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下章
第975章 诸葛密谋荆州
 第975章 诸葛密谋荆州

 诸葛亮端起放在案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热茶,缓缓说道:“当今之世,战纷纷,诸侯四起,是典型的大争之世。但王灿据益州已成气候,不可力敌。天下各大诸侯,几乎难有单独和王灿抗衡的,唯有邀约众诸侯,行合纵之谋,力敌王灿,方有一线生机。”

 刘备当即问道:“先生,大势如此,备该怎么做呢?”

 诸葛亮刚才的话是很宽泛,只是大的方向,但具体到刘备自己却没有任何用处。

 唯有自身的发展,才是刘备最关心的。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说道:“汉王治理豫州、扬州,仁德为民,广布仁义于两州百姓,民心归附。即使曹发兵占据了豫州和扬州,但是曹不得民心,都盼着您杀回去。只要汉王振臂一挥,率兵杀回去,必定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刘备听了后,眉头微微蹙起。

 他虽然出身贫寒,却也拜卢植为师,学了很多东西。他不是不懂军事,相反非常的精通军事,懂得行军布阵之法。

 但是,诸葛亮说的话却有些不现实。

 他治理扬州和豫州,的确民心归附,但是能杀回去么?显然不可能。曹击败了袁绍,将兵十数万,实力雄厚,而且曹麾下文臣武将也非常厉害。

 刘备相比于曹,差得远了。

 就目前而言,刘备只有孙乾和简雍以及张飞,其余人根本不成事。

 至于陈宫,跟随他没多久就被王灿抓了。

 反观曹的情况,麾下有李典、于、张颌、高览、乐进、夏侯惇、夏侯渊等猛将,又有荀彧、刘晔、陈群、满宠、玠等才智高绝之士。曹的实力如此强悍,刘备根本没有杀回去的资本,说杀回去简直是笑话。

 刘备直接问道:“先生,备将少兵寡,将只一员,兵只万余,如何敌得过曹?”

 他也没有任何隐瞒,直接说了出来。

 这些话,是必须要说清楚的,也必须要解决好。

 诸葛亮从容自信,不急不缓的说道:“汉王,您难道忘了还有荆州之地吗?刘表守家之犬,无力据守荆州。只要汉王得到了荆州之地,养兵,蓄猛将,收贤才,必定能再造出一支精锐之师。”

 顿了顿,诸葛亮接着说道:“有了荆州,汉王再和孙吴结盟,借助孙吴的兵力抵御蜀军。同时,趁着曹进兵解决袁绍的时候,一举夺回豫州和扬州。等汉王拥有了荆州、豫州和扬州三地,当有兴复汉室的机会。”

 刘备低了声音,沉声问道:“先生,楚王尚在,何以谋划荆州?而且曹和孙坚都率兵来抵御蜀军,两军已经进入荆州,我们怎么有机会呢?”

 诸葛亮自信满满的说道:“汉王啊,刘表年老体弱,身患疾病。再加上荆州局势低,刘表内外忧心,身体肯定支撑不了的。亮夜观天象,推测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刘表一死,荆州必然内,汉王再领兵进入荆州,稳定局势,这就是汉王的机会。”

 说话的时候,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刘表,不过是一块踏脚石罢了。

 刘备听了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看着诸葛亮,心中将信将疑,有些不确定,因为前不久刘备才见了刘表,觉得刘表的身体还可以。

 短时间内,刘表肯定不会去世的。

 难道,刘表真要死了?

