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桓侯再生 下章
第一三八章
  
 “别有深意!“诸葛亮淡然说道。

 “哦~~?”徐庶饶有兴致地问道“说来听听,看你我所思是否相同?”

 “看来,张将军是对张仲司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嗯…”徐庶点点头说道“而且这怀疑恐怕还有些根据。张仲司平素一惯冷静而行事沉稳,但今被张将军问了那几个问题后,举止便显得有些失常…”

 “不错!”诸葛亮微微颔首“‘仲司’之字恐怕也未必是真…”

 “嗯…张仲司才干不在你我之下,只是不知为何要这般易名相投?”最关键的问题,徐庶却有些想不通。

 “或许有什么难言直隐…”诸葛亮笑笑说道…

 议曹从事府

 张懿在府内书房中来回走动,面色极为翳,眉头紧锁,似在思索着什么。

 再一次走到房内的火盆之旁时,张懿突然停下步子,脸上晴之不住转换,小半晌后,终长叹一声,从自己绵袍的夹层中取出几张绢书,丢到了火盆中。易燃的薄绢立时烧着,片刻后化为灰烬。望着红彤彤的炭火,张懿一阵出神…

 是夜,大哥在府中举行了盛大的酒宴,为两个孩子“庆生”除却值夜将校外,城中大小将、官尽在宴请范围之内,郡守府议事、会客两厅酒案摆满。为人父的我,自然是被劝酒的主要对象。饶是我海量惊人,最后也难逃一醉。

 第二,郡吏按照大哥指示在全城张灯结彩,以示与民同庆之意。大哥还命人城中设联席百余桌,宴请城里60岁以上的老者;又准备大量糕点、果品,分发城中年10岁以下孩童。

 不到半之工,我喜得麟儿之事即已传遍全城。这时恰逢新年初过。百姓便将此事与新年连同起来庆祝,城里更是热闹非凡,喜气十足。

 雍、司州大战之后,曹是虽胜尤伤,目前处于拭伤口、恢复元气的阶段,暂时也无力再南进北犯。而孙权方,则是先兵败丹、庐江,其后又生内。自顾尚且不暇,更休说再度出击了。

 在这样的大势之下,我方也算得到了难得休养之机。虽说“偷得浮生半闲”但大哥这一连几却都忙碌非常,一者为二哥的婚事奔忙,二者为我一对儿女的取名之事大费周章。

 二哥的婚事原本在去年七、八月份就该办了,但因为我发动了对丹、吴郡地攻略,不得不推延了下来。其实,婚事的许多筹备事宜早就已安排妥当,此时真正需要做的事并不甚多。

 比之二哥的婚事。大哥对两个孩子的取名显得更为热衷。我这个“不太称职”的父亲早已将这件事拜托给了大哥。查阅了许多典籍。又向徐庶、孙乾等人请教了良久后,大哥决定为带把的小子取名为“苞”意为茂盛、兴盛。大哥的意图很清楚——我们兄弟三人目下仍是延嗣不旺。大哥希望能够有个好意头。

 听了大哥取的名后,我不微微一楞。今时虽与原先的历史轨迹不同了,但我家大小子的名字却是一点没变——张苞。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逆转的。这样看来,我家闺女恐怕也逃不过糜大嫂腹中那小子的“魔爪”大哥先前已对我说了,糜大嫂某夜梦见北斗入腹,没多久就感觉有了身孕。

 我为十多年后的事情烦心时,大哥却以为我不甚满意他所取的名字,便再换个其他名字。回过神来后,我笑着劝阻了大哥,决定就以“苞”为名。但闺女的命名权。我却留给了蓉儿留了下来——辛苦怀胎9月,险死还生地诞下一双儿女,我感觉亏欠蓉儿的实在太多。闺女的名字也该留给蓉儿决定…

 听得我居然让她为女儿取名,蓉儿不惊喜加(古代极少有母亲为儿女取名的)。仔细考虑了一天后,蓉儿道她最喜看花五彩绚烂、夏夜星辰璀璨,所以闺女地名字就叫“星彩”(注:其实三国时期还没有“彩”这个字,但不少朋友都提议闺女叫“张星彩”就照大家意思来了)。

