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 下章
第六章 盛唐之地
 一行十数人跟着李娃的后面,由太和殿旁边绕过,进⼊了憩园,远远的就看见皇帝已坐在憩园的⽔池‮央中‬,旁边站着一名亭亭⽟立的女子,这名女子正是新近才封为婕妤的朱⽟凤。

 对朱⽟凤唐军中的重臣大多数认识,这名女子在皇帝攻下西安后,就在皇帝⾝边充当婢女的角⾊,她真正的⾝份来历却只有贺景知晓,直到皇帝从福建返回,加封她为婕妤时,唐军的重臣才大吃一惊,这个本以为只是以前秦王府普通婢女的人竟然是秦王府的郡主。

 对于皇帝行事如此不按常理的行为,大臣们哭笑不得,若是以前,礼部尚书赵良极必定会拼死反对把这样一个女子留在皇帝⾝边,如今朱⽟风已经在皇帝⾝边六七年,众人只得无可奈何的接受。

 周凤梧、宋献策、顾君恩三人带头走在最前面,一行十九人通过回廊来到了皇帝面前,刚要下跪,李鸿基已抬手止住:“今⽇不是朝会,众位爱卿就免了这下跪之礼吧。”

 周凤梧正⾊道:“万岁,自古君臣有序,礼不可废。”

 说完,带头跪下:“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功、李万成、⾼杰、拓养坤等几名武将听到皇帝免跪,本不想下拜,见大部分人跪了下去,其中⾼立功也在其中,不得不也拜了下去。

 周凤梧等人在皇帝单独召见时。如果皇帝免跪,基本上不会多此一举,此时却是坚持下跪。还磕完了三通头才起⾝,李鸿基不由一愣,看着跟在他们⾝后勉勉強強地⾼一功,李万成等人。李鸿基才若有所悟。

 “来人。赐坐。”

 随着皇帝的话声一落。一排早有准备的侍卫将椅子搬了上来,除掉皇帝面前地位置,整个凉亭中一下子放上了十九张锦凳,本来空的亭子一下显得狭小起来,好在这个凉亭造的时候就考虑到皇帝可能会带所有地后妃到这里赏景,造得颇大。才可以容纳得下。

 侍卫们搬上椅子后就退得远远地,周凤梧等人小心翼翼地坐下,问道:“不知万岁急召臣等来此,有何要事?”

 李鸿基轻呷了一口茶:“近⽇各人为定都一事纷争不已。朕的书案上已摆満了不下上百道奏章,朕才将大家召集起来,就此事作一个定论。”

 周凤梧、宋献策、顾君恩三人大吃一惊,所有的奏章都要经过三人之手,关于定都的奏章他们未作处理,自然也没有送到皇帝哪里,那么皇帝所说的自然是密奏,一百多道密奏非同小可,等于有专事奏折之权的大臣,有近一半人给皇帝上给密奏,他们却毫无所觉。

 三人连忙起⾝请罪:“臣等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

 李鸿基摆摆手:“不关尔等之事,朕让你们将重心放在官制完备上,有些疏漏也在所难免。平⾝吧。”

 “谢万岁!”三人战战兢兢地起⾝,他们⾝后的众人都恍然大悟,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大家都为了定都之事上了密奏,不由相视一笑。

 “定都之事,朕一直以来都未作说明,也难怪众人会议论,既然大家都想到了,那么今天就让大家过来,素说个透辙,各位爱卿今⽇都可以畅所言,你们的密奏朕都看过了,不过,还是想听一听大家当面所说,哪位爱卿先来。”

 定都之事无疑关系重大,众人上密奏时都说得头头是道,此时当着大家的面却谁也不好先说出来,他们平时彼此就有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在皇帝面前却不肯做出头鸟。

 见众人不答,周凤梧咳了一声,道:“皇上,臣有话先说。”

 李鸿基点了点头,嘉许地道:“讲。”

 以周凤梧的⾝份,大可以等众人先讲完,再来一个总结,见众人闭口,他先开口有弥补以前对于定都之事漫不经心的过失之意。

 “皇上,臣看过一部分人的奏章,许多人认为陕西贫瘠,近来天灾频频,西安的城区狭小,不适合作为都城,才有迁都之议,不知诸位是否都是这样认为?”

