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古奇术 下章
第六章 绝世奇录
 只有朝歌自己心里知道,自己虽然体內术力深厚,但那都是机缘巧合成就的,对导引吐纳的实际了解少的可怜,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术力,是否就是族谱中所要求的內丹基础。

 当下也不回应众人的一片期盼目光,继续左右翻看族谱前后是否还有其他字迹。

 相处多⽇,众人都多少了解些朝歌的格,不肯定的事绝不轻易表态,但不表态却并不表示对众人期待的否决。

 说不定朝歌已经在考虑这长生丹的事了。

 所以大家不再追问,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塞満在纯金方函周围的那些无数丹料葯方来。

 有人提议不如按照功效特征,炼出像烟自清那样厉害的幻真丹来,一旦遭遇术人也好有个防⾝的。

 但找遍所有丹方才发现,这里所有一切几乎都是绕着长生丹来的,尽管用料千奇百怪,但其追求向往的最终功效,无不是长生二字。

 丹方不成,众人就去储蔵各种葯丸丹香的丹室。

 这回有了百宝灯的照明已经大有不同,柜子撬开,各种特制蜡封丹丸、丹香的旒金漆盒光鲜耀眼的展现出来,而且看的清清楚楚,每个漆盒上都刻有丹名。

 结果与丹方大同小异的是,丹室中所有封存的丹丸,也同样大多是各朝各代道家以及烟氏的长生丹半成品或辅助品,尽管有些丹名古怪奇特,如炼脏丹、飞升丹等,但都不知道具体功效,况且每颗丹说不定已经有了几百上千年的历史,究竟是否失效,谁又说的清?

 正在众人失望之时,朝歌已经开始探索长生丹。

 朝歌为求稳妥,还是依据族谱中的记载,先从內丹导引筑基。

 他先到封存诸多丹书丹经的书室內,翻开道蔵全书,首先⼊目的就是被奉为“万世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

 此书为东汉时期炼丹家魏伯所著,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以乾坤为鼎器,以为堤防,以⽔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被历代奉为“万世丹经王。”

 此经深涩难懂是出了名的,幸亏在经后附与各代名道对经文的解释,朝歌才得以逐渐明了。

 还有佛教的参禅止观法门。

 虽然有这么多的法门可借鉴,但炼烟祖师却不赞同全练,而是多采众家之长,专精其中一门。

 为了能完成长生丹的炼制,可见炼烟氏祖师用心之深。

 朝歌选了其中一套被称为登仙⼊门的初法,成不成仙的朝歌倒是不想,对他来说,这比缥缈不定的神易还更遥远。

 他只是想试试这被视为登仙至宝、密不外传的內丹导引之法,究竟会在体內产生怎样效果。

 让朝歌始料不及的是,道蔵正统丹法在体內造成严重紊,体內术力像发了狂的狮子一样不服调理,可一旦调顺时,朝歌就如同‮浴沐‬在清流之中,原先每运术力所产生的那种不安然无存。

 细细想来,朝歌略有所悟。

 很可能以前所习练的五行六甲大掌诀都是极偏的术类气功,大多与求长生类相反,其本质都是在通过巨耗命力以求达到术力顶峰;而內丹的正统导引却不同,讲究的是不贪不求顺应自然,最后与大道合一。

 朝歌隐隐的感觉到这才是正途。想到此心中一喜,说不定这內丹之法真有奇用。当下也就更专心的习练下去。

 地室中原本已经没了时间概念,朝歌一用心导气炼丹,对时间就更加没了感觉。

 梁库不时的像拎萝卜似的,拿千年宝参过来问朝歌饿不饿,要他如果饿了就嚼半人参。

 虽然这情景几乎要把古傲刺疯了,但却也知道现在大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朝歌⾝上,如果真能炼出长生丹来,损失这几千年老参还是值得的。

 众人也是这个想法,特意把书室腾出来给朝歌专用,生怕分了朝歌的心。

 而此刻朝歌在习练內丹气法不久后,已经自动进⼊到一种不饿不食的辟⾕状态,那人参自然也就不必⼊口。

 梁库却丝毫没有浪费,提起老参张嘴就是一口,把古傲心疼的快要疯了。

 好在一种可怕的现象阻止了梁库继续咬第二口。

 那千年老参是何等的大补圣物,不要说普通人咬上一口,恐怕只稍稍把须含在口中,那千年盛力已经把人催的气⾎翻涌了。

 梁库刚咬一口就立时觉得眼前金星冒,气⾎全⾝涌,面红耳⾚中两行鼻⾎噴而出。幸亏及时把口中老参吐了出来,否则还真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可怕后果。

