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原始社会
谈仁皓当天就去帮廖汉翔找到了一处办公的地点,第二天,廖汉翔去找来的参谋人员就到了海军司令部,开始展开工作了。谈仁皓也加入了这个特殊的团队,很快他就发现,这些参谋要么是日本通,要么就是做情报工作的,反正都与对
作战有关,其中不少人挂的是战略打击司令部的头衔。很快,谈仁皓也从这些参谋军官那里对日本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对
作战一共分成了五个阶段,在谈仁皓离开战略打击部队,返回海军司令部之前,还处于第三阶段,即战略大轰炸阶段。在此之前则是战略僵持与战略反击阶段。战略大轰炸是整个对
作战的关键,也是能否迫使日本投降的决定
阶段。
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通过战略轰炸来摧毁敌人,迫使敌人投降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对战略轰炸的成效有把握,可从战略大轰炸开始之后,这个怀疑就越来越小了。在谈仁皓离开了硫黄岛,返回海军司令部之后,战略轰炸的规模与范围一直在不断的扩大,到23年底,整个日本几乎都被炸成了废墟。
轰炸最初针对的主要是日本的军事工业与重工业目标,比如飞机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船厂,钢铁厂,石油
炼厂,橡胶加工工厂,电厂等。这是日本军队,乃至日本这个国家的基础,没有这些工厂的支持,日本军队就没有武器弹葯作战,日本人就无法武装起来,日本也就将被解除武装。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轰炸目标,是整个战略轰炸的重中之重,可以说,针对这些目标的轰炸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最初的时候,日本的重工业还是比较集中的。可随着唐帝国的战略轰炸规模地扩大,日本的大部分军事工业开始疏散。最初主要是疏散到民间,利用手工作坊来继续生产武器装备。比如,日本的大部分发动机(主要是航空发动机)的零件都是在手工作坊生产的,然后再送到发动机工厂进行组装。如果仅仅只轰炸发动机工厂,就无法瘫痪日本的发动机产业,组装工厂可以在很多地方开设,还能迅速转移。那么,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要扩大轰炸范围,将那些设在居民区的手工作坊设为轰炸目标,也就是说,将居民区设为轰炸目标。同样地情况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结果,在几乎摧毁了日本的所有重工业工厂之后,轰炸范围扩大到了居民区,也就是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轰炸规模继续扩大。可日本方面很快就向小城市疏散人口。工业也开始向小城市与乡村疏散。为了达到摧毁日本工业的目的,轰炸必须得扩大。到后来,甚至连所有的人造建筑物都在轰炸清单之中。按照唐帝国制订的。宁可误炸,也不可放过的原则,在战略打击部队有足够弹葯的情况下,扩大轰炸规模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到23年底,两个战略打击军地数千架轰炸机在日本本土上空执行了50余万架次地轰炸飞行任务,投掷的炸弹与燃烧弹超过了250万吨,其中燃烧弹占了七成以上。另外,还有上千架战斗机在日本本土上空执行了30余万架次的战斗巡逻任务,投掷弹葯数万吨。也就是说,从年初战略轰炸开始。到年底,唐帝国战机在日本本土上空投掷了数百完吨地弹葯。当时,日本一共有人口8200余万,按照这个比例分配,平均每个日本人分到了30公斤的炸弹或者燃烧弹!
到24年初,战略轰炸的规模已经缩小了很多,主要原因不是没有弹葯了,而是没有轰炸目标了。很多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甚至在用昂贵的火箭弹打击农田里的耕牛,轰炸隐蔽在森林里面的帐篷。反正。只要能看到的建筑物,活动的物体都在轰炸的清单之中,可实际上,日本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值得投下炸弹与燃烧弹了。
在持续了近一年地轰炸中,日本五十三座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都已经被炸成了废墟,东京挨了八次轰炸,总计投弹量达到了15000余吨,结果那些甄别人员怎么也找不出一块地方可以让轰炸机再次出动,去投上几千吨燃烧弹了。在这八次大规模轰炸中,一共有120万东京市民被炸死,或者是烧死(有些人是被严重烧伤,数天,乃至数个月之后才死亡)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市区全部被摧毁,数百万东京市民被迫疏散到了周围的乡村与山林,连日本政府也转移到了北面的宇都宫。
大阪挨六次轰炸,14000余吨燃烧弹投在了这座城市,数十万市民被炸死或者烧死,两百多万市民被迫疏散,数十平方公里的城区被烧成了废墟。奈良挨了四次轰炸,二十多万人被炸死或者烧死。名古屋挨了四次轰炸,二十多万居民死亡。神户挨了五次轰炸,三十多万居民死亡。广岛挨了三次轰炸,二十多万人死亡。另外,长崎,富冈,马关,横滨等等城市都遭到了毁灭
的轰炸。
当谈仁皓看到这一系列的清单时,他一方面惊叹战略轰炸带来的巨大破坏,另外一方面也在感叹,帝国的情报部门怎么在收集这些情报时就那么厉害呢?连有多少日本人被炸死都精确到了个位,也许,这些数据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可靠
吧。不可否认的是,轰炸的效果已经出来了,除了五十多座大城市之外,上百座中小城市也都被摧毁,八成以上的日本人被疏散到了乡村,至少有五千万日本人躲进了山林里面。
数个月持续不断的轰炸下来,不仅仅是日本的工业被摧毁了,连农业生产也被摧毁了。那些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日本上空,而且在秋收之前,战略打击部队还进行了几次集中轰炸,主要就是用燃烧弹去摧毁日本的农田(如果从经济上讲的话,这太不划算了)烧光日本人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
战争打到这一步,日本其实已经完蛋了。当谈仁皓看到后面几份报告的时候才意识到。日本已经被炸回了原始社会。
在23年的冬天,至少有五百多万日本人被饿死,或者是被冻死。而在
