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行 下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政区
 地名是胜利者的权利,杨华认为将西夏的地名改上自己的统治。为了不对历史做出太大的改动,他还是沿用了后世的地名。

 其实,银川这个名字真的好听,上江南,白银之川,必将是河东军的乐土。

 库房太多,一时也看不过来,加上刚进城,事务实在太多,杨华也没工夫一一将所有库房都看过,便将清点数目的工作交给高昌,带着众人回到新设的西征军行辕。

 说起修改地名,杨华倒来了兴趣。这次灭夏之战,所有带着项色彩的名字都要被抹掉。西夏本分为左右两厢,现在杨华已经彻底拿下了左厢的银川平原和后世陕西的东北部分。银川平原到手之后,北面的河套平原无险可守,自然瓜蒂落。

 也是说,西夏的左厢加上右厢的大部都将落到杨华手中。至于右厢残留的甘州、沙州和三万沙州军,杨华也没兴趣理睬。这三万人已经不可能对大局产生任何影响,且放到一边容以后再说。

 等河东西征军各大将领和高官都来到行辕时,杨华先问了半天城中局势如何。众人回答说,已经接手城中各街区的防务,而十万俘虏兵和民夫已经带着俘虏退出城去等待整编。各街赈济灾民一事进行得很顺利,城中百姓都感念杨华赈济之恩,市井秩序井然。同时,各街区管制使已经接手民政,正在登记户口,并征集民夫搬运尸体,清理街垒,打扫卫生。

 “恩,不错,记住了,我河东军不可扰民,要让百姓看出我河东军和俘虏军是不一样的。”听到城中秩序已经恢复,杨华满意地松了一口气。

 于忆一只躲在旁边敢说话,见杨华难得地出微笑,这才大着胆子问:“大人,俘虏军如何处理,这么多人,若放任不管,只怕将来是个祸患。”他一心要成立一个新军,可杨华一直没开这个口,他有些忍不住了。

 说起俘虏军,杨华这才道:“俘虏军中的精锐已经部分补充进了我河东军中,剩余的你再从中选一万人编练一支新军出来吧。名字就叫银川军,这是一个混成军团,除了步兵,还要编一千骑兵。”

 听杨华说要给于忆一千骑兵,军中诸将都面带羡慕。而于忆则欢喜得几乎要笑出声来,可是,杨华接下去地话却让他笑不出来了。

 杨华:“银川军编成之后。立即开拔去河套。把那里地牧场都给我拿到手。于忆。你以后就带着这一万人把我地牧场守好。注意监视漠北地蒙古人。”

 “原来是要我去戍边啊。这简直就是放。”于忆有些不满了。

 “怎么。你不想去。不去我就换人。免去于忆银川军统制一职。调天武军去做都头。梁云龙。你去做银川军地统制吧。”杨华随口说:“你是马贩子。那地方应该熟悉吧?”

 “都头…”于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从一个统制官到都头。其间地差别何止千里。

 梁云龙苦笑:“末将是骑兵军官。没带过大兵团。再说。银川军那群渣滓。除了于将军。没人镇得住。”

 “是啊。是啊。”李鹞子气冲冲地站起来:“梁云龙是我地得力干将。游奕军离不开他。别想从我这里挖人!”

 “我…还是我来干吧。”于忆无奈地说。

 “哼,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还同我讨价还价了?”杨华哼了一声:“给你半年时间,秋后,我要看到大量的战马。”

 “这才安置了一万人,俘虏军可有十万。

 ”赵行德斟酌着语气说:“且,现在我军又在银川抓了七万守军,这么多人如何安排,大人还请示下。”

 杨华一拍脑袋:“我倒忘了还多出七万人来。这样,所有地人都解散,解送回原籍,编入地方厢军。”西夏亦军亦民,有点北宋乡军的意思。与其让这么多人呆在银川,还不如都放回去。一来耕就要到了,地里还需要劳动力,二来也免得他们再生事端。反正这些家伙也都抢够了,应该有心回家过年去了:“高昌那里拨些银子下去,行德,你亲自负责遣散军队。”

 “是。”赵二人同时点头。

 “好了,我现在说说夏过并入我大宋之后,行政区如何划分。”杨华也不同大家商量,直接说:“夏国的左右厢自然不能保留,左厢作为夏地的产量区和产马地,独立出来作为一路。名字就叫宁夏路好了。”

 北宋地政区划分为路、府、州、军、县五级,其中路相当与现代的省,府、州、军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夏地实在太大了,有必要划成两路,以便于管理。

 “宁夏,好名字。”关群击节道:“有我河东军镇守,夏

 。”

