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振大唐 下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狼烟渐起
 在舒畅淋漓妙不可言的温柔乡里,我沉醉留连了两夜一,真是闺房之乐,有远胜于画眉者!直到第三天上午,我在三玉柔情意的伏侍下梳洗时(霞儿有玉霞郡主的封号,所以我把她连同皎玉、玉雪称我三玉),看着自己的眉目间的一片柔脉之意,猛然记起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所面临的局势,在暗啐自己过于荒唐之余,不暗叹三玉的美威力,当真是能使英雅气短心志消磨,并为自己疏于打理朝政的作法而感到惭愧不已!

 当即,我向共枕同食的三玉柔声说道:“玉儿啊!今天我得到前府理政,就不陪你们了!一会儿你们到君儿那里去,姐妹之间要融洽相处,这是为了我,也是为了我们有个温暖和谐的家!好吗?”自四人同以来,我特意以一个“玉儿”囊括她们的称谓,她们初为人妇之际,终是有些羞怯慎谨,倒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三人的总称。

 “我们自会找君姐,用不着你再三的提醒!”霞儿眼中满是娇媚,口中却有些刁蛮起来。唉!与其余两玉熟悉以后,霞儿倒慢慢有点出自己本的苗头。皎玉儿眼波向我一瞟,柔声言道:“棠郎身担万千臣民福祉,正该勤于政务!至于内府之事,棠郎以后万勿挂心,玉儿们纵然万般不济,也不会让郎君有一丝担心!”玉雪在一旁深情地看着我,随着皎玉儿的娇声温柔地点点头,我心头一阵温暖。

 及至我步入靖安堂,脑海里仍旧是三玉依依脉脉的娇俏模样。我摇了摇头,试图把三玉柔媚娇美的形象暂时抛开,却见郭子仪和岑参正在堂上暑理公文。我心里不由有些纳闷,李泌向来勤于政而务于实。怎么不见他的踪影?当下,我出声问道:“子仪,子明,长源呢?”二人闻声见人,立即起身拜见。

 冰子仪恭声禀道:“长源为筹划织造局之事。昨已经动身前往苏、杭二州,体察民间织造之事了!因殿下按礼有新婚的三之期,长源未便惊动殿下,只请臣等代为备报一下!”我不发出一声感叹,我才布置筹建织造局的任务,他就亲往苏、杭实地考察了。这个李泌真是讲求实效的人!岑参也开口言道:“如今朝堂清明,一切政务都在殿下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而殿下新婚不过二,殿下倒也不必如此忙于理政,何不再休歇一?”依照大唐礼仪,皇储纳正妃的婚仪,称为“大婚”而娶纳侧妃的婚仪则称为“新婚”也可。而新婚之时,有三天可以不理事问政,所以岑参才有此言语。

 我微微一笑。温声回道:“如今国事虽不维艰,却也途有棘荆,本太孙只能居安思危,爱民勤政以期国运兴坦,怎么敢稍有懈怠!”我接着话锋一转。向郭子仪问道:“不知这月余以来,两京军务进展得如何?”无论什么时候,军队都是权力得以行使的保障,有道是杆子里出政权嘛,我当然得勤加探问。

 冰子仪闻知我的询问,当即直接回答道:“两京兵马均已整合完毕,只留下十万壮之士,只待臣等再勤加练,相信在十个月的苦训之后。两京兵马必定成为我大唐数一数二的兵劲旅!”十个月?一个生命诞生的长度!嗯!我想想目下的形势,我应该能有十个月太太平平的等待时间。

 我又向岑参问道:“于今再过二就是制科之考了,关于这次科考,各方面的准备怎么样了?”岑参略一思索回道:“据子美呈报,国学府全然准备妥当,兵卫也已经严设完毕!”大唐帝国向来十分重视科考,为了严防弄虚作假、挟带舞弊,每逢科考,按例森严兵卫,以防假滥!我点了点头,对后天的科考之事大为放心了。

 正当此时,孙六急匆匆地疾步而来,见及我端坐在堂上,仿佛有了主心骨似地暗吁了一口气,躬身禀道:“启禀殿下,有八百里驿站军情急报到来!”一听“军情”二字!我心里“咯噔”一沉,现在百事待举,最怕的就是有军情,但不知是哪里的边镇出了什么样的状况!不会是安禄山已然起兵了吧?这是我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但我马上否决了它的可能,安禄山既没有准备妥当,又是在宇内靖平之时,怎么能仓促起事?他还不至于这么没有头脑吧?难道是大食国进击西域?可是白衣大食的统治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推翻了吧?更不可能是忠、永二王,他们现在既人单势孤,又暂时没有起兵的因由…

 在我心念疾转间,郭子仪接过那份八百里加急的信件,敬呈于我。我凝住心神地拆开一看,却原来是渤海的靺鞨屯粮整军,竟然暗与东瀛、新罗联络!想要引它们作为后盾,图谋拥兵自雄!我气愤之余,却也不由暗暗地松了口气。要知道,渤海原本只是大唐的一隅之地,地处大唐的东边,隔海相望于东瀛。后有靺鞨的部落前来投奔大唐,玄宗皇帝就封靺鞨部落的头领大荣祚为都督,掌管渤海都督府,后来,便渐渐以渤海为名成为了大唐的属国。大荣祚对待大唐倒是颇为恭亲,但接位于他的第二代国主大武艺却思夜想地要扩张强大,并曾于十余年前,断然派水陆两军分路攻打大唐的登州和马都山!结果当然是惨败而已。如今是第三代国主大钦茂当政,难道他也自不量力地雄心发?

 我心中暗暗思量着,以地理位置来看,离渤海最近的军镇却是安禄山的范、平卢两镇,如果抽调军镇的力量前去镇,势必得动用安禄山的军队。如此一来,安禄山必定借此因由大储军资广做兵备,由此,他发动叛程也会相应地提前,我应该怎么应对呢?  m.lANmXs.Com
上章 重振大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