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化工大唐 下章
第一一二 睿宗的雄心
 陈晚荣忙道:“公主,臣不谙军务,连练兵都不会,更别说打仗了。臣是万万做不来的,做不来。”

 太平公主微笑不答。陈晚荣很是奇怪,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葯?

 “石堡城打了这么久,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睿宗眼里芒一闪,盯着李隆基问道:“三郎以为呢?”

 李隆基很是赞成太平公主的提议道:“父皇,儿臣以为姑姑所言极是有理。炮兵已成,是该参战的时候了。这炮兵练得好不好,还得经过战场考量。炮兵是陈晚荣训练出来的,他对火炮最是了解,以他对火炮的了解,自然能发现炮兵的不足之处,是以,儿臣以为让陈晚荣率领炮兵参战最是应该。”

 火炮是陈晚荣制造出来的,在唐朝找出比陈晚荣对火炮理解得更深刻的人还真是没有,陈晚荣不带兵参战,还能是谁呢?他的理由堂而皇之,任谁也无法指责。

 “五哥,隆基说得很对,小妹也是这样认为!”太平公主马上支持李隆基的说法。

 其实,二人各自打着主意。火炮的威力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到了战场上必将是犀利无比。不论是谁统领炮兵上战场,都会建立大功。立功就得赏,一赏就得升官,一升官就要掌权,掌什么权?当然是炮兵的指挥权。这点不是必然,**不离十,没有特别的需要,这人肯定是要控制炮兵。

 换作别人率领炮兵出战,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自己的心腹当然好。只是,睿宗会把炮兵的控制权拱手让给别人么?肯定不会!所以,心腹安不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让这件大功落入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之手,那就非陈晚荣莫属了。陈晚荣的优势就在于三巨头都能接受他,都了解他,知道他没有野心。不会来,更不会害人,陈晚荣是不出征也得出征了。

 睿宗点头道:“好!晚荣,那你就再跑一趟石堡城吧!”

 对这事,陈晚荣真是不敢想象,忙道:“皇上厚爱。臣感激不已。只是,臣无统军才干,不敢有误军国之事。皇上,臣举荐一人,哥舒翰可担此任。”

 扮舒翰地才气陈晚荣很是佩服。由他统军出征。没有人不会同意。然而。让陈晚荣意外地是。太平公主率先反对了:“晚荣。哥舒翰是不错。有才气。有胆识。不过。他不是统兵出征地最佳人选。”

 陈晚荣就要反驳。太平公主摇手道:“晚荣。你先别急着反驳。等我把话说完。哥舒翰是独当一面地大才。要是让他独自率兵出征地话。他肯定能建功立业。只是有一点。这次攻打石堡城。炮兵只不过是辅助而已。打下石堡城之后。还得交给郭虔来处理。他才气纵横。性格刚毅。说不定要和郭虔发生顶撞。

 “而你就不同。你不懂军事。不会胡乱干预。打下石堡城之后。你地事基本上完了。你就能安守本份。我没有说错吧?”

 不得不说。她地剖析有道理。很有道理。郭虔是一员老将。一员名将。在强悍地哥舒翰面前。两人发生顶撞难免。闹出事情来也有可能。陈晚荣不由得为之语

 其实。太平公主真正地用意是绝对不能让哥舒翰得到这件大功。原因非常简单。她要拉拢哥舒翰。哥舒翰拒绝了。陈晚荣不懂军事。即使他建立大功。得到高升。也不会有太大地威胁。哥舒翰就不同了。他具备良将之才。一旦让他控制了炮兵。不能让他成为自己地人地话。后果非常严重。

 让哥舒翰统兵出征。这地确是一个很不错地选择。李隆基怦然心动。不过。他也有权衡。那就是睿宗这里肯定通不过。陈晚荣造出火炮。训练出了炮兵。耗费了心血。当建功立业时一脚把陈晚荣踢开。睿宗做不出来。更何况。陈晚荣还是他地救命恩人。