 这样的情况,让刘备心中为难。

 但是刘备落荆州,已经是丧家之犬,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除了相信诸葛亮的推测,别无选择。刘备深口气,拱手拜道:“先生智深如海,备深感佩服。虽然备名微德薄,但请先生以天下百姓为重,助刘备一臂之力,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诸葛亮当即推辞,摇头说道:“亮虽有短智,却不过是山野村夫,闲散懒惰,恐怕不能奉命,请汉王谅解。”

 虽说诸葛亮已经有了出仕刘备的想法,但是他又推辞了一番。历史上,曹丕迫刘协禅让,曾有一个三辞三让的过程,很复杂,让刘协很为难,看上去也非常的虚伪,但却是为了表现出谦卑谦逊的怀,最后曹丕才接受了刘协禅让。

 诸葛亮这样故作推辞,也是为了表现出他谦逊的一面。或许说这样做很虚伪,但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是一种许多人都默认的礼仪。

 刘备一听,知道有戏了。

 但是刘备眼眶一红,声音哽咽,揖首拜道:“先生不出,天下的黎民百姓该怎么办啊?汉室四百年江山该怎么办啊?恳请先生出山,匡扶汉室,拯救黎民百姓。”

 刘备言辞恳切,非常认真。

 诸葛亮犹豫了片刻,然后拱手说道:“蒙汉王不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说着话,诸葛亮躬身朝刘备一拜,表明自己归顺刘备。

 旋即,诸葛亮纳头拜道:“亮,拜见主公!”

 刘备申请欢喜,立即伸手扶起诸葛亮,朗声问道:“先生,我们要谋夺荆州,但是我麾下的万余士兵还在前线抵御蜀军,无法抽调回来,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震慑,即使进入襄城,也无法稳定局面,威慑宵小。”

 诸葛亮笑问道:“主公可知道董卓刚刚占领洛,是怎么稳定局面的?”

 刘备说道:“董卓残暴,百官不敢反抗。”

 诸葛亮摇头说道:“昔日董卓率领大军进入洛,但抵达洛的只是先锋军,大军在后面,兵力不足。董卓为了稳定局面,白天让先锋军进城,待夜晚时又让先锋军秘密离开洛城。第二又让先锋军入城,晚上又让他们悄悄离开。如此往复,城中的官员百姓都以为董卓的大军源源不断,无可抵挡。等董卓的大军抵达后,官员们发现了也无济于事。”

 刘备眼睛一亮,说道:“先生,你的意思是抽调一部分兵秘密潜回。”

 诸葛亮说道:“主公英明,大军在前方抵御蜀军,不可能全部带回来,所以只能抽调一部分兵返回襄。等刘表病逝,主公立即带兵杀入襄城,稳定局面。襄的局面和董卓的情况相似,却又不同,只要主公登位,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到时候主公再拉拢蒯越、蔡瑁等人,然后整编士兵,稳定襄的局面,再联合曹魏和孙吴的大军,定能站稳脚跟。”

 刘备心中昂澎湃,拱手说道:“一切,赖先生谋划。”

 旋即,刘备说道:“先生,我还得去坐镇前线,所以把孙乾留给你差遣,带回来的一部分士兵也给你使用。”

 诸葛亮摇头说道:“主公,前方有三将军主持军事,又有张允和文聘分别镇守,暂时还能稳住局面,您只需要托病不出,就能隐藏行迹。现如今的事情,是立即调遣一部分大军潜回襄,等待刘表去世。”

 刘备听诸葛亮提及刘表快死了,忍不住问道:“先生,刘表身体虽然有病,可是看情况不像是快死的人。即使刘表要死,我们也无法确定时间。”

 诸葛亮神神秘秘的说道:“主公放心,您的兵抵达襄,就是刘表去世之时。”

 刘备问道:“果真?”

 诸葛亮轻笑道:“必然如此!”

 刘备朗一笑,大声说道:“好,就依先生之言,我就暂时潜伏在襄。我拜先生为军师将军,总揽军政大事,等拿下襄后,再雕刻印绶。”

 诸葛亮拱手道:“多谢主公!”

 两人继续商量其他的事情,一直秉烛夜谈。

 至于孙乾,早被刘备抛到了九霄云外。

 p:三更之一;r  M.LaNMxS.com
上章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