 周凤梧缓缓在的众人的脸上掠过,众人都点头,从崇祯元年开始,陕西是年年有小暗,三年一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才爆发出席卷数省范围的农民大起义,正是凭着陕西的旱灾,唐军才能在商洛山中休生养息,义旗一指,就攻下了陕西全境。

 唐军占领了陕西后,天灾仍没有断绝,若不是凭着手中有⾼产的红薯、⽟米、土⾖等旱地作物,唐军本不可能在陕西待下去,就是有了这些东西,陕西也不过是勉強维持,崇祯十年河南的大旱,陕西近在咫尺,却对河南灾民的嗷嗷待哺无能为力,最后只得从湖广,四川调⼊大批粮食,才能对河南进行救济。

 这种映象还深深的留在唐军将领脑中,何况陕西的陆路经过唐军这些年的大力发展虽然已经是四通八达,但⽔路却不好使用,渭河有大半年的时间不能行船,没有⽔路,只靠公路的运输,负担一国的都城重任要比以前难上数倍,现在通往西安的各条官道上,向城中运送各类物质的马车络驿不绝。

 当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不妥,唐军修筑的⽔泥公路又快又稳,⻩河的活鱼不到一天时间就可以运送到西安,湖广的大米运到西安也花不了十天的时间,只是许多人担心,数十年后,等到西安的人口达到一百万人时,整个西安的道路是不是会被运送物质的马车堵死,

 见众人点头,周凤梧话风一转:“土地贫瘠,我们有大量地旱地作物可以供百姓所需。城区狭小可以扩建,唯一可虑者,仍陕西近年来常常⼲旱。不过这种⼲旱我朝也能承受,这也不是非迁不可的理由,一旦迁都。工程势必浩大。如今我朝刚刚鼎立。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臣以为,皇上可以继续以西安为都,若是五年‘年后,陕西的⼲旱仍然持续,那时天下稳定。皇上再考虑迁都不迟。”

 长安地故城有二,一是汉城,筑于汉惠帝时,在西安城西北,周长二十五公里,一是隋城,筑于隋文帝时,号大兴城,包有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周长三十六公里,唐代隋后,改大兴为长安,基本未作改动,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迁都洛后,因城中民房大半被拆毁,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现在的西安城。

 周凤梧说将西安扩建,如果恢复到隋唐时的规模,那里西安容纳百万人以上也不会显得拥挤,完全可行,只是众人没有想到周凤梧竟然会不赞成迁都,一时都惊讶不已,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连有一部分陕西出⾝地将领都不同意继续把西安作为都城,他们想迁到更为繁华地‮京北‬、应天、开封、洛、没想到⾝为河南人地周凤梧反而力西安。

 众人哑然一阵后,马上反应过来,⾼立功起⾝道:“皇上,臣以为继续以西安为都不妥,正如刚才周大人所言,西安城区狭小,近年来人口猛增,越发显得拥挤,陕西全省又是⼲旱频繁,⽔路断绝,陆路虽然运输畅通,但损耗远大于⽔路,我朝如今拥有天下,适合为都之地有多处,又何必一定要在西安。”

 ⾼立功的话听得多数人缓缓点头,尤其是适合为都之地有多处那句将所有想迁都之人都包括在內,否则他若直接说出迁都的地点,无论是哪里,必定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

 李鸿基却不愿他含混过去,直接问道:“那爱卿又认为何处最适合为都。”

 ⾼立功犹豫了一下,才道:“洛仍天下坚城,臣认为可以为都。

 这下好了,周凤梧、⾼立功两人一文一武,出⾝于河南的周凤梧偏要以西安为都,出⾝于陕西的⾼立功却要以洛为都,两人都是理由充⾜。众臣中一下子嗡嗡声大起。

 洪承畴和赵良极等人都站起来:“陛下,臣反对,臣以为‮京北‬才是我朝首先地定都之地。”

 洪承畴和赵良极一说完,刘芳亮站了起来,对洪承畴等人的话反驳道:“‮京北‬有何好处,臣以为应天繁华,无论⽔路,陆路皆是通达,可以为都。”

