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ldwin文集 下章
我的影子是条鱼
 四下张望的我们有时会在生活里看见自己的影子——一条悠然自得、摇头摆尾的鱼。但这样的张望总是在刚开始时就嘎然而止,那种鱼的忧伤和自在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而我们的生活已经容不下这样的意象。

 在许多戏剧的舞台上,我们一次次邂逅这样的意象,戏剧用它或点缀或铺垫,那么它到底代表什么?戏剧要用它预示什么?

 这样的好奇其实是对我们自己的追问。

 寂寞孤独的鱼

 很久前,一个寂寞的夜晚,独自到剧院看了一场并不另类、然而有些忧伤的情感话剧:《这个冬天不太冷》,剧中尤为明显的就是一只透明的鱼缸和一条独来独往的红色金鱼。

 这条鱼美丽,悠闲。它好似可以悉一切,也好象可以对什么都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透过透明鱼缸向外张望或者木然地踌躇独行。可它永远只能囚在鱼缸内,它可以安然自得,却永不知海洋的广阔,它的灵魂被囚,它的肢体已麻木,这一切正预示了剧中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

 故事是简洁明了的,美丽的女人等待一生就是为了她向往的自由、浪漫的爱情。然而,她却不知自己就像剧中那条凄美的鱼,只是空有其表,当鱼缸打碎的那一刹那,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视那条鱼,它努力挣扎,可依旧逃脱不了现实的命运。

 还好,在故事的结尾处给人很大的预示,春天还会来,那么万物也依然还在,只是沉浸在悠扬、浪漫的《十二月》钢琴曲中,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反思,生活不该寂寞孤独。

 这个剧的原创班底是一群年轻人,我奇怪他们还那么年轻为什么会有如此之沉重感。与他们接触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们只想告诉别人也想告诉自己,在生活这条追逐的道路上,寂寞孤独是难免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希望,不是每个冬天都凄冷。

 情涌动的鱼

 “我爱光

 我爱于是便有了光

 我爱你

 我爱于是便有了你

 我爱我自己

 我爱于是便有了我自己…”

 这是《我爱***》里的一段台词,也是年轻戏剧工作者的一种向往。我猜看戏剧时人们多半记住的不是那鱼缸里的鱼,更多的是演员尽情的发挥,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涌动。

 全戏是否与鱼有关并不重要,以我看来鱼也许只是衬托,也许只是一种想法,也许根本没用,也许我冲动了,惑了,根本什么也看不出来。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自己涌动情的时候又在让每个观众情涌动。他们从“不又分说”的各种“我爱”一直达到“说到做到”

 他们是否说到做到了?我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得承认这一点,在戏剧****中,鱼缸被演员急剧摇晃,那时的鱼也许自身也在拼命摇晃,管不了许多,我们需要说,我们需要唱,我们需要“说的比唱的好听”

 “我爱此时此刻的今天晚上

 我爱今天晚上的你们

 我爱今天晚上坐在剧场里面的你们…”

 我想这些才是戏剧人真正想说的,是的,他们爱每个晚上,他们爱每个晚上关注他们的人,他们爱每个晚上坐在剧场里和他们一起情澎湃的人。

 戏剧就是这样,有时它给予人的情无法自控,或者它可以把人震翻、轰晕,可我们一旦爱上它,它就难以自控。

 “我愿沉浸其中

 我愿全身是汗沉浸其中

 我愿昏天黑地沉浸其中…”

 这也许应了戏剧人的开场白:我爱话剧,我爱话剧《我爱***》;我爱你们,我爱你们看话剧。

 闲情逸致的鱼

 看《风月无边》时,在话剧舞台上特有的距离空间和异样的情感交流中,很多人都会被舞台上那个伟岸而又卑屈、多情而又放逸的李渔所深深吸引。

 这并不是一个巧合,此剧中硕大的鱼缸中每一条鱼都在预示李渔的生活。

 那是个既美又雅的戏剧,若干年你或许忙于烦的工作,或许沉在情感线中,可你看到这出戏,你就会像条鱼潜在深海,沉入其底,陷入其中。

 锦云笔下的李渔决不等同于往昔人们写的李渔的“浅薄寡味”他写出了一个睥睨鄙俗气又带着鄙俗气的天才戏剧家。那是一个有才与戏结缘、有戏牵人歌哭、心掉在戏里、情醉在戏里的沉酣的艺术家。

 李渔就是一条向往闲情逸致的鱼,他追求向往的可能已不被人所接受,可又有谁敢说自己不向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呢?

 回想起每个片刻,我就觉得难得如此之悠闲。现实生活的节奏每一分每一秒都像鞭子直直地在身上,那种火般的生辣滋味使全身都在冒烟。可一入到李渔的世界,顿时就觉得周身一片清,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了。  M.LanMxS.cOM
上章 aldwin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