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
蚌好商人,知道细⽔常流的道理,又有张涵的叮嘱, 榜随行就市,通常会稍微低一点,并尽可能保持稳定。即便此次⻩巾之
,商铺物价的涨幅,也要比其他地方要少一些儿。这样一来,学乡商铺深受士子们的好评,附近地区的乡民也都愿意和他打
道。仅此一地经营的收益,便⾜以供给学乡的所有支出,尚略有富余。
“不行!不行!”
听完了管宁的讲述,项奉连连头摇“幼安兄,不是我推拖。郑君这个主意是好主意。可是,他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印碎籍里面,最钱赚的要算印刷典籍,比如说,朝 正定过的六经…这个绝对不会亏本。
因为,六经的印她量多,多少年都不会改变,版是不会作废的,到时候印就是了。所以,怎么样都不会赔本。今年不钱赚,可以来年接着印。到了不其来的士子,但有能力,没有不买上一两本的。哪怕印的多了,不其卖不掉,也可以卖到外地去。”
避宁点点头,项奉一说,他就明⽩了,《诗经》、《尚书》、《周易》、《舂秋》…这些典籍,读书人都要学习,始终是经久不衰,历时常新的,他自己都买了一套,别人想来也不例外。见管宁点头,项奉说的愈加起劲。
“其次,是给大儒们出书…这个可能钱赚,也可能亏本。”
学乡有个规矩,大儒们只要留下来讲学一年,就免费给他印一本 书,待満四年还可以另印一本。当然,要印的书,必须是学术
书籍,并取得委员会的同意…七个人里只要有三人同意即可。不少大儒就是冲着这一条,才愿意留下来讲学的。
“但是,”项奉狡 地笑笑“一般说来,给大儒们出书,典籍坊是不会亏本的。出书的大儒本人,会得到三百册印本;蔵书庄会得到五十册印本。此外,作坊还会多印一些。
印刷一本书籍是很昂贵的,成本非常⾼。刻版、纸张、墨和人工等等,印一本书成本通常都要在一到两百万钱之间。
大儒们出的书多是其一生所学,大儒自己也很有名气,一本书卖上两三百钱,卖出个三五千册,还是差不多能做到的。过一两年以后,还可以印一些继续卖,很少有赔钱的时候,万一赔本了,也不会太多。
可若是印这些讲稿和讲义的话,又能卖给谁呢?会有人愿意花数百钱买典籍,买某家之学说,会有人买这些吗?
郑君的意思,是为了那些不能待在不其的士子准备的,其余估计还能卖出去几百本,也许有上千册,然而,绝对不会很多。
百分之百会赔本!还会大赔特赔!”
项奉树起一
手指,一字一顿的強调“每本至少要亏一百万 钱!”
每本亏一百万,一年就是一千两百万,管宁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不过,他随即醒悟过来…与兴学的开支比起来,这一千两百万还真是个小数字。估计了一下,管宁觉得,张涵肯定会同意出这笔钱的。
“一千两百万钱是吗?
行!这钱没问题,青州出了,只需要典籍坊每年能満⾜我们的需 要,提供所需的书籍!”
“好,慡快!不过,每本书限量三千册,三千册以內,要多少都 行,超出的部分每本一百钱!”
项奉知道管宁此来,是得了张涵的指令,但亲兄弟明算帐。项奉自然不会给管宁详细讲解,印刷典籍和印刷期刊的区别。
典籍印她量大,需要采用木质硬坚、纹理细密的木头,如,枣 木、梨木和 木,这样的雕版才能长期使用,保证印刷出的字迹不模 糊。而印她量少的,随便用便宜的木头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只印千八百本的话,也不会影响质量。其它的种种诀窍,不一而⾜。
“哪儿怎么行,哪儿能用的了这些?总不能全让我们负担吧?”
避宁虽然缺乏经验,也不清楚印刷的诀窍,但砍价是基本常识。
…
“哦…是这样啊,行!就这么办了!”