 最重要的一点时,让陈晚荣统兵出征,不会让三巨头失衡,因为三巨头能接受陈晚荣,而太平公主不能接受哥舒翰。

 李隆基于局势了若指掌,深知此中的利弊,笑道:“姑姑说的就是我要说地,陈晚荣,你还是得去一趟。”

 又是赶鸭子上架的事情,陈晚荣绝对想不到,摸着额头道:“这个…”

 睿宗笑道:“晚荣,你要知道,只要火炮一到,石堡城必下无疑。你统兵,哥舒翰统兵,还是一样么?你能请哥舒翰练兵,就不能请他调遣?”

 这是在暗示陈晚荣,想要这功劳的人多着呢,我不能给别人,只能给你。

 话都到这程度了,陈晚荣非常不情愿,也是不得不领旨了:“臣遵旨!”

 睿宗对这结果还是满意:“原本和郭虔说好了,不派监军。现在,情况有些不同了,这监军还是必要地。晚荣,朕就委派你做监军。”

 监军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真正的监视军队的异动,防止将领坐大。二就是分军功,而且还没有什么罪责。

 将领一般都怕监军,因为监军一般是皇帝亲近的臣子担任,他们和皇帝靠得近,说得上话,将领不让着他们也不行。出了问题,罪责将领担,监军没有过错,即使有,也是一点小问题。立了功,不用说,监军得领一大部分去。

 监军,旱涝保收的代名词!是以,这监军特别抢手,想做监军的人多着呢。

 陈晚荣可没有这想法:“皇上,臣可以出征,只是这监军就不必了。郭将军一代名将,臣去监军,实在是说不过去。”

 睿宗点头赞许:“晚荣,你能如此想,朕心甚慰。这监军,想做的人多了呢,你能不想,难得。不过,这次。这监军你还非得做不可。朕让你做监军,不是要你胡乱干预,而是要你用好火炮。郭虔是一员良将,没错。只不过,他不了解火炮,要是你不做监军的话。他说不定把火炮撂到一边去了。”

 新式武器出现,好多当时的名将也不以为然,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要是陈晚荣手中没有权力地话,郭虔对火炮不了解,不用他们,或者用不好,不是不可能。有监军的权力在手,陈晚荣才有对抗郭虔的权力。

 睿宗这考虑确实周到,陈晚荣没法推辞了。领命道:“谢皇上!”

 “你这个监军与别的监军不一样,在炮兵的使用上,你说了算。其他的事。郭虔说了算。”睿宗特地叮嘱一句。

 “臣明白!”陈晚荣想了想,问道:“请问皇上,这一仗要打到何种程度?打下石堡城就可以了,还是要继续进军?”

 这一仗,最早的意图就是拿下石堡城,锁住吐蕃。唐朝才好腾出手来,集中兵力对付后突厥。现在,火炮横空出世,陈晚荣心下早就不足只打下石堡城了。他和哥舒翰、王少华、王忠嗣他们闲谈时,一致认为,应该在打下石堡城之后继续进军,最大可能的削弱吐蕃。

 作为监军,陈晚荣必须要明白睿宗地意图,这话不得不问。

 睿宗并没有明确回答,而是问道:“晚荣,朕问你一句,石堡城以后。吐蕃还有一些关,火炮是否能拿下来?”

 陈晚荣略一思索道:“能!不过,臣需要多带些火炮和炮弹。”

 “这没问题,任由你带个够!”睿宗非常大气的一挥手,站起身,很是兴奋的道:“朕地意思是,把吐蕃给灭了!”

 吐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例,自从汉武帝击破匈奴以来,中原就在和青藏高原的土著打仗。打了上千年。都没有一个帝王能征服这里。要是能把吐蕃给灭了,那是成千年之功。比起汉武帝开拓西域丝毫不会逊。睿宗想想就很激动,这话说得极有声气。

 在这一刻,睿宗俨然就是一个雄视天下的明君,一双虎目紧盯着前方,明亮无比!