 众人也都纷纷说这名字取得好。

 杨华接着说:“至于夏地的甘、凉、沙等河西走廊地带,加上六盘山、西安州,我打算合在一起,并为一路,名字就叫甘肃路吧。”

 必群笑道:“主公,沙、甘两州可还在项人手中呀。”

 杨华轻蔑地说:“就那三万人,我还不放在心上,也没时间去收拾他们。我河东大军即将南下关中。到时候,就调刘琦他们去经略甘肃路好了。席贡他们也太无能了,居然拿张浚一点办法没有,他们不行,我亲自去。

 ”

 一说起关中战事,众人心中都有些不快。同河东军在宁夏高歌猛进不同,关中现在还一片烂,吴敏他们被张浚吃得死死的,被分割成华县和陕北两大块,互不呼应,进退失据。

 大家商量了半天将来如何管理宁夏,却将李乾顺给忘记了。

 实际上李乾顺虽然答应无条件投降,可现在还缩在皇宫里。

 在河东军诸将看来,他已经被重重包围,缺衣少食,手头只有七千毫无战斗力毫无斗志的侍卫,已经不能影响大局了。

 良久,赵行德这才提醒杨华是不是该接受李乾顺地投降了,并且对李家宗室也要做出适当的安排。

 杨华想了想,因为他对这个时代地政治还不是很了解,难得用商量的语气对赵行德和关群说:“行德、关群,我是这样想地。在接受李乾顺的投降之后,去掉他皇帝地称号,贬为河间王。把他和宗室贵族内迁太原,就地看管。”

 “本应如此。”关群点头。

 “大人吊民伐罪,项本为我大宋藩属,早就该去除皇帝称号了。大人承天意,顺民心,想那李乾顺也是心悦诚服吧。”关群也同意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他跪在杨华身前,用奋的语气说道:“大人为我大宋开疆拓土,立旷世未有之大功。宁夏自唐末割据,迄今已一百多载,今终于回归我朝,全仰仗大人一己之力。大人一心为公,淡泊名利,至今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节度使,即不是宰相也不入枢秘,朝廷如此对待功臣,岂不让忠义之士心寒。请大人启奏皇帝陛下,进夏王之位。”

 说到这里,赵行德双目泪:“一想到朝廷如此对待大人属下…属下就心如寸割,夜不能寐啊!”听他这么说,众人慌忙跪在地上,大声说:“请大人进夏王之位。”

 杨华傻了眼,良久才道:“你们…你们这是在我呀。我只不过是想为国家,为民族多做一些事,个人的名利却不怎么放在心上。若被封王,传了出去,天下人该怎么看我?”

 “我管他怎么看大人!”杨再兴柱着拐杖大叫:“他娘的,大人现在连个宰相都不是,他赵明诚和吴敏他们有什么功劳,居然做了相公。我天承朝还不是靠大人一刀一打出来,太原的官家有什么功劳。莫说一个王,就算是官家,大人也做得。”

 杨华大怒:“杨再兴你胡说什么,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杨再兴一把推开卫兵:“我自己走。大哥,我最后再喊你一声大哥,弟兄们拼死拼活跟你出生入死,图的究竟是什么,你还不清楚吗?”

 杨华拍案而起:“轰走,轰走!”

 等杨再兴瘸着腿离开,杨华这才叹息一声:“名利于我如浮云,诸君的心意我领了,都起来吧。”

 “大人若不答应,我等就不起来。”众人同时大哭。

 杨华被他们哭得心烦,良久,才点点头:“罢了,依你们的意思办吧。”

 “万岁,万岁!”

 杨再兴突然从外面冲进来,欢喜地大叫出声。

 杨华苦笑:“你怎么还没走?”

 杨再兴:“大哥不当这个王,我就不走。”

 很快,赵行德拟了一份奏折,通报李乾顺投降、夏地尽遍大宋一事。让众人联名,请天承帝封杨华为夏王。

 看着众人这一番騒,冷眼旁观的关群捏了捏鼠须,不为人知地点点头:“终于要走到那一步了,封王之后应该赐九锡了,有意思,真有意思。赵行德这个家伙还真会找机会,果然是个心机深沉之辈。杨华也成了,河东…河东终于羽翼丰了。”

 奏折以快脚递送回太原,接下来,杨华就该接受李乾顺的投降了。

 这个家伙被围在皇宫这么多天,只怕已经饿坏了吧。

 杨华站起身来:“安排一个盛大的受降仪式,时间就定在后天。行德,你全权负责。”

 “遵命!”  m.LanMxs.cOM
上章 宋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