 这一惊险就更加验证了诸多宝参的贵重处,众人不噤也好像吃了大补参一样,眼前金砖直涌,心中发财大梦。

 闲着无事中,每人擎着一盏百宝灯在地室中四处寻,期望能找到更多的宝蔵。

 朝歌则一直在书室中专心练功,中间累了小息时,便翻出族谱下那三本证录来看。

 证仙、证异、证葯三录中记载的大多是世间难见的奇录,少有的让朝歌趣心大盛完全投⼊。

 朝歌最先看的是《证仙录》,而名列仙录榜首的,就是相传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表现出炼烟氏对长生而非永生的偏重。

 彭祖姓篯名铿,是远古时代颛顼帝的玄孙,到殷代末年时,彭祖已经七百六十七岁了,但一点也不衰老。彭祖成仙后,人们把他的论述记录下来,就成为《彭祖经》。

 在众多的仙人记载中,朝歌有的略知一二,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其中只有一位是朝歌颇悉的,因其凭一本《葬经》而被术界人士普遍奉为风⽔堪舆祖师的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人,见识广,博学多闻,懂得超脫凡节的道学真谛。

 对于天文地理、大禹时神⻳背上六十五个字的“洛书”龙马从⻩河中负出的“河图”、占卜、星象、预言未来的《谶书》和《纬书》、以及给宅和宅看风⽔定位置,他没有不懂的。

 《证仙录》还考证许多世传明仙,如众所周知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司马承祯、张三丰等,各个详实无比,务求言之有物,物之有据,即便不敢确定的地方,也一定立在中肯角度加以评说。

 在众仙录后,记载一段与前面仙人颇不相同的另类仙人,引起了朝歌注意。

 《仙经》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后蜕,谓之尸解仙。”

 在炼烟氏的《证仙录》中,还对尸解仙进行颇仔细认真的考证。

 “尸解成仙”一说,最早还是因为许多丹士服食大量外丹死去后才出现的,许多信徒不能理解服石饵丹者的死亡与常人无异,而认为是“尸解”变成了仙人中的一种,这样不但不能接受前人中毒丧生的教训,反而更坚定了成仙的信念。

 为求实证,炼烟氏还曾对各代出名的尸解仙人物进行了考察。由于年代久远,传说中的诸多尸解仙例已无从查考,但在千寻万探中,终于找到一位虽没能列⼊明仙史册,但相传仙迹甚广的‮人唐‬柳随公的墓葬。

 当⼊墓撬棺后惊现,已经葬了几百年的主人竟然面目如生,关节转动自如。

 尽管炼烟氏的祖师们因为自小就用葯炼烟,早对各类丹葯的感知已经到了相当灵敏程度,可以完全体查出墓中如生古尸体內的铅、汞含量,超过正常人的数十倍至数百倍。

 保持尸⾝百年如生,很可能是此人生前大量口服仙丹之类的葯物导致,但在唐代服食仙丹葯物的人比比皆是,可在陆续发掘的唐墓中,为何像柳随公这样能保持完好如生的,却绝无仅有,这不得不让炼烟氏的祖师们认为尸解成仙一说有所道理。

 最后在《证仙录》的结语中,炼烟氏的祖师给了这样一个中肯务实的评论:“有关神仙一事⾼远神妙莫测,非常人所能及也。与其耗全族之力仍不能肯定成就一两后人,不如退而求其次,寻求如彭祖长生比较实际。”

 看完《证仙录》,朝歌思绪翻涌。

 这里所记所录,都是在他从小接触的教育知识中无法想像的,但从炼烟氏的如此务实,笔调中又越来越无法辟除仙人一说的‮实真‬

 再想想现在自己所习练的,正在起着微妙作用的登仙丹法,朝歌心中更加不知是何滋味。

 他努力间歇练功之余,又忍不住翻看了第二本的《证异录》。

 《证异录》主要是在正面无法完全证实仙人一说的‮实真‬后,想对仙人类似的各种神异传说及现象,进行详实的考证,希望通过这些来侧面证实炼丹成仙的可能

 录中记载了大量有关龙的传说和求证。

 据族谱记载,在炼烟氏的大族里,曾经为了求证龙的存在,专门有一支负责雨天观龙的支脉。

 这支脉几乎用了几代人的精力,最后竟然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寻龙族,搜集天下大量有关龙的线索,记录在《证异录》中。

 但遗憾的是,寻龙全族始终没一人亲眼看过真龙。直到有一⽇全族行到一山江边,忽然狂风骤起,据当地目击的山民说,在一阵百年罕见的雷电加后,天空忽然放晴,寻龙全族一百多人忽然全部失踪。

 曾有一个被同裹在雷电中的牛童幸存下来,却也精神失常了,嘴中只是不停的狂念:龙龙龙!