 太平公主击掌赞成:“皇兄,小妹也有此意!此时不灭吐蕃,更待何时?”

 “说得好!”睿宗非常高兴,看着李隆基问道:“三郎以为如何呢?”

 李隆基早就想好这个问题了,成竹在,缓缓道来:“父皇,请恕儿臣直言。要是现在灭吐蕃,为时尚早。儿臣以为,要灭吐蕃得分为两步。”

 “哪两步?”李隆基这话虽然让睿宗很扫兴,不过,他素知李隆基之能,尤其是在谋国方面,睿宗远远不是对手,不得不听他的话。

 李隆基详细解说起来:“第一步,就是削弱吐蕃,最大程度的削弱。第二步才是灭吐蕃。这两步,缺一不可。”

 太平公主眉头一皱,问道:“隆基,你为何以为现在不能灭吐蕃?”

 李隆基剖析道:“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唐并无这方面地准备,仓促灭国会起事端。吐蕃是个大国,南到洱海,北到河西,西到西域,数千里之国,实力强大,未易轻灭。吐蕃不比突厥,大草原虽然空旷无垠,便于突厥人来去自如。同样地,也便于我大军进剿,是以太宗皇上能灭突厥。

 “吐蕃则不然,山高水远,地势险要,道路狭隘,不便大军行动。若大唐仓促灭国,在不能治理好的情况下,吐蕃必然生。正是因为青藏高原地特殊地理环境,让我们的祖先拿这块土地没办法,汉宣帝、汉章帝对这里大举用兵,却不能占领。就连唐太宗都拿这里没办法,只能击破吐蕃,而不能灭国。

 这番分析透彻,见解独到,入情入理,睿宗虽是心有不甘,仍是不得不赞同:“三郎深谋远虑,父皇是心急了些。”

 李隆基谦逊一声,接着分析道:“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大唐本身。数十年,大唐朝局纷,斜封官大行其道,官员贪污腐化,吏治不整,军纪不肃,军队中杀降、杀老百姓充军功者不在少数。此时灭吐蕃不宜。而应该先行整顿吏治,整军经武,励图治,等到政治修明之时,再来灭吐蕃就是水到渠成了。”

 他地眼光真的深远,李隆基登基以后也正是这样做的。他当上皇帝之后。召回名相姚崇,要姚崇为相。姚崇一口气提了十件事,姚崇还说若要他做宰相,就得施行这十件事。李隆基二话没说,全部答应了,姚崇这才做宰相,拉开了“开元世”的序幕。

 对李隆基的分析,陈晚荣打从心里赞同:“皇上,太子说的。臣有同感。当初,臣在宁县时,游思平在公堂上用杀猪尖刀抵在臣的口上。威胁臣说他杀死臣也可以摆平。要不是皇上恩德,要太子前来救臣,臣早就给他害了。”

 这事,睿宗是知道的,重闻此事,仍是有些惊骇,叹道:“居然有如此无法无天地官员,大唐如何得兴?三郎,你说地对。就分两步来完成这件大业。朕现在决定,这一战的目的就是削弱吐蕃。晚荣,你到了前方,看着办,怎样有利于削弱吐蕃,你就怎么做。”

 这给了陈晚荣很大的权限,无异于放手让陈晚荣去大干,睿宗能做到这点,很不错了。陈晚荣很是感激:“谢皇上。不过。皇上,臣以为,这一战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大唐必然要占领吐蕃很多土地,如何治理这里地百姓,让他们拥戴大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陈晚荣这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没有说,那就是“要是不能治理好,让他们拥戴大唐。那么以后要灭吐蕃就不可能了。”

 睿宗也是个精明人。如何听不出来,很是赞许的道:“晚荣。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打下江山并不是目的,治理好江山才是目标,灭掉吐蕃后,吐蕃人也就是大唐地子民,应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该派一员能吏去治理。小妹,你说谁合适?”

