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北军南调
“回家了!”山西太原府。折可保看着眼前破旧的城墙凋敝的城市,心里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联想从关內郡到河东路这起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特别是那数以百万计的灾民,看着那些⾐衫褴褛的人们绝望而了无生气的眼神,折可保这心里十分沉重,
他是被迫投⼊大明朝的,从始至终都没有人问过他愿不愿意为大明效力,而折可保自⾝从始至终也没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乐意,就这么顺其自然地,他就从一个宋将摇⾝一变变成了明臣。
在辽东的时候,折可保不止一次地想着,若是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他没有被梁中书那个老混蛋划⼊两浙路⽔师又该是如何一副情景,在大宋,他会不会得到如今⽇他在大明朝所得到的这番地位和富贵?
一直以来,这个问题折可保都没能够找到答案。不过今⽇,看着那些⿇木而绝望的灾民,看着眼前破败不堪的太原城,折可保若有所悟,仿佛,答案已经出来了。
折可求和折可存终于等到了他们多年不见的三弟,虽然秦元1348年的那么多次北伐就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但是一如历史,童贯没有因为失败的北伐而失去赵佶的信任,连带着,作为童贯的亲信,折可求和折可存兄弟二人也没有失势,依然是胜捷军重将,此次听闻多年不相见的三弟要回乡省亲,这兄弟二人专门抛下军务跑回来
接他们的三弟。
折可保老远就看见了两位兄长,连忙滚鞍下马“两位兄长,不肖弟回来了。”他们兄弟三人⽗亲早亡,老⺟倒还在世,折可保可是由两位兄长一手带大的。所谓长兄如⽗,他可不敢稍失礼数。
“三弟,你可是回来了。这许多年你也没个音信,娘亲可是⽇夜为你担心,若非五年前为兄在与辽军
战时得到了你的消息,娘亲还不知道会担心成什么样子,这番你终于回家了,你都不知道娘亲有多么⾼兴。”折可求兄弟二人自⾝也是非常⾼兴的。
“弟不肖,让⺟亲大人担心了。”
所谓⾐锦还乡。折可保如今可是大明万夫长。论爵位也是个伯爵。比他地两位兄长地成就都⾼。此次还乡也算是光宗耀祖。
在两位兄长地引领下。折可保回到家中。家还是那个样子。虽然十年没有回来。但一切都跟记忆中没什么两样。这让折可保倍感亲切。
虽然这世间没有⺟亲出
儿子地道理。但看到自家那
悉而又陌生地宅院地时候折可保就已经看到了自己地娘亲。老夫人居然倚门望子。
折可保三步并作两步。屈膝跪地。膝行上前向老夫人叩首。泣道:“娘。不肖儿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所谓微笑着哭泣。老夫人此时心中只剩下
喜。却又忍不住眼泪直流。
“来。我儿,快快起来,让娘好好看看你。”
老夫人仔细端详一番,赞道:“许多年不见,我儿可是模样大变,为娘都快认不出了。”
折可求笑道:“可不是,儿见到三弟的时候也差点没认出来,都说辽东苦寒,三弟在那里呆了十年。模样变些也是常理。不过娘。外面风大,咱们还是进屋说话吧。三弟赶了几百里路想必也累了,也让他进屋歇息一下。”
老夫人抹了把眼泪,却笑道:“也是,小三这一路风尘仆仆的,先让他歇息一下才是。”
还好折可保回乡一事没有惊动大宋官府,不然这官府肯定是要来凑一脚的,到时候废话连篇都不知道会说上几个时辰,大明朝的大将,还是一个伯爵,由不得一些个地方官不巴结。
事实上,这次得以回乡省亲的可不止折可保,象鲁元戎、周端等中原,特别是河北出⾝地大明将领都回了家乡,以前宋、明之间多有征战,这些大明将领不得还乡,后来大明朝又是连年征战,却是没有时间让他们⾐锦还乡,不过么,此次大明朝北军南调,除南方军团之外,镇西将军那夺所部五万人也被调往南方,折可保等人要么原本就是镇西将军麾下,要么被枢密院新划⼊那朵麾下,大战之前,枢密院特别允许这些人回乡看看。
大明朝北方无战事,不仅是无战事,秦元1348年到1349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明朝服征了数千里的土地,这些新服征的土地上异族众多民心未附,正是需要治理的时候,为此,大明朝不仅需要投⼊大量的钱粮物资,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极大量的奴隶。扶桑奴隶来源是断绝了,新的奴隶来源地就是南洋,北军南调,枢密院的目地不仅仅是要为大明朝开拓新的国土从而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受兰台所托,明军更是需要捕掠至少百万数量的奴隶。