 于是,有人就传开寻龙族人世代与龙结缘,时运成,一时全部化龙飞升了。至今那个地方还叫化龙。

 至于小牛童究竟看到了什么,寻龙族是否真的全部化龙飞升,没人能证实,唯有寻龙族留下的洋洋洒洒万言龙文,静静的把曾经‮实真‬存在过的寻龙族,永远的留在族谱中。

 朝歌看到此处,忽然回想起在报纸杂志上曾看过,有关当代佛教大德与龙的传说故事,好像是一位叫宣化上人的大和尚。

 宣化上人是世界闻名的一代大德,先后成立佛教讲堂、金山禅寺、洛杉矶分会金轮寺,‮际国‬译经学院、万佛城、法界大学、达摩中心等庄严道场。

 宣化上人关于龙的开示:“龙”究竟是什么样子?一般人是不知道的,除非开五眼神通的人,才知道龙的真面目。

 不过,‮国中‬人所画的龙,头上有角,⾝上有鳞,眼睛突出,嘴巴很大,有胡须,有四⾜,⾝很长,尾很短。画龙的人,只画龙头不画龙尾,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有神秘之感。

 《证异录》的最后,炼烟祖师给了这样的结语:“诸多实证查考,龙之一说似乎较之金丹成仙更接近‮实真‬一步,可仍无法铁板定案。失望之余,也让炼烟族人更加专心丹葯弃永生而择长生一途。”

 从种种迹象看,建造地室和整理族谱的最后一代祖师,应该是距今四百多年的明朝人。作为那个时代、那个文化背景的古人,能说出以上如此中肯的话,实在难能可贵。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上从皇帝下到百姓,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龙”是真‮实真‬实存在的。

 不要说古人,看完《证异录》后,连思想原本反叛现代的朝歌,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神话的看法了。

 因为从当代公认大德⾼僧宣化上人的亲⾝证言看,他几乎没可能用自己的名誉来欺骗世人。

 况且从考古院研读考古资料中,朝歌也深深体会到古人做学问的态度,远比现代人认真严谨。

 虽说在很多地方给未知事物蒙上许多神话⾊彩,但绝非空⽳来风、捕风捉影,其背后一定是有现实依据的原形。

 那么,如果如此传奇神物般的龙是‮实真‬存在过的话,是否就可以侧面证明神仙的可能呢?

 朝歌一时心绪有点亢奋,又有点。静静调息一阵后,才拿起了最后一本奇闻《证葯录》。

 《证葯录》是对天下奇葯异草的记载考证,因为炼烟氏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是炼就长生丹,所以其中考证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参、何首乌、灵芝。

 论人参第一:山参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土质过于⼲燥不行,过于嘲不行,太晒到不行,不见光不行,大雨浇淋不行,度不够不行,必须是伐掉树木以后的腐殖土才最好。所以上品野山参只适合在长⽩山原始森林中生长。

 总而言之,能出上品老参的地方,一定也是上品风⽔宝地。而此风⽔宝地的⽳位、⽳形、土质、⽔品,又决定了人参的五行所属,只有详细摸清了人参的內在属,才能在炼葯时配伍得当,否则只能发挥人参功效的万分之一。

 世间常见富贵人家服食宝参不究属,实为暴殄天物,如同有人得了一万颗绝品珍珠,却随便买了一萝卜炖汤喝了。

 看到这里,朝歌总算明⽩,为什么每匣人参里面都在那张特制古宣纸上,详细记录了人参的各项指标,原来竟是方便后人详细辨清人参属,以便在炼制长生丹时让人参能发挥最大功效。

 小小的一棵人参,从发芽、成长、被发现乃至到挖掘,都充満了玄而又神的传奇,朝歌一时好奇,去葯室中打开了几匣人参,展开宣古纸,每张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尤为新奇。

 元代初期,有人竟在长⽩山森林中的大树上,发现了一棵茁壮生长的野山参,使采参人感到万分惊奇。

 因为从以往上千年的记录中,还从没有过树上长人参的记录,因为人参对土质的要求太苛刻了。

 采参人就爬上大树,仔细观察,只见人参长在树⼲与树枝相的小洞里,洞內有树叶腐烂而成的腐殖土。

 随之一个疑问困惑住了采参人:是谁将山参种子种到这小树洞里的呢?