 “臣以为开封可以为都。”

 “臣以为尚书令大人所说没错,一动不如一静,还是西安好。”

 “‮京北‬好”“应天好”“洛好”…

 一时之间,整个亭中热闹非凡,众臣都说得唾沫横飞,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柳敬亭在后面看得目瞪口呆,将众人的神态一一记录,这可是难得地素材,以后说书肯定用得到。

 李鸿基重重的咳了一声,众人才收敛了起来,一个个向皇帝看去,希望皇帝能够支持自己的计划。

 李鸿基的目光越过众人,最后落在柳敬亭⾝上:“柳爱卿,朕还没听到过你的发言,你认为我朝以何地为都最佳?”

 众人的眼光梭得一下对准了柳敬亭,饶是柳敬亭平时总是面对着成百上千的书,被如今朝庭最有权势的十几人直楞楞的盯着,也大感吃不消,眼看刚才众人争论的烈程度,无论他说出何处,等于马上得罪了在座的大部分人,他忙给自己暗示了数次镇定,才开口回道:“回禀万岁,微臣官小位微,朝庭的都城是何等大事,岂容微臣胡置喙。”

 李鸿基微笑着道:“没关系,柳爱卿经常深⼊民间,为百姓讲书,近⽇各大臣就定都一事议论纷纷,肯定也已传到民间,不知百姓又对迁都一事如何看法。”

 众人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皇帝将柳敬亭宣来的用意,在座众人谁也没有比柳敬亭更了解普通百姓的心声。

 柳敬亭小心翼翼的斟酌词句,唯恐词不达意,给众人造成误会:“启禀万岁,百姓吗,他们自然不希望皇上迁都,毕竟住在天子脚下,谁不愿意,一旦皇上迁都,他们可不能搬过去。”

 柳敬亭打定主意,不得罪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他的这番话还是让想迁都之人心头不悦,⾼立功冷冷的道:“百姓愚昧,只为自己的私利作想,又焉知一国都城的重要,哪是他们不想迁就不迁的。”

 李鸿基扬了扬手,止住了下面众人的说话:“各位都以为朕将都城定在西安只是暂时,才会有此番风波,却不知朕将都城定在西安另有他意。”

 众人都默不作声,原来皇上早已有了主意,那些想迁都之人顿时如同冷⽔浇头,想继续以西安为都的人都是大喜,李守信忙接过李鸿基的话道:“臣等愚昧,请皇上明示。”

 李鸿基转向⾝后的柱子,上面已挂好了一幅地图,李鸿基用手指着地图:“大家请看,昔⽇前唐设安西都护府,自巴尔喀什湖(今哈萨克斯坦境內)以南、金山以西、两河流域以东之地,全是安西都护府辖下之地,极盛之时,波斯以东原西突厥役属的西域十六国也全部在都护府范围之內,安西都护府统领着八十州、一百一十县、一百十二个军府。可是看看现在,还有多少地方是我朝所有。朕以西安为都,就要立志恢复我前唐属地,若是以‮京北‬、应天为都,以上地区皆被我朝抛弃,仅此一条,朕就不会选取,诸公可有意和朕一起,恢复前唐之荣光?”

 “皇上圣明,臣等不及,臣愿与吾皇一起,恢复我盛唐之地。”周凤梧首先拜了下来,接着其他人也一起下拜。

 目前唐军最西之地,只到达了嘉裕关,嘉裕关之外,唐军虽然曾出击将蒙古察哈尔的余部全部一网成擒,如今唐军的威名在这片草场上仍然盛传,却并没有进行过有效的管理,察哈尔部被灭了,草场败快被新的民族所占据,不过,鉴于唐军的威名,他们还是象征的向唐军送上了礼物,承认唐军名义上的‮导领‬。

 这也是大明对这片广袤草原上的统治方式,众人皆以为皇帝对嘉裕关以外之地并无野心,没想到皇帝的心思比众人想象中还要大,大唐安西都护府之地,纵横不下五千里,皇帝此时说全部要收回,无异于石破惊天。  M.LaNMxS.com
上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