耕的时候,因为轰炸仍然没有停止,结果超过一半地农田无法播种。到四月份的时候,日本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时,帝国的情报部门还没有搞到确切的数据,但根据去年冬天的情况估计。在24年4月份之前,至少有一千五百万日本人死于饥饿或者是严寒。这还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因为根据战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粮食储备是不可能支持到24年秋天的。
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一直在扩大粮食储备。因为日本一直是粮食进口国,本国所生产的粮食不足以养活所有国民,因此,战前的粮食储备对日本来说极为重要。战前,日本的粮食进口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二是唐帝国。从20年开始。唐帝国就减少了输往日本的粮食(唐帝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日本开始从美国等地获得更多的粮食。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战略储备粮大概有一年左右。另外。在战争的头两年,日本还向美国进口了粮食。因此,到23年战略轰炸开始的时候,帝国情报部门估计,日本的战略粮食储备大概能够坚持到24年
。
粮食不是工业产品,但绝对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军队没有武器弹葯无法打仗,如果没了粮食,那连生存都很困难。对唐帝国,美国这类粮食出口大国来说,也许这并不是个问题。上次大战之后。唐帝国就加强了战略储备粮的体制,将战略储备从一年提高到了两年,后来又提高到了三年。也就是说,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唐帝国储备在战略粮仓里面的粮食足够支持帝国所有臣民三年的生活需求(按照战时配给制度分配)因此,唐帝国本身并不存在缺粮的问题,而且还一直在向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输出粮食(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和平时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可在战时条件下。就必须要依靠粮食进口了)可对日本这样的粮食进口国来说,没有粮食,那就意味着死亡。
真正摧毁日本的也许不是那些燃烧弹,也不是毁掉的工厂,而是粮食。在整个战略轰炸中,摧毁日本的战略粮仓一直是轰炸的重点。到23年底的时候,日本本土剩下地粮食实际上仅够日本人坚持到24年1月份。也就是说,日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持到美国获得反击的胜利,打通与日本本土的海上通道的那一刻了。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日本人靠的也就仅仅只是那么一点希望。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结果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摧毁了日本人最后的一点希望。帝国大军正在扫
群岛,关岛上地美军也只剩下
气的机会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结果对日本来说是灾难
的。如果美军能够在24年中期发动反击,扫
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的话,那么日本就还有希望,可现在,美国能否在25年组织起反击都是个问题呢。
实际上,日本的希望已经破灭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日本不可能坚持到24年底,更不可能坚持到25年。投降是日本唯一的选择,可现在的问题是,就算日本想投降,唐帝国也不见得会接受日本投降的请求。
“《德黑兰宣言》对我们来说是柄双刃剑”
廖汉翔这几天一直在看这方面的文件。“如果是在20年前,我们就已经接受日本投降了,当然,为了减少帝国的压力,甚至可以接受日本开出的一些条件,这总要比多一个对手好吧。可现在,我们根本就不能单方面接受日本投降,必须要整个同盟国集团内部都同意之后,才能接受,显然,德国,波斯都不大可能会同意日本在开出条件后投降的。麻烦啊!”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现在帝国用于对
作战的部队虽然已经少了很多,但仍然有数十万军人,特别是大部分的战略打击部队都集中在了对
战场上。随着帝国与美国之间战争规模的扩大,这数十万大军的用处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将这些军队抽调出来,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去的话,那肯定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不过,日本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廖汉翔
出了香烟“我考虑了几种办法,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说白了,结局只有两种,一是日本现在就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样我们会得到其他盟国的支持,日本也就退出战争了,然后我们会派遣占领军去占领日本本土,其他的国家也会象征
的派遣占领军过去。二是日本继续抵抗,我们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然后策划日本内部的反政府派别起义,成立一个伪政府。当然,战争还会持续下去,但今后可以用日本人打日本人,而我们投入的部队就可以抽调出来,用到其他的战场上去了。”
“也许第二种办法的可行
更大一些。”
谈仁皓迅速的思考了一遍,他没有去拿烟“东条那个老顽固如果要投降的话,那他就会在四个月之前投降了,而不是拖到现在。另外,投降对他来说就意味着灭亡,我们可以放过日本平民,可对于战犯的态度是很严厉的,他们就算为了自己考虑,也不会轻易决定无条件投降的,反正现在天皇已经死了,他又不需要向谁效忠。”
两人都冷笑了起来,日本天皇完蛋之后,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显然这已经超过了他们这些军人可以解决的范围。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