听到每年要负担一千万,张涵面不改⾊,从容自若,管宁暗暗赞 叹。殊不知,张涵惊诧莫名,只是他掩饰的很好,
看出来。
钱不算什么,一千万钱换成了栗米,也就是两三万石,张涵安置惯了流民,对这点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郑玄的这个主意真是太超前了,这老先生还真不一般,送给他份蔵书,他就能鼓捣出所大学来,一转眼,这老先生又要出月刊了…
“康成君台鉴:…”
避宁走了许久,张涵才反应过来,管他呢,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学术期刊而已,随他去好了。不过,印刷的事,张涵倒有点想法。
提起笔来,张涵就给郑玄写了封书信,感
他的帮助,并提了些建议。随后,张涵意犹未尽,又给项奉写了封书信,把活字印刷技术描述了一遍…什么铅字呀,油墨呀什么的。张涵见过铅字,正方的柱形长条,一面是字,一面平整,侧面还有两个对称的凹槽,也许是一个…总之,应是排版的需要。当然,他也就知道这么些了。
“这不就是多刻些图章吗?”
项奉马上理解了活字印缩的精髓。
铅字?在项奉的印象中,铅有些软,恐怕光用铅是不行的;油墨?什么油?⾖油,还是…算了,慢慢试验着,先用木活字。不过,制订活字的标准,大小长短的详细寸尺,还是应该的,所有的活字都实在几个规格之內,补充就容易多了。至于排版就更不是问题了,在学乡里,认识字的,比不识字的,还要多。反正他平⽇里,也没少雇佣士子们写雕版用的字。到时候,多雇些也就使了。
…
“幼安,这样可不行呀,朝廷自有制度,怎么能让你来负责呢?”
曹
朗声笑道,他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与管宁认识不久,便已经颇为
悉了。曹
对办学很支持,他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对于开支不经过他手,由刺史府的劝学从事直接管理,曹
的意见很大。刺史不过是个监察官,这不是他的权限,曹
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当然,曹
倒不会以为张涵想要图谋不轨。士子们来自天南海北,又不是张涵的人,也基本没有崇拜张涵的,他们不可能教育学童们崇拜张涵。最终得利的,还是大汉国。说句不客气的话,张涵勾结宦官便玷污了自己的名誉,他安民兴学,会提⾼他的声誉,却不能掩盖这一污点。如果张涵想造反的话,收买民心,招募士兵,绝对比教育小孩子,更有前途。
张涵不是不明⽩这一点,但他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即便没有这 蚌,张涵也依然会推广教育。在大汉国的教育里,文武兼备本是常理,张涵又有意为
箭、技击和蹴鞠提供了少量器械。从这一点来说,以后至少青州军的兵源素质会更⾼…这就值得了。
避宁有些头痛,在诸郡国里,济南相曹
最支持办学,却又最为固执。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正当他想说点什么,一阵朗朗读书声昅引了管宁的注意力。
“怎么样?没有克扣你的钱吧?”
曹
停下了脚步,看着这间宽敞崭新的茅草屋,脸上不觉流露出几分自豪。有了不其的讲师和管宁带来的书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在济南国十个县里,建立起一百八十座学校,新⼊学的孩子超过了七 千。虽然课桌是木头桩子,学童大多使用沙盘…
避宁也不噤微笑起来,这些孩子多半不能一直读下去,但毕竟有了读书的机会,也许今天看到的学童里,將来会出现几位大师…
趁着管宁⾼兴,曹
抓紧有利时机,终于说服了管宁。在济南国,各级学校的管理,有曹
统一负责,而管宁只负责监督钱粮的使用。
中平三年(186年),在管宁的努力下,青州新建立学校二千九百 所,新⼊学孩童超过十万。其中,一半的学校,是建立在流民屯中的…那里张涧说了算,执行起来更容易。这些学校从事的,都是最基础的教育。用张涵的话讲,数量上去了,再说质量。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