 二哥成亲前一天的晚上,我拜访了徐庶的府邸。徐庶似乎对我的到来并不感到惊讶。便将我到会客厅,但被我所拒。我要与徐庶商谈之事颇为重要,务必机密。在我的要求下,徐庶将我引至书房之中。

 “…元直,深夜造访,多有打搅了!”在火炉旁坐定后,我笑着对徐庶说道。

 “将军哪里话来…”徐庶摆摆手,微笑说道。当初徐庶正是由我招揽,随后我二人又在寿合作颇久,彼此间早已引为知己。

 “元直可知我此来的目的?”我也不打算绕圈子,直接切入正题。

 “…”徐庶略一犹豫,还是回答道“将军…可是为张仲司之事而来?”

 “元直果然看出我那的问话的用意…”我点点头,沉声说道“这位张先生的来历,我大哥可曾让元直查过?”那我突然问的几个问题,那张懿的回答滴水不漏,表现也非常正常,但我的疑虑却并未消除。毕竟,听到我以“仲达”相唤时,张懿的第一反应还是让我颇为生疑。不将此事彻查清楚,我即便回到丹也无法放心。但此事却不宜直接对大哥、二哥道明——我与大哥虽为兄弟,但亦是臣属,胡乱构陷同僚,非是为下之道。二哥的性格太直,若将此事对他道出,恐怕难免会出行迹。相比较而言,徐庶反而是一个可以倾说的对象。徐庶对大哥忠诚可靠,与我关系极佳,而且智谋深远,又掌情报搜索、分析之事…

 “主公并未安排,但庶曾自行命细作前往东平寿张探问过…”

 “结果如何?”我急声问道。徐庶做事的确非常细心!

 “当地人道,的确有张懿此人。他也确是张邈族侄,后因战其举家搬迁,便不知所踪了…”徐庶和声说道“细作所探情形,与张仲司所言大致相同!”

 “哦~~?”听罢此言,我不面现异色——难道我所料有差?

 “将军,为何您初见之下,便对张仲司生疑?”徐庶有些好奇地问道。

 “元直。你可注意到张仲司的眼眸之相?”

 “嗯…”徐庶点头说道“似有些‘鹰视狼顾’之相…但是将军,相貌未必便与人之品相通。世上亦有面恶而心善者,面善而心恶者…”

 “呵呵…”我笑着摇头说道“我岂是以貌取人之人…”

 顿了顿,我继续说道:“我所虑者并非张懿之面相…元直以为此等‘鹰视狼顾’之相世间是否常见?”

 “非常罕有…”徐庶似有些明了我话中的意思了。

 “当世之内,我只听闻一人有此相貌…”我点点头,沉声说道。

 “何人?”徐庶也不来了兴趣,追问道。

 “河内司马族中有一人,名司马懿,字仲达,便生就此相…”

 “前京兆尹司马防次子?”徐庶面现异色,接口说道。徐庶出仕前曾四处游历,所知各方见闻颇多。

 “嗯!”我微微点头。其实我并不知晓司马懿父亲之名。但却知道司马懿是家中次子。司马懿共有七位兄弟,字号中都有一个“达”字,世人称为“司马八达”

 “庶听闻司马防共有八子,懿居其二…”徐庶突然间想通了什么“难怪将军会问张仲司家中兄弟几人,还特别提到有与其相似之人在家中排行第八…”

 “元直可曾留意到那张懿的反应?”以徐庶的智慧,果然是一点就通。

 “在议事厅中倒是未见异常,但出府之时,张仲司似有些神魂不定,竟险些跌倒…”徐庶沉着说道。“若张仲司果然就是那司马懿,此事就非比寻常了…据庶所知,司马氏乃是河内名门,世代官宦。且目下司马防之长子司马朗正于曹麾下任丞相府主簿之职…”

 “若其果为司马氏之人,元直以为他是否弃曹不投、反转投我家兄长…”我出声问道。

 “…”徐庶面色一凛,沉默不语起来。

 “内间可是孔明先生?”我突然转头,笑着询问道。徐庶的书房分里外两间,我与徐庶便是在外间叙话。初进书房时,其实我尚未察觉有他人在。但随着问题的深入,房内之人的呼吸变得稍有些急促。以我的身手,自然可以感应得出来。

 “…”徐庶大感愕然地看向我,随即也笑了起来“孔明,不必隐藏了,出来吧!”