原夷州府、琉球州、美岸州这南方三州地折冲府兵裁撤,不过枢密院在南方三州折冲府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南方军团,一众五万人,兵还是原来的兵,将却不再是原来的将,耶律昊事件之后,
据新的军制,原南方诸将被调往北方,而新的将领则从北方调过去。
大明朝南北相差太大,大明朝百万铁甲十之八九出自北方,而就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说,北方也是远远強过南方。
就拿工业来说,辽东苦寒,河北(混同江以北)和大漠就更不用说了,是以,北方难以发展丝、茶、瓷等传统工业,而是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械制造业尤为发达,但南方则不一样,南方三州土地肥沃,气候温暖而
润,正适合发展传统工业,这就跟北方大不一样。
还有,就农业方面来说。北方地发展重点是畜牧,东北三省土地肥沃是没错,但基础设施太差。除辽东辽西二郡之外,东、长兴、柳州等郡基本上没有什么⽔利和灌溉设施,而且东郡多山,河北、河东和山南等郡就不要说了,走个几百里都不一定碰得到人烟,这样的情形下想发展农业?那可不止是一个“难”字,反倒是适合放牧和养殖。而南方则不一样。夷州、美岸、琉球,这三个地方哪一个不是膏腴之地,随便洒把种子下去什么都不⼲都能获得丰收,是以,南方农业发达,是大明的粮仓,而畜牧业基本没有,这跟北方截然相反。
南北相差太大,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很多时候林靖文都不由得怀疑。再这样下去,过个一两百年的话,大明朝会不会象后世国美那样也来个南北战争?
此次北军南调。也未免没有加強南北
流的意思在里面。兰台都计划好了,等打下安南和吕宋二地的时候,正好有一批北军士兵需要役退,正好,这些士兵就地役退好了,朝廷给他们多分配一些土地和奴隶。让这些北人在南方扎
---这个时代的北方人一惯瞧不起南方人,南人羸弱,而且重利忘义,尤其是目前中原地文明中心还没有南移,北人自然有资格瞧不起南人,林靖文虽然没有这种歧视,但在这个时代众人皆是如此,他也懒得⼲涉,况且南人实在太过懦弱。让南方多出一股北人也未必不是好事。
写到这儿南方人可不要骂偶。宋代时期还没有经历过蒙古、女直等异族⼊主中原的惨事,北方地确是华中地文明中心。更因为需要常年对抗异族,北方人彪悍而⾎
,相比之下,南方人则太过安逸了,相比于北方人,这个时代的南方人地确只能用“懦弱”来形容。只等到北方沦陷,南方人需要亲自对抗异族的时候,也就是元明时期,那个时候的南方人才多了一丝⾎
,更因为异族在北方肆
百年,南方才取代北方成为华中的文明中心,仅仅依靠一条大运河是不够的,南方可以依靠大运河和海运成为中原地经济中心,但经济中心和文明中心可是两码事。顺便说一句,偶自己也算是南方人。)
秦元1349年秋,就在赵佶焦头烂额地忙于赈灾和平叛的时候,十万明军奉命南调,包括镇西将军那朵部、原征西将军麾下耶律昊、金在中、岛律宗家等将以及奉天尹的胡寒部,夷州郡镇守使李恢率南方军团两万人先期抵达碧瑶郡的美岸县,北军南调,但北人毕竟还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土,而李恢的任务就是作为先锋为南调的北军扫清一些大的障碍,留下些手尾让那朵等人先练练手。
与此同时,北太平洋第一第二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以及新组建的南洋舰队一共五支舰队大小上千艘战船云集碧瑶郡各港口,北方无战事,而南方战争即将打响。
这场战争在后世被称为“奴隶战争”因为这场战争虽然耗时长达十余年,但战争消耗却不大,甚至,大明朝为这场战争不但没有多少投⼊,反而是收益颇多,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地第一个阶段就为大明朝带去了百多万奴隶,整个十几年的“奴隶战争”打下来,
本就无法计算明军到底从南洋捕掠了多少奴隶和苦役,即使是官方也无法统计具体的数字,因为在大明朝,奴隶是一种消耗品,没错就是一种消耗品,过⾼地死伤率让奴隶的数目无法统计,这边大明本土在不断消耗,而那边南洋场战却源源不断地将奴隶运回本土,
本就无法统计。
这十余年发生的事整个就是南洋各国各族的⾎泪史----至少南洋的那些土著们是这么说的。
m.lAN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