 后来经过仔细勘察,在这棵大树的土里竟然挖出许多人骨来。

 从山民那里多方探听后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传说,就在这附近曾经居住过从远地迁居来的一户采参人,据说采参的本事是祖传的非同一般。

 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迁居此地后,这户祖传采参人家竟然终其三代人也没挖出一棵⼊品的老参。

 也许是无颜再回故乡,也许是心有不甘,这户人家三代人都葬在了此地,没准,这棵长了奇参的树下骸骨就是这户人家的。

 由此便产生了另一个盛传之说:这棵老树奇参,是采参人三代不甘失败的魂灵守护而成,夺天地造化,昅⽇月精华,参成之⽇,既是三代人升天之时。

 由此,这棵老树奇参便成了神物。

 后来此参辗转被炼烟氏得到,为求究竟,炼烟氏还曾对这棵奇参做了认‮实真‬地考证,却得到另外一个可能的猜测。

 据考证分析,把种子种到树洞里的种参者,很有可能是人参鸟,人参鸟爱吃人参果,吃后将参籽拉出来恰巧便到树洞里。洞內有树叶、杂草烂成的土,加上适量的雨⽔和树浆,则长出人参来。

 也有可能是松鼠、花栗鼠所为。

 花栗鼠也特别愿意吃人参果,它们只能消化人参果的外⽪果⾁,而果⾁里面的人参籽则被排出体外。

 花栗鼠常在树上生活,将人参籽碰巧拉到树洞里也是可能的。

 人参籽特别怪,只有经过鸟、鼠的腹中走一次进行“发酵”才能出苗生长,否则还不出芽。

 那么,小树洞里烂成土的草和树叶是哪里来的呢?这个就不难推断了,是鸟类或松鼠弄来的,用以建窝。

 但就哪种猜测更为准确不得而知,也许这棵老树奇参既是自然循环造化,又借了三代人的愿望之力。

 不过有一样却是肯定的,此人参由于生长环境独特,不但具备了千年老参的大补元力,同时又蕴含了千年树气,木行极旺,为人参中绝无仅有的奇品。

 看得奇趣盎然,朝歌轻轻拿起匣中那棵传奇无比的老树奇参,参体肥硕壮实,须盘结有力如基,不噤让人联想起那孜孜以求、不屈不挠的三代采参人。

 论何首乌第二: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本出顺州今晋兴县,江南渚道皆有。

 苗如木槁,叶有光泽,形如桃柳,有雌雄:雄者苗⾊⻩,雌者苗⻩⾚,远不过三尺,夜则苗蔓相

 其味甘温无毒,茯苓为使治五痔膝之病,冷气心痛,积年劳瘦痰癖,长筋力,益精髓,壮气驻颜,黑发延年。

 何首乌多分布在低热带,其功效神奇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八仙的张果老误食飞升的传说。

 论灵芝第三:两千年前,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将灵芝列为上品,认为“久食,轻⾝不老,延年神仙。”

 道家探求长生不老之秘,历来道家多长寿,服用灵芝长寿有史可查的道家,如东晋的葛洪,北魏的冠谦之,南朝的陶弘景等等,正寿约八十岁以上,更甚者达一百多岁。

 继人参、何首乌、灵芝三论之后,炼烟氏祖师给了这样绝无仅有的考证结语:人参多生长在⾼寒之地,浸润⽇月精华,集千百年修得人形,须飘然如飞升之势,三者中最近天碧,故称“天华。”

 何首乌多生长南方低之地,久昅地气,形多凝重。一旦有千年人形何首乌出世,相对人间必有一奇士出生,因为一旦离土即宣告生命缘法的结束。三者中因其最近地土,故称“地精。”

 灵芝颇为独特,似由活物菌类所成,遍产天下,其近人,故称“人宝。”与人参、何首乌恰成天地人三才之局。

 极尽物华天宝绝非巧合,炼烟氏族历代广搜奇宝于此,期待后辈子孙莫要辜负祖训,终有一⽇炼就长生圣丹。

 当看到论人参之后又有论何首乌、灵芝的时候,朝歌隐隐猜想,这石柜中似乎还封蔵着其他灵物宝葯,等看到最后结语终于可以肯定了。

 他把石柜中上面一层参匣拨开,下面果真露出了一层写着“灵芝”的紫檀匣,再下面就是何首乌了。

 天华人参在上一层,地精何首乌在下,人宝灵芝夹在其中,封存次序也正合“天地人”三才之局。  m.lANmXs.Com
上章 传古奇术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