 太平公主举荐陈晚荣做的事不少,陈晚荣一听这话,在心里犯嘀咕“千万别又是我,这事我绝对做不好。”

 好在陈晚荣是白担心了,太平公主笑道:“皇兄,小妹倒是想起一个人来,就是不知皇兄会不会用他。”

 “难道又是她的亲信?那倒真不能用了。”睿宗心里打定主意,脸上不动声,问道:“小妹,用不用,你得说出来呀。”

 太平公主应一声:“皇兄,小妹以为张说可以担此重任。”

 张说一代人杰,唐朝的一代名臣,才华横溢,由他来治理占领的吐蕃之地,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有一样,张说不附太平公主,给太平公主一直着,有才不得申。

 睿宗是绝对想不到太平公主居然举荐了一直让他不悦地张说,愣了老半饷,这才明白过来,这是真的,开怀大笑道:“小妹,你能如此想,五哥这里谢你了!”

 太平公主忙还礼:“皇兄,张说是让小妹不悦。不过,他有才,他担此任,大唐才能安稳,皇兄才会放心。”

 “好好好!说得好!”睿宗一个劲的赞扬,问道:“三郎,你以为呢?”

 李隆基站起身,向太平公主施礼道:“谢姑姑!案皇,儿臣原本以为要姚崇去,既然姑姑举荐了张说,那就张说去吧。”

 张说,姚崇和宋是开元之初地三大名臣,玄宗朝初期地三顶梁柱,三人中任何一人去都足以让人放心。太平公主是想当皇帝,是想整垮李隆基,可是破灭吐蕃,建万世基业,这可是华夏事,她也会出力,不会只想着自己地一己私利。

 这种怀着实让人心服,陈晚荣暗中赞叹太平公主虽是一介女,却不输于须眉。

 张说和姚崇两人虽同是玄宗朝的名臣,可是两人天生合不来,你看我不顺眼,我瞧你不,为了针鼻大地事,两人都要争斗一通。最有名的是“死姚崇算计生张说”的典故了。

 姚崇在临死之前还在念着张说这个对头,他知道张说肯定会报复他,他得为他的后人安排好。就对他的儿子说,张说这人多智而贪,见事略迟,可以计取,对他地儿子面授机宜。

 等到张说来吊唁时,发现姚府中摆着不少好宝贝。张说有一短,就是喜欢这些奇货,走上去拿在手里观瞧,爱不释手。姚崇的儿子趁机说这些东西送给张说,当然作为回报,张说得写一篇祭文。

 张说是唐玄宗朝以前的一代文宗,一手文章任谁都得称赞,好多特旨就是由他起草,执唐朝文坛牛耳三十多年,要他写祭文很正常,爽快的答应了。等到张说写完祭文后,姚崇的儿子马上送给唐玄宗御览。过了几天,张说后悔了,心想现在为姚崇说了好话,将来就不好报复他,派人去要这篇文章,说是需要修改。

 这一切都是姚崇安排好的,当仆人回来告诉张说已经给唐玄宗看过了,没法修改。张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上了姚崇的大当,感慨“生张说不如死姚崇。”

 张说出马,还有何愁呢?睿宗心情大好,笑道:“好!如此,朕就放心了。来,我们好好的喝一通。”

 虽然不能灭掉吐蕃,先把吐蕃削弱,为将来灭吐蕃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一件天大地功业,睿宗的兴奋之情非笔墨所能形容,酒到杯干,不知道喝了多少,直喝到头脑发晕,这才作罢。

 陈晚荣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会统兵出征,脑袋本就晕乎乎的。喝得不少,酒意一上来,两晕并一晕,晕乎乎的离开皇宫,回军营。

 让陈晚荣想不到的是,一件惊天大事已经发生,正等着他去处理。  M.lANmXs.Com
上章 化工大唐 下章