在太空的静默之声中回过神来,发现紧攥的手心握了一把汗。莎拉难得闭上了眼睛,3D效果实在是太突出了,自《阿凡达》之后还没有看过3D效果如此出色的影片,她之前就听说过电影开篇18分钟是前所未有的感觉。

 确实如此,太空绚丽的场景,以及漂亮的一塌糊涂的地球,她真的很佩服杜克·罗森伯格的特效技术,竟然可以把电影做的如此真实。

 如此的美轮美奂。两场太空碎片的爆炸让人极度入戏,看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不由自主的跟随孤独的女主角一起逃离这个黑暗无边的太空,为她的命运感到担心。

 不得不说,很少有灾难电影让莎拉感觉这么无助,不管是《侏罗纪公园》,《狂蟒之灾》或者是《大白鲨》,它们都是在地球上,尽管它们很可怕。

 但是知道脚踩着土地,背后必有一群并肩作战的人们,然而,在太空,一切都不同,没办法像在地球上一样扔掉一切负重狂奔,没办法离宇航服的保护,甚至没办法保证同伴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在地球上随时都可以营造出来一个狭小的空间来获得安全感。但是在太空里,不存在“狭小”

 这个词,它有的只是无限的广袤,无边的绝望,不分上下左右,难辨东南西北,四面八方都是无限延伸的虚空,只有那颗静静漂浮的星球能给与唯一的慰藉。

 电影几乎将这些展现的淋漓尽致!看到女主角挣扎求存,弗兰克·皮尔森微微眯起眼睛,他对3D技术什么之类的没有一点兴趣,关注的只是影片本身。影片要比绝大多数的惊悚恐怖片更加压抑,甚至用恐怖片都无法形容那种紧张而绝望的心情。

 杜克·罗森伯格真的做到了完全探秘人的猎奇心理,让其不得不彻底进入如此真实的太空体验,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无助。将整个看似平常的太空任务做到了近乎极限的真实还原。

 而正因真实到无以复加,才会产生让人体验到一种疯狂而震撼的观感,从而使人真正的融入到电影中,与演员一起分享与承受这种真实可怕的受过程。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所有人身临其境。

 在孤独浩瀚的太空中绝望的摇曳。与那些普通的书迷不同,弗兰克·皮尔森认为影片更多的不是强调传统观影中的听和看的元素,而是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去感同身受这个过程!

 而且开场17分钟的长镜头给整部影片的质感和风格奠定了基础,镜头在整个地球大背景、空间站、斯嘉丽·约翰逊、乔治·克鲁尼之间自由切换,这种镜头切换方式。

 在之前的杜克·罗森伯格的电影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反观这部影片,在每一个阶段都用一个个超难度的长镜头得以连接,几乎不给人任何歇息和息的契机。  M.LanM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