 诸葛亮施施然从内间走出,面带歉然地说道“张将军与元直师兄密议,亮实不该在内偷听,还请张将军治罪!”

 “不妨…”我笑着说道“元直常对我言及孔明先生之才德,我引孔明为知己久矣…先生若不嫌弃,可共议此事…”

 诸葛亮也没有料到我对他竟如此信任,微楞片刻后,笑着点头说道:“将军相邀,敢不从命!”

 待诸葛亮坐定后,我出声问道:“孔明先生,飞适才之问,你有何高见?”

 “若张仲司果真为那司马懿,亮以为有两种可能…”诸葛亮略一思索说道“其一,司马氏见天下大势不明,曹孟德与主公皆有成大业之可能,惟恐投错方向而殃及宗族,索既投曹、亦投主公,后无论怎样,皆可保宗族不衰!但司马氏之根基尚在曹治内,若明里相投,必受其祸,故而更姓易字。以司马氏之力,伪造身份自不成问题…”

 “嗯…”我迅速点头,不微微慑服于诸葛亮思考问题的细致深远:他的分析的确很有可能。简而言之,便是所谓的“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系数。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上,诸葛氏便是这样做的——后人称诸葛氏有一龙一虎一狗,分投魏蜀吴三国。蜀得其龙(诸葛亮),吴得其虎(诸葛谨),魏得其狗(诸葛诞)。

 “第二种可能,便是…暗间!”诸葛亮略一犹豫,但还是说了出来“此人受曹之意,利用主公求贤若渴之心,明里相投,暗里为间…”

 无间?我不由得暗中苦笑起来——若果真如此,那曹麾下那帮智囊也太过厉害了。试想,若非我知晓后世之事,知道司马懿那闻名后世的奇特长相,谁人能够看出破绽来。

 “如此说来,前番张懿那‘试举法’代‘辟举法’而行取仕的提议,倒是颇有些可疑了…”徐庶突然接口说道。

 “什么‘试举’‘辟举’?”我莫名地问道。

 “将军,是这样的…”徐庶和声为我解释、分析了起来。

 “…”听完徐庶的分析,我也不楞神——所谓试举,其实就是自隋唐起开始施行的“科举制度”仅以选拔人才来看,科举制度肯定要优于现在所施行的“征辟”、“察举”之法。如果不是徐庶分析了利害得失,我肯定也看不出张懿这一提议有什么不妥,反而会大力支持。

 “…嗬!”我叹了口气说道“但目下这些仅只是怀疑,并无确凿证据。究竟张懿是否便是司马懿?即便果真是,他相投的目的何在?皆有待确认!”

 “确实如此…”徐庶点头说道“轻下判断,草率行事,恐于主公名望不利。若事有冤屈,主公后恐难再得杰士相助!”

 “我不久便要返回江东…”我看向徐庶、诸葛亮二人,恳切地说道“此事只能拜托元直和孔明先生留意了。元直可一面密遣细作前往河内打探,另一面秘密留意张懿言行举动。若其有异动,可人账并获,再禀于我兄长!”

 “将军放心!”徐庶、诸葛亮一齐点头说道。

 “嗯…”即便真是司马懿,有徐庶、诸葛亮二人,相信也克制得住他了。

 翌,在洋洋喜气之中,二哥娶了寿望族胡氏之女,也成了有家室之人。

 晚间喜宴的氛围与八个月前我成亲之时略有不同——我情豪开朗,不拘小节,属下将官对我是敬大于畏,婚宴时更是没大没小,尤以魏延那小子为最。二哥沉稳威严,属下将官虽敬更畏,婚宴时个个举止有礼,不敢逾越。而且魏延那小子又不在寿,就更闹不起来了。

 怡儿弄女,娇相伴,如此日子赛过神仙。眨眼间,我已在寿呆了十有余,甚至有些不想返回丹

 温柔乡是英雄冢,古之言诚不虚也!

 但就在我返回寿的第十三,丹突有600里加急快报传来!  M.laNmxS.com
上章 桓侯再生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